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5-09-29 00: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和形成
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在……
区域经济合作一般在……
第24页“阅读”材料: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1.区域经济一体化
含义:……
形成:二战后……
特征:1)内向的保护性: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实行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加强技术合作,实现经济互补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2)外向的竞争性:某区域经济集团以整体优势与其他经济集团相抗衡,提高本地区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和政治地位。
类型: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
世界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2.经济全球化
含义、要求、影响
例1.(“中学第二教材”第24页第1、2题)2002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墨西哥举行,中国国家主席参加并做重要发言。会议讨论了与会各国共同关注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
A.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亚洲-太平洋地区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2)中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主持召开了APEC会议是为了
A.加强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间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亚太地区和各国之间持久的结盟关系CC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西部地区投资加大
3.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实现了合作双方的相互发展
例2.(“中学第二教材”第20页例3)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双选)
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压力
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C.加速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
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意义:中国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空间分布不均,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能源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CD■(一)南水北调
规划出“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
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
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
意义: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例3.(“中学第二教材”第22页例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0年10月,国务院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在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汇报和专家意见后,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①自然原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但必须坚持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西气东输
主体工程: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的天然气输送至上海
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等地形复杂的区域,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
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站场最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华北地区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雨季较短,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少工农业发展较快,人口增加快,污染浪费严重,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南水北调强化节水意识,在节水的前提下调水(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调水)思考: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经过哪些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哈密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太行山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等思考: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 西气东输除了上述主体工程外,还包括……
从四川、重庆到湖北、湖南等省的天然气输送工程。
西气东输的意义:……(第27、28页)第28页“阅读”材料:西气东输工程将有效地治理大气污染
改善上海市能源结构,减轻了燃煤污染,缓解铁路运力的紧张。
第28、29页“探究活动”
1.东输工程可将甘肃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但由于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尤其要穿越降水少、风沙大、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会对那里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甚至是严重的破坏。另外,管道工程也会对穿越区古丝绸之路的众多文物古迹和雅丹地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调入区及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地理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进行工程建设时,要密切关注工程对涉及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不利影响要采取工程或技术手段加以克服。例4.(“中学第二教材”第21
页例2)读我国“西气东输”主
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完成下
列问题
(1)下列因素中,修建“西
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
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资源状况
D.人口
(2)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
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沿线各自然带大致呈纬度地带性变化BD■(三)西电东送
含义:……
原因:
1.资源分布
的不平衡
2.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
意义:会促进西
部地区的资源开发,
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
经济优势,强力拉动
相关产业的发展,给
我国沿海较发达地区
提供大量电力,为其
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
力保证。第30页“阅读”材料:黄河上游将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我国建设大中型水电站成本较低的区段,我国主要的梯级电站群之一。
已建或在建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大峡、青铜峡等
例5.(“中学第二教材”第21、22页
第3题)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和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新华社记者报道,目前,我国已
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条通道。北路
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路通
道现在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2005
年后,将逐年增加至300万千瓦以上;
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300万千瓦。我
国东部地区缺电情况得到明显缓解。(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正确的选项是
A.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B.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
D.辽中南、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2)目前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
要是火电,它是将煤炭资源转化
成电能输出,这种能量输送方式
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式相比,对
京津唐地区的经济和环境有哪些
有利之处?
首先是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
力;其次是京津唐地区燃煤大大
减少,减轻空气污染,降低酸雨
危害。A(3)中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水电。该能源供应地的电力开发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之处?
为水电站修建的水库,
使长江上游河道水量增加,
通航能力增强,促进了水
运发展;水库可养殖水产,
增加经济收入,发展旅游
业;建设水电站又可提供
较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
地运输业、建筑业及钢铁、
建筑材料等工业的发展。
(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
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
个新的经济增长点。)(4)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红水河的水电。红水河(珠江支流)的长度只有几百千
米,为什么水能却很丰
富?
红水河地处亚热带
湿润地区,流域内降水
十分丰富,河水流量大;
红水河又位于我国地势
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落差很大,同时进行梯
级开发,因此谁能丰富。■(四)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量大、周期长,对调出、调入区的地理环境有明显影响。
以煤炭为例:
调出区:煤炭资源减少、地面发生沉降、产业层次偏低
调入区:大气污染、废渣处理
有利影响是……,不利影响可以……。
第30、31页“阅读”材料: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
有利影响:……
环境问题:
东线:……
中线:……
西线:……
采取对策:……例6.与西部地带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的是
A.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
B.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快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
D.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使其成为全国动力基地
练习: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双选)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CCD2.下列关于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地带的比较,正确的是
A.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D.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
3.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与东部季风区的范围基本吻合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青藏高原上
C.重庆市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D.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是依据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4.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
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41%之间
D.中、西部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大,生产力水平较低ADA5.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
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B.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C.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D.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C补充知识:
中国山脉
我国重要的自然区域界线:
1.地势三级阶梯界线
(1)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2)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2.气候区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2)降水量与干湿区的界线
①800mm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②400mm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③200mm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3)气温与温度带界线
①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②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省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3.水文界线
(1)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接近200mm年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努山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