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14 19:5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进步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对     领域进行革新。?
2.标志:1915年,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称《新青年》)。?
3.主要阵地:《     》和北京大学。?
4.口号:    、    。?
5.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主要人物 主要贡献
陈独秀 创办《    》,提出民主和科学,发表《文学革命论》?
  ? 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1)抨击   和旧文化。?
(2)提倡    和    。?
(3)是一场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意义:(1)是一次伟大的    运动。?
(2)动摇了        的统治地位。?
(3)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4)为      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5)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3.局限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中国各阶级、各阶层不断探索强国御侮、救国救民之路,列举他们的探索活动。


(2)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它最重要的阵地是什么?


(3)回首各阶级、各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你有何感悟?


                
三、课堂练习
1.下表中运动的名称应该填写的是(  )
运动名称
口号 “民主”“科学”
人物 陈独秀、胡适等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某人拿着一本号称原版的《新青年》杂志准备到拍卖会上拍卖,但专家在鉴定后认为是赝品,其依据是杂志中出现了下列一项内容(  )
A.文学革命 B.民主科学
C.联共抗日 D.马克思主义
3.给下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  )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4.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C.提倡文学革命
D.传播马克思主义
5.与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相比,前期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深入钻研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B.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思想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坚持西文文化中心论
四、达标检测
1.(2018·河南)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2.(2018·湖北孝感)下图中几位人物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  )

A.中国同盟会会员 B.新文化运动主将
C.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D.中国共产党党员
3.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过程,经历了“始而言技(技术)”“继而言政(制度)”“进而言教(思想)”的过程。下列对近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洋务运动提出了“师夷长技”的主张 ②康梁维新派主张“三民主义” ③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青年》喊出的最响亮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民主和科学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民主的对立物是专制,科学的对立物是愚昧和迷信,这正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恶果。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总结
材料二 ……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等等。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3)综合以上材料,你觉得应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
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
(一)1.思想文化
2.陈独秀
3.新青年
4.民主 科学
5.新青年 鲁迅 胡适
(二)1.(1)旧道德 (2)民主 科学
2.(1)思想解放 (2)封建道德礼教 (4)五四运动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3)要想实现国家富强,首先必须实现民族的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中国人民具有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资本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三、课堂练习
1.D 2.C 3.C 4.B 5.C
四、达标检测
1.D 2.B 3.C
4.(1)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2)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3)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成分,也有一些不好的方面,我们不应采取极端的态度去进行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