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1991年9月26日在美国亚利桑那沙漠里占地1·5万平方米的全封闭式人工模拟生态系统,只有阳光可以照射进去,包括9种不同的生态类型:热带雨林、灌木林、草地、淡水沼泽、海水湿地、沙漠、深海(珊瑚礁等)、农田、楼房(包含人工风雨装置),引进物种3800多个、有4男4女住进,希望在这里可以获得(产生)足够的食物、水和空气,供这8位科学家生活2年。
“生物圈2号”实验为何失败?“生物圈2号”实验为何失败? 进驻后几个月开始到一年多后,氧含量从21%下降到14%,CO2和CO猛增,除藤本植物外,所有靠花粉传播的植物死亡,昆虫中除白蚁蝗虫外基本死亡,实验证明人类目前没有能力模拟出一个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土壤形成地形植被破坏动物:河流:地下水:土壤:减少流量变化加大,易发生洪涝水量减少侵蚀退化读图分析各地理要素如何共同作用形成现在的地理环境综合体?思考:
潮阳的自然环境特点与我国西北地区的差异是什么?由于什么要素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气候干旱
大陆性强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风力大,
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戈壁荒漠水文地貌深居内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发育差
肥力低风蚀地貌河流少
内流河牵一发而动全身1、地理环境的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小结: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裸露的岩石成 土 母 质风化作用原 始 土 壤苔藓类生物成 熟 土 壤高等植物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的概念比较说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而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备肥力。 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
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并且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
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质地一般较粗,含沙粒较多质地一般教细,含沙粒较少(二) 气候与土壤1.直接影响:气候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 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南方湿热,化学反应活跃,淋溶作用强,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低。东北,气温低,土壤的淋溶作用很弱,有机质含量多,土壤颜色很深,成为黑土。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的参与加快了成土过程,使土壤发育不断深化,形成土壤肥力。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它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三)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四) 地形与土壤 1、海拔高度与土壤:由于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
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
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
著的垂直变化
2、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坡度和坡向可改变水
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
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深厚较慢平坦的地方薄较快陡峭的山坡发育土壤厚度地表疏松物质侵蚀迁移速度坡度蒸发量较小,水分状况好接受太阳辐射能少,温度状况差阴坡蒸发量较大,水分状况差接受太阳辐射能多,温度状况好阳坡水分状况温度状况坡向96、地球表面的地形 气候 水文 生物 土壤等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
A、地理环境
B、自然带
C、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10.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 互渗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12.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据自然资源的(? )
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B.整体性
C.不可替代性?????????????
??? D.数量的有限性5.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是:
A、生物 B、地形
C、岩石 D、气候10.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转变为土壤是气候长期作用的结果
B、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而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不大
D、成土母质不能生长植物,土壤可以生长植物41.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