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文化运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说说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第一,教材分析,我将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进行阐述。新文化运动一课,选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从属于第二单元“新民主主义开始”。新文化运动,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跨越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结合教材内容,我设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主要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以及思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方法,使学生在感悟历史的基础上去学习理解知识,以达到主题的升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2.学习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勇于探索、善于解放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的重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因为新文化运动是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仍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史料分析,案例体会,分组讨论等方法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通过问题探究进一步加深对新文化运动意义的理解。
如何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是本课的难点。我会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的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孔教作为其维护统治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第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我所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个性普遍突出,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因此在课堂上我会尽可能的去顺应学生的这些特点。同时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自主学习还不太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这就需要我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第三,教法学法,在对教材、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会采用讲述法、直观图示法,设问引导法,创设情境法,多媒体演示等教法进行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知识和年龄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自主阅读法、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法,总结归纳法等学法,完成本次教学任务。
第四,教学过程,对于新文化运动,我采用复习提问的方法导入,请同学们回忆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遭受到了哪些屈辱战争以及各个阶级进行了哪些抗争?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最后总结农民阶级运动、地主阶级自救、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都无法挽救中国民族危机,提出问题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从而引出本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联系之前历史知识,同时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突破难点做好积极地准备。
对于第一子目,《新青年》的创办的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设计的。对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我让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分析得出,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的原因。基于上节课所学知识和本节课课本第一段内容的介绍,学生比较容易总结出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原因,而对于经济方面这个根本原因学生不好得出,所以需要我在学生活动时做出适当的引导和说明。学生在明白背景之后很容易就能得出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种新思潮和旧思潮的激烈冲突下应运而生的。这样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新文化运动的慨况在课本表现明显容易掌握,所以我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本56页最后一段以及57页第一段内容,设置“争分夺秒”环节,让学生快速回答出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时间、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论著、旗帜及其主要阵地。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比赛,提高学生的 学习效率,锻炼学生抓住重点的能力。进一步设置趣味问答环节,用幽默的语言,提问学生陈独秀所说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分别指的什么。课件给出democracy和science两个单词,告诉学生这就是两位先生。德先生就是民主,赛先生就是科学。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在与学生的多次互动中,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了课堂的气氛。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因此,我将用选词填空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合作,从而得出答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提倡、四反对。分别对应的是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这两大方面。对于思想革命对应的内容我将通过图片和材料的展示引导学生感悟得出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对于文学革命对应的内容,我会让学生看一张漫画,用直观图示的方法,引导并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回答漫画所要表达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旧思想,旧道德是靠不住的。必须破旧立新,提倡新道德。接下来我给学生两段文字,分别是文言文和白话文,让学生放声朗读这两段文字,请学生亲身体会这两段文字哪个更为简单易懂。并给学生讲一个有关胡适倡导白话文的小故事。用这样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此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新文化运动的第四个内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它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但是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指明真正的道路。从而过渡到本课第二子目“新世纪的曙光”。我让学生看一段关于十月革命的视频,在视频播放完毕后,趁热打铁给出两个问题。1、曙光是什么意思?2、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希望呢?我会与学生一起阅读这部分内容。用幻灯片表现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看到的“新世纪的曙光”。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俄国十月革命,并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从此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接下来跟学生一起总结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内容,重申本课的重点。
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本课的又一重点。要让学生知道新文化运动是在探索西方民主科学的道路上,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这是救国救民的真正途径。
在学习了以上内容之后,让学生动脑筋,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把学生带回本课的难点问题。只要学生的回答做到言之有理,都应予以鼓励,保护学生大胆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给出正确答案,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孔教作为其维护统治的工具,所以要破旧立新提倡新文化就得先推翻封建旧思想的根基即孔教。
接下来以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的锋芒直指孔教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中存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局限性以及提出问题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让学生各抒己见,以培养学生客观辩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从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意义、局限三个方面全面分析评价新文化运动:1、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学生在上节课了解辛亥革命仅仅在表面上推翻了封建帝制,人们的思想仍然被封建道德所禁锢。而新文化运动则是对封建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因此说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本课的课堂小结,我会放出一组滚动的图片,并结合语言来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尽管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民主政治仍与中国擦肩而过。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认识到,国家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和封建传统的阻碍,要振兴中华,必须要刷新国民观念,重铸国魂。于是新文化运动掀起。把全课内容用四个一高度概括:一份《新青年》;一场新文化;一批新青年;一个新时代。力图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让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将用图表的方式体现出来,从标志、口号、主要阵地、代表人物、内容、意义几个部分全方面的总结本课学习内容,使学生条理更加清晰。
教学反馈环节,我用幻灯片出示本节内容相关的选择题,学生做完后给出正确答案,及时预测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自信心。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不足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教。谢谢。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