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15 08:3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课程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6课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世纪 中世纪是指从西罗马奴隶制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间的一段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 夏特尔大教堂雕塑中世纪的表情雕塑《安东尼.奥索》 请回答:材料中“纱幕”指的是什么?“烟消云散”又指的是什么? “烟消云散”的原因是什么?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幕纱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雅·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探究: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意大利?(1)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基础)
(2)新兴资产阶级形成,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享乐。
(阶级基础)
文艺复兴的背景?矛
盾新兴的资产阶级一、文艺复兴根本原因(1)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基础)
(2)新兴资产阶级形成,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享乐。
(阶级基础)
(3)意大利是具有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和文化典籍。
(人才和文化基础)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众多人才一、文艺复兴的背景 人们在希腊、罗马的文化中找到了充满活力的思想和人性的光芒2.实质:
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一场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挂羊头卖狗肉3.核心---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观点对比薄伽丘主张发展人的个性,顺从人性。《十日谈》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著作。----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自然的力量比他的教诫要强得多了”。亲近文学名篇——薄伽丘《十日谈》 父亲这才明白──但丁与《神曲》 但丁,意大利诗人。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
人”。《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神曲》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例如,但丁把当时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安排在九层地狱的第八层,在一个火窟中永远受烈火的煎熬。“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米开朗琪罗自画像拉斐尔自画像达·芬奇自画像美术三杰 本作品以女主人公亲切、自然的永恒微笑而万古流芳。人物形象富有生命的活力,象征着正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达芬奇作品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而且所有人物都变成现实生活中的人,形态与常人无异。人为中心
雕像宣扬了人的力量充分体现了顽强、坚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
《大卫》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沐浴人文主义的光辉 拉斐尔的《椅中圣母》中世纪圣母子 神性 人性 莎士比亚哥白尼 文艺复兴的扩展塞万提斯拉伯雷16世纪以后 科学意大利欧 洲 各 国文学艺术伊拉斯谟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大文豪,他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马克思称他为:
“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哈姆雷特》探究:他们分别是什么人?有什么贡献?哥白尼和他的“日心说”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推
翻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
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
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大卫》《西斯廷圣母》《十日谈》《哈姆雷特》《巨人传》《堂吉诃德》等但丁文学、艺术、科学文学
“三杰”
薄伽丘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神曲》《歌集》美术
“三杰”
拉斐尔莎士比亚、拉伯雷、塞万提斯等4、主要成就如何评价文艺复兴?(1)积极方面:
①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束缚,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②把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
③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2)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与上帝直接对话1、首发地:德国(16世纪)2、背景挑战教皇的权威——宗教改革(2)教会压榨最严重(奶牛)
(3)导火线:出售赎罪券拿破仑加冕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
——教皇英诺森三世出售免罪券-----德国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九十五条论纲》
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宗教改革的推动者,亦是基督教路德宗的创立人。
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信仰耶稣就可得救(核心)
基督徒可以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
《圣经》高于教会和教皇
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还俗
国家的权力高于教会 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这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宗教改革的扩展
受其影响,瑞士、法、英等亦开展宗教改革新教路德派
加尔文派
英国国教 (1)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2)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促进欧洲民族意识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4、宗教改革的影响:对比思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相同点: (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 (2)性质相同。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影响有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在内容、形式和实质方面的不同。1.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
①但丁 ②马丁?路德
③米开朗琪罗 ④达?芬奇 ⑤伏尔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
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
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
是( )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3.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
A. 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 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 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 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4.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5.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
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营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土,
或是修土、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