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 (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 (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14 21:5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1)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一、中华民国的建立材料二: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
——《告各友邦书》如何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进步性:对内:积极发展摆脱屈辱; 对外:友好和平交往提高国际地位。
缺陷性: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暴露其软弱性和妥协性。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在11月命袁世凯为总理,讨伐南方革命军。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军,另一方面却暗中与南方革命军谈判,换取利益,而南方革命军也认为袁是能领导中国的有力领导人。1、南北议和湖北军政府为什么要与袁世凯议和?结束帝制,建立共和,
此当时最佳选择。 “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孙中山2、清帝退位 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1912年2月12日,裕隆皇太后带着六岁的小皇帝溥仪,在养心殿里举行了最后一次朝觐仪式,宣布《清帝退位诏书》,承认中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统治结束,
标志着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袁世凯通电全国,拥护共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袁世凯就职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临时大总统到南京任职;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4、迁都北京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清政府被迫重用帝国主义列强支持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革命党人立宪派和旧官僚施压妥协退让逼宫辛亥革命期间各方力量的关系军事进攻
政治欺骗袁世凯窃取
辛亥革命果实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是什么?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最主要的原因。②袁世凯动用反革命两手策略,软硬兼施,骗取了革命党人的信任。③帝国主义列强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抵制和破坏革命。④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发现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现场?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间: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
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
任,司法独立等。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国民……一律平等。③国民有……自由和权利。颁布机构: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参议院内容: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进步意义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②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先生的解职和袁世凯的登台而结束,实际上是失败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仍然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
——《吴玉章回忆录》 辛亥革命不存在失败,而是一场完胜,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政治大变革”……辛亥革命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帝制时代的终结,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
——马勇《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处①推翻清朝统治,终结了帝制;②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③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鲁迅《阿Q正传》从鲁迅小说看辛亥革命 ……赵秀才消息灵,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一早去拜访那历来也不相能的钱洋鬼子。……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尼姑待他们走后,定了神来检点,龙牌固然已经碎在地上,而且又不见了观音娘娘坐前的一个宣德炉。
——鲁迅《阿Q正传》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你想:这是人话么?……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鲁迅《药》 “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的强大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统治。”
——毛泽东
“(辛亥革命)失败的最大原因是没有党军。”
——鲁迅结合材料思考,探讨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留给我们什么历史教训。1、失败原因:①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还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②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缺乏群众基础;③同盟会组织涣散,起不到革命政党的领导作用;④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革命武装;2、历史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闻此噩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书写挽联: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革命斗争任重而道远,中国人民在革命实践中摸索,在摸索的过程中觉醒、成熟…… 辛亥革命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上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的创建时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选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公历等课堂小结 1.下列不属于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采取的措施的是:
A.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B.临时总统到南京就职
C.清帝必须退位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庄严宣布:“对外要将清政府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而后在《告各友邦书》中,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南京临时政府的这种变化表明其在此期间的主要目的是:
A.延续帝国主义的中立态度
B.获得帝国主义的外交承认
C.换取帝国主义的经济援助
D.集中力量对付清政府和袁世凯CC课堂练习3.1912年,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这意味着中国:
A.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专制统治的结束
C.封建统治的结束 D.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4.“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A.戊戌变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C.新文化运动  D.新中国成立
5.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 D.袁世凯统治未被推翻
ABB6.小明国庆节期间去郊游,发现一块石碑上写着“民国八年立”,该石碑立于:
A.1917年 B.1918年 C.1919年 D.1920年
7.时至今日,我国许多城市有着大量以“中山”命名的建筑和街道。孙中山先生受到人们敬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发动武昌起义  B.创办《民报》
C.建立中华民国  D.成立中国同盟会
8.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