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历史七年上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 历史七年上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15 09:5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 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第 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学习目标1、理解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认识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2、识记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和地点,秦朝的灭亡及楚汉之争的相关史实。
3、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及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的性质的变化。自主学习1、秦暴政的表现。
2.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意义。
3.项羽、刘邦领的农民起义的主要活动。
4.秦朝灭亡的时间。
5.什么是楚汉之争?
6.刘邦胜利的原因。
秦的暴政徭役兵役繁重赋税繁重刑法严酷秦二世更加残酷 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统治的特点:
2、秦暴政的表现:急于求成和暴虐。赋税沉重动脑筋:
请估算一下秦朝耕田所剩劳动力人口数量?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30万北击匈奴,
40万修筑长城50万南攻越族,
戍守五岭70万建阿房宫,
修骊山墓 修驰道,
运粮饷徭役、兵役繁重 阿房宫东西500步,南北50丈,上可坐1万人,下可建5丈旗,其规模可谓宏大。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兵攻入咸阳后,火烧阿房宫。阿房,阿房,亡始皇。
——秦朝民谣“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秦代的刑法有什么特点?刑法残酷二、陈胜、吴广起义
1、起义的时间和地点:
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2、起义的原因:
遇雨误期,要被处死。
3、起义的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失期,法当斩”“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将军(陈胜)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原因大泽乡起义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前209年大泽乡(前209年)→陈(张楚政权)→陈胜、吴广牺牲 →起义失败4、起义的过程:项羽:巨鹿之战,灭秦主力。刘邦:前207年,先入关中,秦朝灭亡。5、项羽、刘邦领的农民起义的主要活动巨鹿之战
(想象画)破釜沉舟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垓下之战猜猜这是什么事件?约法三章楚汉之争三.楚汉之争 PK争夺帝位项羽(西楚霸王)刘邦(汉王)获胜 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巨鹿之战(前期)项羽战胜秦军主力 垓下之战(后期)刘邦最终战胜项羽 性质:反对暴秦的农民起义 性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探究:从战争的目的分析秦亡前后项羽和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目的:反抗秦的暴政目的:争夺帝位陈胜吴广项羽刘邦大泽乡起义打击暴秦巨鹿之战灭秦军主力攻入咸阳 灭亡秦朝楚汉之争建立西汉秦的暴政
农民起义
刘 邦课堂小结1、秦朝统治时期,剥削压迫老百姓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
①农民缴纳大部分收获物作为赋税
②征发农民服兵役
③征发农民服徭役
④农民缴纳一定数量的钱作为赋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达标训练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 )
①陈胜 ②项羽 ③吴广 ④刘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陈县人对陈胜说:“将军生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功宜为王。”后来陈胜自立为王,建立的政权是( )
A.张楚政权 B.大齐政权
C.大顺政权 D.大西政权4.楚霸王项羽——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