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坐井观天
—— 九女学区 刘明
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之前呢,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首歌曲,孩子们认真的听一听,这只小青蛙如何把它的井儿夸?(学生听音乐并回答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小青蛙有关的寓言故事。
老师和学生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理解“观”即“看”的意思,理解“坐井观天”的字面含义。
小结:谁坐在井里看天空呢?它看到的天空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去课文中一探究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标出自然段序号。
认读生字:
指名读
学生教读
开火车读
学习词语并理解词语意思:
①指名读
②男女生赛读
③学生齐读
④利用简笔画理解“井沿”的意思
利用顺口溜和图片区分“渴”和“喝”这两个字。
指导书写“观”:
①观察字形
②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③学生描红并练写
④反馈指导再练写
6、再读课文,这次不光要把字音读正确,还要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细度感悟,学习三次对话
教师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观察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并用简笔画板书青蛙和小鸟。
老师配乐讲故事,学生思考:小鸟和青蛙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
学习第一次对话
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
学习第二对话
思考问题: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同意青蛙的说法吗?它认为天有多大?
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
那青蛙相信吗?
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在文中指小鸟说的“飞了一百多里”)。
小鸟和青蛙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哪?
带学生体验(小实验):用纸卷成纸筒去看天,这是你看到的天有多大?去掉纸筒在看天,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看到的不一样?
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并练习说话。
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次对话
边读边思考:青蛙笑了,小鸟也笑了,它们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小组先分角色朗读,然后找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发挥想象,读说联动,同桌交流,假如你是小青蛙,你会怎么做哪?
假如我是小青蛙,我会跳出来:
我看到了……
我想说 ……
表演“坐井观天”,体会寓意
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说的也非常精彩,那谁能用你的声音;你的表情;你的动作把你想象中的小青蛙和小鸟展示出来。
指导学生读好第二次对话中的感叹句和问句并表演。
总结:位置决定你的高度,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准。我们要多走出教室,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多去亲自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劝告,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推荐阅读
寓言就是一面镜子,每一个寓言故事总包含着一个道理!
请阅读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一听。
最后送一句诗与大家共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