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14)质量守恒定律
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煤燃烧后留下的灰烬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
B.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C.100g 糖溶于 300g 水中,制得 400g 溶液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后,剩余物的质量比高锰酸钾质量减少了
答案:C
2、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
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 1:1 B. 2:1 C. 4:1 D. 5:1
答案:D
3、已知反应: 3A + 2B=2C + D , A 、 B 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 3∶4 ,若生成 C 和 D 共 140g ,则该反应消耗 B 的质量为( )
A. 60g B. 80 g C. 90 g D. 120g
答案:B
4、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答案:C
5、在X+2O2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A.CH4 B.C2H5OH C.CH3OH D.CH3COOH
答案:A
6、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答案:D
7、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答案:C
8、某物质发生完全燃烧反应,反应式为:
CxHyOz+(x+-)O2 xCO2+H2O
若1个分子的CxHyOz与3个O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了2个分子的CO2和3个分子的H2O,则x、y、z值分别为( )
A.2,3,4 B.2,6,1 C.1,3,2 D.1,2,3
答案:B
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M、N、X、Y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M N X Y
反应前质量/g 8 11 18 10
反应后质量/g[3:Z4k2] 8 33 4 2
下列能正确表示容器中化学变化的表达式是( )
A.X+Y====M+N B.X+Y====N
C.N====M+X+Y D.X+Y+M====N
答案:B
10、加热 mg 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试管中残留固体wg,则生成
氧气( )
A.等于(m – w)g B.大于(m – w)g C.小于(m – w)g D. 无法确定生成O2的质量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将实验测得结果填写在下表中,请你分析并填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12 2 2
反应后质量/g 0 2 2 待测
(1)该反应的类型是 ;
(2)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 (填“反应物”、 “生成物”或“催化剂”)。
(3)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 g
答案:(1)化合反应 (2)催化剂 (3)32
12、在化学反应前后,因为原子的种类____________,原子的数目____________,所以宏观表现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答案: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13.已知A+B====C+D反应中,生成物C与D质量比为1∶3,若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共耗2.4g,则生成C____________g。
答案:1.6g
14、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和 与反应后生 反应前 反应后
成的 各粒子之比为 ;
(2)若 表示氢原子,表示 氯原子,那么上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提示:该反应的条件为点燃)
答案:(1)1:1:2;(2)H2+Cl2点燃 2HCl
15、在本课题中,我们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验证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你知道吗?其实这个实验是在旧教材的实验基础上进行改进得来的。新旧教材实验装置如下图A所示:
(1)该实验的锥形瓶中的细沙的作用是
(2)请你分析简述实验装置改良后的优点:
(3)实验改良的指导思想是:药品尽量减少,操作
尽量方便,现象尽量明显,污染尽量减小等。我们继续
分析上面的改良装置,虽然优点多多,但也仍存在缺点,
如引燃白磷时,实际操作比较麻烦,而且白磷燃烧放热 图A 图B
难以观察。我们不妨抛弃原来的内部引燃法,采用外部引燃法,实验设计再继续优化成上面图B的装置:
①优化后的实验还可以直观地了解该反应 (填“放”或“吸”)热。
②请你至少写出两种引燃锥形瓶内部的白磷的方法:
。
答案:(1)防止白磷燃烧时,使瓶底受热不均而引起炸裂;
(2)缓和白磷燃烧时瞬间产生气压,避免胶塞被掀起。除了这个优点外,还能把白磷燃烧的放热现象通过气球的膨胀给呈现出来。
(3)①放 ②方法一:把装置放在阳光下,用凸透镜把光线聚焦于白磷上来引燃白磷;方法二:把装置(下面应垫有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等加热来引燃。方法三:把装置放在热水中,利用热传递来引燃白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