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熔化和凝固 课件+练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 熔化和凝固 课件+练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31 10:43:45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熔化和凝固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新知导入观察与思考各式各样的物质形态
请同学们从物质形态上分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新知导入观察与思考师生互动水的形态的变化冰的熔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冰变成水烧开的水壶中的水越来越少,水变成水蒸气生活中,物质形态的变化还有哪些?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物态变化;
2.理解物质熔化过程;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
4.理解物质凝固过程;
5.了解物质熔化与凝固过程伴随的吸放热;
6.会辨别物质熔化与凝固新知讲解观察与思考母亲河的壮美景色春天来了冰冻的河面开始解冻夏天到了冰水变成波涛汹涌的水冬天到了水开始结冰覆盖整个河面伴随四季,黄河物质形态发生了哪些变化新知讲解1.物态变化定义温度对物态变化的影响物质各种形态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温度升高,冰变成水饮料中的冰块变成水温度降低,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秋天早晨叶子上的露珠强对流天气形成的冰雹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块以上物态变化主要原因是温度的变化(物体的冷热程度)新知讲解2.熔化熔化物质由 变为 的过程叫熔化固态液态师生互动1.物质熔化过程是怎样的?2.不同物质熔化过程是不是都相同呢?新知讲解2.熔化实验探究实验装置据


记实验表格数据分析
1.在0-4min时间内,海波温度逐步升高;4-8min
时间内,海波温度保持不变;8min后温度逐步升高。
2.蜂蜡随着加热,温度一直在升高。
新知讲解2.熔化实验探究海波熔化曲线蜂蜡熔化曲线实验结论 1.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 ,当温度达到 °C时,海
波开始 。在熔化过程中,随着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 ,直
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 。
2.蜂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随着不断加热,蜂蜡的温度 ,
最后熔化为液体。升高48熔化不变升高升高新知讲解2.熔化实验探究实验结论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晶体是具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3.非晶体是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小知识1.常见晶体有:冰、海波、金属、食盐、冰糖等。
2. 常见非晶体有:蜂蜡、松香、沥青、玻璃、石英等。一个标准大气压
下物质的熔点(凝
固点)新知讲解2.熔化晶体熔化过程特点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晶体吸热温度升高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固液共存晶体完全熔化继续吸热液体温度升高新知讲解2.熔化课堂互动1.请同学们找找生活中常见哪些熔化的例子。
2.蜡烛的熔化与冰的熔化有哪些不同?
3.生活中利用熔化吸热的例子有哪些?新知讲解3.凝固凝固物质由 变为 的过程叫 1.晶体的凝固过程与熔化过程相反;
2.凝固需要放热;
3.同一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非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降低,逐渐变硬成为固体液态固态凝固新知讲解讨论与思考1.试叙述冰的熔化过程
2.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这一物理现象
3.分析图中物态变化曲线,解释其中问题甲乙哪个是晶体凝固过程还是熔化过程熔点是多少,哪段是熔化过程课堂练习1.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仍有少量的冰,则( )。
A.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B.冰水温度都升高;
C.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D.冰水温度都不变
2.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DB课堂练习3.如图是小明研究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根据图象可知:这种晶体的名称是 ,液态时名称是 ,加热2分钟物体处于 状态,加热8分钟时,此物质的温度是 ℃。100冰固液共存水拓展提高考点一:熔化与凝固典型例题 1A(2019·哈尔滨)下面对哈尔滨美景描述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
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
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拓展提高考点一:熔化与凝固迁移训练1晶体(2018?广安)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5min时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固液共存拓展提高考点二: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吸放热典型例题 2A(2018·安徽) 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B.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C
C. 在第30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拓展提高考点二: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吸放热迁移训练2不变(2018·广西北部湾)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晶体课堂总结作业布置1.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是(  )。
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 B.第25min后,晶体开始熔化;
C.温度达到80°C时,晶体开始熔化;D.温度达到50°C时,晶体开始熔化
作业布置2.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等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   。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   状态。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3.2 熔化与凝固跟踪练习(附答案)
一、夯实基础
1.(2019·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2.(2019·南京)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1)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2)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都正确 D.都错误
3.(2019·阜新)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2019·扬州)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c水=4.2×103J/(kg?℃),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分析图像可知:
冰的熔点是_________℃,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
5.(2019·德州)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其目的是使冰 ;根据图甲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非晶体”)。
(2)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6.(2019·杭州)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7.(2019·辽阳)在探究“同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 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如图甲所示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清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 ,观察发现,冰熔化后的升温比熔化前的升温慢,这是因为 。
8.(2019·青岛)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如图甲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是几种晶体的熔点表。

