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15 09:5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
焚书坑儒
情境一
赋税
口赋
田租
杂赋
收获的2/3上缴国家
秦的暴政:
①沉重的赋税
材料一:至秦则不然…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
材料二:至于始皇…男子力耕则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一: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30万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50万南攻越族,
戍守五岭
70万建阿房宫,
修骊山墓
修驰道,
运粮饷
秦的暴政: ②繁重的徭役、兵役
材料二:
秦帝国的“五大工程”
上述材料说明秦代的刑法有什么特点?
束颈的铁钳
铁桎(zhì 脚镣)
材料三:按照秦朝法律规定:有黥[qíng]面(在脸上刺字),劓[yì]割鼻子),剕[fèi](砍掉左右脚),醢[hǎi](剁成肉酱),腰斩,车裂,活埋等刑罚。一人犯死罪,亲族都要处死,叫“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要受牵连,叫“连坐”。
秦的暴政: ③残酷的刑法
4.秦二世更加残暴
下令将秦始皇的嫔妃全部陪葬;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活埋;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一、秦的暴政
胡亥
秦的暴政: ④秦二世更加残暴
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知识链接
1.焚书坑儒
2.沉重的赋税
3.大规模的徭役
4.法律非常严苛
5.秦二世更加残暴
面对秦朝如此残暴的统治,作为当时的老百姓,你会怎么做呢?
反抗
一、秦的暴政
暴政表现
影响: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秦暴政的影响?
二、秦末农民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
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后期: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
渔阳
渔阳
大泽乡
大泽乡
大泽乡
大泽乡

(张楚)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公元前209年
二、陈胜吴广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陈胜 吴广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具有首创精神。
7、意义:
6、结果:
占领陈县,
建“张楚”政权
5、政权:
失败
4、原因:
遇雨误期
1、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拓展延伸
会。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遇雨误期只是导火索,即使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也必然会爆发。
想一想?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地位)。它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他们的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一)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原因:
经过:
结果:
意义:
二: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陈胜、吴广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起义军失败,陈胜、吴广被杀害。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秦朝的残暴统治
戍边遇雨误期
大泽乡起义→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1、项羽:巨鹿之战(以少胜多),灭秦主力。
2、刘邦:公元前207年,先入咸阳,秦朝灭亡。
破釜沉舟
(二)后期:刘邦、项羽起义
约法三章
时间
公元前 207年
地点
巨鹿
意义
击败秦军主力
巨鹿之战
知识拓展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公元前207年,刘邦进入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思考:1、是谁推翻了秦的主力?
2、是谁灭了秦朝?
项羽在巨鹿之战
合作探究2、 强盛一时的秦王朝为何会迅速走向灭亡?留给你怎样的启示?
原因:秦的暴政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爱惜民力,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公元前207年,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项羽
刘邦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三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陈胜吴广、项羽和刘邦在推翻秦朝统治斗争中各起了什么作用?
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掀起轰 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主力,
加速秦朝灭亡。
刘邦:直接结束了秦的统治。
楚汉之争(BC206-BC202年)
三、楚汉之争
乌江
垓下
鸿门
楚汉之争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鸿门宴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
咸阳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鸿门宴
知识拓展: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刘邦,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汉高祖刘邦。汉高祖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汉高祖借机脱离险境。(后来常用来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刚愎自用,依赖武力,众叛亲离,实力削弱。
善用人才,势力
壮大。
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收揽民心。
项羽
刘邦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拓展提高
善用人才,由弱变强。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
刘邦取胜原因
项羽失败原因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
取得胜利,建立西汉。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西楚霸王”项羽 “汉王”刘邦
三、楚汉之争
争夺帝位
启示:
时间:
人物:
目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结局:
刘邦胜利
合作探究3:比较刘邦、项羽在秦亡前后所领导的战争的目的,楚汉战争与此前进行的农民战争的性质一样吗?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秦末农
民起义
楚汉
之争
战争性质
反抗秦的暴政
农民阶级
帝位之争
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
农民战争
忆古
思今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前期
后期
陈胜、吴广起义
项羽、刘邦起义
西汉建立
失败
灭秦朝
楚汉之争
项羽大败秦军
刘邦直抵咸阳
归纳梳理
1.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 )
①秦二世更加残暴;②繁重的赋税;③沉重的徭役和兵役;④严酷的刑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中国历史上,成功的农民起义都有唤起民众的响亮口号,起到激励人们 斗志的作用。下列哪一口号最有可能是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的( )
A.杀人者死,作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福兮,祸之所伏
3.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
A
B
B
基础巩固
4. 下列不属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原因的是( )
A.赋税、徭役繁重 B.刑法苛严
C.争夺皇位 D.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5.中国历史上,成功的农民起义都有唤起民众的响亮口号,起到激励人们斗志的作用。下列哪一口号最有可能是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的( )
A.杀人者死,作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福兮,祸之所伏”
6.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
B
C
1、下列不属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原因的是( )
A 赋税、徭役繁重 B 刑法苛严 C 争夺皇位 D 秦二世的黑暗统治
2.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 A.陈胜 B 吴广 C 刘邦 D 项羽
3.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D.马陵之战
4.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的人是( )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5.秦朝灭亡的标志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巨鹿之战
C.刘邦攻占咸阳 D.西汉建立
C
A
C
C
B
6、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7.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
A 破釜沉舟 B 四面楚歌 C 揭竿而起 D 打草惊蛇
8.下象棋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活动。你知道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源于 ( )
A、秦统一六国 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战争 D、战国时期
9.下列各项不属于刘邦打败项羽的条件是( )
A.约法三章,赢得民心 B 善于用人
C 军事力量强大 D 拥有富饶的关中作根据地
C
B
C
D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材料二 至秦……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秦统一后,“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历时三十多年修筑秦始皇陵;先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秦朝)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穿囚服犯人多得堵塞了道路,监狱多得就像集市一样,)天下仇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出秦朝有哪些暴政?
(3)秦朝的暴政引发了?有何历史影响?
韩非子
赋税沉重、徭役沉重、刑罚严苛
陈胜、吴广起义。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拓展延伸
材料一: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材料二:刘邦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吾能用之(指张良、萧何、韩信等人)……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史记·高祖本纪》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项羽败、刘邦胜的原因。(关键词法)
原因: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1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朝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以上交给国家。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役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材料二 秦朝的刑法很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腰斩就、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酷法的处治。
材料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讲的 他讲这句话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为什么
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
  
  有,正是由于秦的暴政,才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所以陈胜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
陈胜;陈胜、吴广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