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14 19:5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 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救国救民的必由之路。五四运动前主要有哪些探索?
■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 戊戌变法(君主立宪)
■ 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 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 这些探索结果如何?
结果均告失败
■ 历史结论是什么?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走西方人的路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走俄国人的路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诞生的过程(中共一大)和伟大的历史意义;了解中共二大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及教训。
2.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形成研究马克思主义团体。
2、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结合,出现劳动学习班、劳动学习学校。
阅读课文P63页,找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表现有哪些?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共产主义小组在各地纷纷成立
早期共产主义者关注人民群众的伟大革命力量
小组讨论:1、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新”在哪里?
自主学习探究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
奋斗目标
中心工作
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1921年7月 1922年7月
地点 上海、嘉兴南湖 上海
领导机构 中央局 中央局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中心工作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 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
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焕然一新—新斗争、新高潮
措施:
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了解工人群众生活
成就
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顶峰
河南郑州二七纪念馆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运动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的残酷镇压。
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时间:1921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内容:党纲、中心工作、领导机构
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新思想
新政党
新斗争
新世纪的曙光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共一大召开
中共二大召开
全国工人运动高涨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