①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该晶体可能是 。
②图甲中 段表示该晶体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它的内能 。
9.(2019·北京)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

10.(2019·福建)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 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 ℃。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 放出的热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 (选填“b”“c”或“d”)。
二、提升训练
1.(2019·苏州)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2.(2019·株洲)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这种物质( )。

A.是非晶体 B.在t1时刻是固态
C.在t2时刻是液态 D.在t2时刻正放热
3.(2019·连云港)质量相同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4.(2019·通辽)对冰加热,冰化成水直至沸腾,这一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1)冰的熔化过程是_____段,水沸腾过程的特点是_____。
(2)冰升温比水_____(选填“快”或“慢”),这是因为_____。
5.(2019·呼和浩特)用下图(1)左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其过程如下:

(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如(1)图右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______分钟。如图(2)所示,是物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下对应的三种物理模型,海波在54℃时的状态,应该是(2)图中的______________模型。
6.(2019·荆门)晓敏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时,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请指出装置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
(2)改正错误后,晓敏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得到了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是 (选填“晶体”或“ 非晶体”)。
7.(2019·荆州)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__________(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
(3)图丙中________(选填“A”或“B”)是冰,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min。
8.(2019·湘潭)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这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 图象(选填“熔化”或“凝固”)。
(2)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或“液”)。
(3)该物质的熔点是 ℃。
(4)组装图1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 (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
(5)灯内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酒精的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2019·福建)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c
(2) 图内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______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_______℃。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_______放出的热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甲 乙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___________(选填 “b”“c”或“d”)。
10.(2019·菏泽)小明用甲图装置,探究固体熔化现律”,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4
-2
0
0
0
0
1
2
(1)请根据实验数据在乙图中作出固体熔化的图象。
(2)根据做出的图象,可以判断此固体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该物质在固体状态下的比热容_________它在液体状态下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2 熔化与凝固跟踪练习答案
1.【答案】C。
【解析】A、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
B、甲物质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B错;
C、乙物质是晶体,在BC段,物质熔化吸热,处于固液共存态,并且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错误。故答案是C。
2.【答案】D。
【解析】由给出的条件可知,冰在水中,且冰的熔点低,故冰可以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但碘因为熔点高,在室内是不可能经历熔化过程的;故(1)的说法错误。
(2)在物态变化过程中,物质是否吸热要看物态变化的类型,不一定都是吸热;故(2)的说法错误。
故选D。
3.【答案】固液共存。
【解析】从图中可知,此物质是晶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温度达到48时,晶体开始熔化,此时处于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是:固液共存。
4.【答案】0;不变。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熔化时,固液共存。直至晶体完全熔化后,继续吸热温度才会上升。从冰的熔化曲线分析得知,冰的熔点是0℃,故答案是:0;不变。
5.【答案】受热均匀;晶体。
【解析】采用“水浴法”加热,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
晶体的熔化规律是,吸热晶体温度升高;当晶体温度达到其熔点时,晶体开始熔化,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固液共存;直至晶体完全熔化后,继续吸热,温度才会升高,从图甲看出,冰是晶体,其熔点是。
比较甲乙两图,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其共同特点是温度不变。
故答案是:(1)受热均匀、晶体;(2)温度不变。
6.【答案】受热均匀;晶体。
【解析】采用“水浴法”加热,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
晶体的熔化规律是,吸热晶体温度升高;当晶体温度达到其熔点时,晶体开始熔化,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固液共存;直至晶体完全熔化后,继续吸热,温度才会升高,从图甲看出,冰是晶体,其熔点是。
比较甲乙两图,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其共同特点是温度不变。
故答案是:(1)受热均匀、晶体;(2)温度不变。
7.【答案】(1)-9;(2)温度保持不变、水比冰的比热容大。
【解析】(1)温度计的示数在0℃度以下,应该是-9℃。
