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和洋流[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水循环和洋流[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09-03 15:44:00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2.4 水循环与洋流
一:水循环
二:洋流
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过程
二:水循环的意义
1.水循环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的运动,并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
例如:黄河输沙造陆;入海口的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外延。
2.水循环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
例如:海拔搞的地区,大气降水奖太阳能转化为水体势能,可以用来发电。
3.水循环使水成为洁净的可再生资源。
例如:海陆间的水循环,使陆地的淡水资源得以再生和更新,因此,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就丰富,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就匮乏。
洋 流
一:概念:
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个方向进行的较稳定的流动,又称海流。
二:洋流的形成:
观察世界洋流分布图总结
三: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结论)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作业:地理填充图册
2补偿流:风海流后,面对流失区的海水进行补偿的洋流为水平补偿流。中低纬大洋东西两侧的寒暖流应属此类。
3.密度流:由于海水的密度和盐度的不同,引起海水的密度差异,从而导致海水流动,即密度流。
1.风海流:南北半球与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北赤道与南赤道暖流和高纬度大洋西部的洋流分别是受中纬西风、低纬信风和高纬极地东风吹拂而成。
1.在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的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的流动,大洋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
2.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区也有大洋环流,它呈逆时针的方向流动。
3.南极大陆外围,陆地少,海面广阔,南纬40o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1.对气候的影响: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重要意义。
概念 对沿案气候的影响 举例
流向 水温
暖流 从低纬流向高纬 比流经海区温度高 增温增湿 西欧海洋性气候
寒流 从高纬流向低纬 比流经海区温度低 降温减湿 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在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处常形成渔场。
渔场名称 代表渔场 形成类型 洋流名称
北太平洋渔场 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 千岛寒流、日本暖流
西北大西洋渔场 纽芬兰渔场 寒暖流交汇 拉不拉多寒流、北大西洋暖流
东北大西洋渔场 北海渔场 寒暖流交汇 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寒流
秘鲁渔场 上升流形成 秘鲁海区冷海水上升
3.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陆地上的污染物质进入海洋,洋流可以把附近海的污染物质带到别的海域,这样有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但同时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END
盛行风 风海流名称
低纬信风 东北信风(北半球) 北赤道暖流
东南信风(南半球) 南赤道暖流
中纬西风 西南风(北半球) 北太平洋—阿拉斯加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西北风(南半球) 西风漂流(寒流)
极地东风 东北风(北半球) 千岛寒流、东英格兰寒流、拉不拉多寒流
东南风(南半球) 南极环流
季风(北印度洋) 北印度洋的疾风环流
海区 离岸风 补偿流
北太平洋东岸 东北信风 加利福尼亚寒流
南太平洋东岸 东南信风 秘鲁寒流
北大西洋东岸 东北信风 加那利寒流
南大西洋东岸 东南信风 本格拉寒流
南印度洋东岸 东南信风 西澳大利亚寒流
北印度洋西岸 西南季风 索马里寒流
主要的补偿流
海峡和运河 表层海水流向 底层海水流向
直布罗陀海峡 大西洋到地中海 地中海到大西洋
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到红海 红海到地中海
曼德海峡 印度洋到红海 红海到印度洋
霍尔木海峡 印度洋到波斯湾 波斯湾到印度洋
卡特加特海峡 波罗的海到北海 北海到波罗的海
黑海海峡 黑海到地中海 地中海到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