(2)晶体在熔化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固液共存;直至晶体完全熔化后,继续吸热,温度才会升高。由图乙可以看出,冰熔化后的升温比熔化前的升温慢,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的缘故。
故答案是:(1)-9;(2)温度保持不变、水比冰的比热容大。
8.【答案】(1)萘;(2)BC、增加。
【解析】(1)晶体在熔化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固液共存;直至晶体完全熔化后,继续吸热,温度才会升高。由图甲可以看出,此物质是晶体,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且熔点是80;根据图乙可以看出,此晶体应该是萘。
(2)晶体的熔化过程,吸热,固液共存,故此过程中物质的内能增加。
故答案是:(1)萘;(2)BC、增加。
9.【答案】(1)晶体;(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解析】晶体在熔化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固液共存;直至晶体完全熔化后,继续吸热,温度才会升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物质熔化过程是10min-25min时间内,是晶体,且熔点是80°C。
故答案是:(1)晶体;(2)有固定熔点。
10.【答案】(1)46;(2)BC;48;大于;(3)c。
【解析】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固液共存;直至晶体完全熔化后,继续吸热,温度才会升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波是晶体,且熔点是48°C。
(1)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46oC。
(2)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其熔点为48oC;在海波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
(3)海波质量大,其温度升高慢,但熔点不会发生变化;图线应该是c。
故答案是:(1)46;(2)BC;48;大于;(3)c。
二、提升训练
1.【答案】B。
【解析】A、图甲中,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安装,故A错误;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且物质受热均匀,故B正确;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晶体在熔化前后以及熔化过程中都要吸热,所以该物质的内能一直增大,故C错误;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不是冰,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固液共存;直至晶体完全熔化后,继续吸热,温度才会升高。晶体的凝固过程与熔化过程相反。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变化时晶体的凝固过程,故在t1时刻,物质是液态;t2时刻,物质是固液共存态;在物质凝固过程中,物质放热。
故正确答案是D。
3.【答案】熔化;保持不变。
【解析】0℃是冰的熔点,此时冰吸热开始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是:熔化;保持不变。
4.【答案】(1)BC、温度保持不变;(2)快、冰的比热容小。
【解析】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固液共存;直至晶体完全熔化后,继续吸热,温度才会升高。从图中可以看出,冰是晶体,且熔点是0°C。
(1)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其熔点为0oC;在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2)冰温度升高快,是因为冰的比热容比水小的缘故。
故答案是:(1)BC、温度保持不变;(2)快、冰的比热容小。
5.【答案】(1)慢;(2)6、乙。
【解析】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固液共存;直至晶体完全熔化后,继续吸热,温度才会升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波是晶体,且熔点是48°C。
(1)不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
(2)根据晶体熔化特点可知,海波熔化持续时间为6min;在54°C时,海波是液态,此时对应的模型是乙。
故答案是:(1)慢;(2)6、乙。
6.【答案】(1)慢;(2)6、乙。
【解析】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固液共存;直至晶体完全熔化后,继续吸热,温度才会升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是80°C。
(1)图甲的实验装置错误是温度计没有与被测物质完全接触。(2)此物质是晶体。
故答案是:(1)慢;(2)6、乙。
7.【答案】(1)从下至上;(2)-9;(3)A、4。
【解析】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固液共存;直至晶体完全熔化后,继续吸热,温度才会升高。从图中可以看出,A物质是晶体,且熔点是0°C。
(1)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 “从下至上”);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9℃;
图丙中可以看出,A是晶体;B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冰是晶体;且其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
故答案是:(1)从下至上;(2)-9;(3)A、4。
8.【答案】(1)晶体;熔化;(2)液;(3)80;(4)从下往上;(5)不变。
【解析】(1)由图象可知,第3min时这种物质开始熔化,在第9min熔化结束,该过程中温度保持在80℃不变,所以这是晶体的熔化过程;
(2)由图象可知,在第9min熔化结束,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3)由(1)分析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80℃;
(4)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先固定下面的位置,能够利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充分加热,然后再调整上面的位置,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接触水,并且不要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故从下往上安装;
(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热值都不变。
故答案为:(1)晶体;熔化;(2)液;(3)80;(4)从下往上;(5)不变。
9.【答案】(1)46;(2)BC;48;大于(3)c。
【解析】本题属于相对比较常规的热学实验题,考查的是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题目中温度计的读数,熔化过程图像判断、熔化的条件、熔点的判断,以及对熔点特性的理解均为常见考法,难度不大,属于简单题。
10.【答案】(1)如图;(2)晶体;(3)小于。
【解析】(1)由表中数据,描点可得固体熔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2)分析图象可知,物质在第2分钟时温度升到0℃,然后温度保持恒定,直到第5分钟开始继续升温,即该固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是晶体,其熔点为0℃;
(3)物质由固态熔化为液态,其质量不变;用同一装置加热,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固态时温度升高的多,根据q=cm△t可知,该物质在固体状态下的比热容较小。
故答案为:(1)如上图;(2)晶体;(3)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