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2.3大气的压强 第一课时(知识梳理+夯实基础+考点突破)

文档属性

名称 课课练2.3大气的压强 第一课时(知识梳理+夯实基础+考点突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15 15:38:17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大气的压强
第1课时
1.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做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
2.首先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实验者为______国的________。
3.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的瓶口,瓶会变瘪。空塑料瓶变瘪的原因是瓶内气压_______,_________把瓶子压瘪。
4.注射器抽取药液,也是利用______进行的。当把针头插入药液中,向外拉活塞时,针头内的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压强_________,大气压把药液沿针头压入针管内。
常考1:大气压的存在
1、(2019?庐阳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吸盘吸附在墙面 B.塑料袋向四周鼓出
C.去壳熟鸡蛋吸入瓶内 D.纸杯托水
2、(2019?成都)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用吸管吸饮料
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D.马德堡半球实验
常考2:大气压的大小
3、塑料吸盘是家庭常用的小工具,小明做了如图的实验,在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如果将塑料吸盘戳个小孔,吸盘仍能吸在墙面上
B.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C.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在海拔更高的地区仍能提起该重物
4、(2017?高邮市二模)一种塑料挂物钩,它的主要部件是一个中空的“橡胶碗”,如图所示,用它按在比较光滑的墙壁或衣柜上,在钩上就可以挂较轻的衣物,挂钩掉不下来的原因是(  )
A.壁与橡胶碗之间有吸引力
B.挂物钩受到衣物的拉力和大气压力互相平衡
C.挂物钩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橡胶碗内空气被挤出,外面的大气把橡胶碗压在壁上
1、(2019?青海)下列关于“吸”的物理现象中,由大气压引起的是(  )
A.拔火罐时玻璃罐“吸”在皮肤上
B.两个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
C.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灰尘
D.若人站在安全线以内的区域候车,会被驶过的列车“吸”进铁轨
2.(2019?郴州)将少量热水倒入一空矿泉水瓶中(矿泉水瓶未变形),轻轻摇晃后将热水倒出,立即拧紧瓶盖,然后浇上冷水,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变瘪。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在所浇冷水的压力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 B.矿泉水瓶热胀冷缩的结果
C.矿泉水瓶内热气将它吸进去了 D.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
3.(2018?桂林)如图所示小关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将一个空易拉罐里的空气抽走后,易拉罐变扁了,压扁易拉罐的力是(  )
A.大气压力 B.易拉罐的重力
C.易拉罐对地面的压力 D.地面对易拉罐的支持力
4、在解释“将钢笔插入墨水瓶中灌墨水”的问题时,用到下面五句话:①笔囊里的空气压强减小;②用手指挤压笔囊外的弹簧片;③松开手指;④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笔囊;⑤笔囊排出部分空气,体积减小。表达的合理顺序是(  )
A.②③①④⑤ B.②⑤④①③ C.②③⑤①④ D.②⑤③①④
5、(2017?宁波模拟)如图所示,小冰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对此现象原因的下列解释中,可能正确的是(  )
A.所用吸管太细 B.当时大气压偏小
C.液面上方的吸管壁有破损 D.吸管进入液面部分太长
(2018春?射阳县校级月考)小柯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球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B.p1>p2 C.p3>p4 D.p3=p4
7、(2018?椒江区校级三模)某同学为了研究自行车轮胎内气体压强的大小,用打气筒给轮胎连续均匀充气t1时间,打气完毕后关好气门芯,又观察了△t时间,他测得t1+△t时间内轮胎内气体压强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由此图线可推知(  )
A.当轮胎内气压达2个标准大气压时,轮胎可能发生了爆炸
B.在t1+△t时刻,轮胎内部气体的压强等于2个标准大气压
C.在0﹣t1时间段内,轮胎在向外漏气
D.在t1+△t时刻后,轮胎还将继续漏气,直到内部压强为零
8、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中央,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此时杯内外水面相平。过一会儿,蜡烛火焰熄灭,杯外的水在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进入杯中。这一过程中,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如图甲所示的覆杯实验中
(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_________存在的证据;
(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___________(填“变短”、“变长”或“不变”)。
10、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管浸入水中,充满水后用手指把一端堵住,移出水面,如图甲所示
(1)B端的水不会流下来是由于受到____________作用。
(2)把手指移开后管内的水会怎样流动,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猜想,而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会不会从A端流出?请写出你的判断,并用你所学的理论知识证明你的判断。
第三节 大气的压强
第1课时
1.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做__大气的压强__,简称__大气压__。
2.首先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_马德堡半球实验__,实验者为__德__国的__格里克__。
3.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的瓶口,瓶会变瘪。空塑料瓶变瘪的原因是瓶内气压__变小__,__大气压__把瓶子压瘪。
4.注射器抽取药液,也是利用__大气压__进行的。当把针头插入药液中,向外拉活塞时,针头内的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压强__变小__,大气压把药液沿针头压入针管内。
常考1:大气压的存在
1、(2019?庐阳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吸盘吸附在墙面 B.塑料袋向四周鼓出
C.去壳熟鸡蛋吸入瓶内 D.纸杯托水
【解答】解:A、吸盘式挂衣钩向墙上按时,是里面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是大气压把吸盘压在墙上,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但不符合题意; B、装水的塑料袋向四周鼓,即说明了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有压强,不能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但符合题意; C、将去壳的鸡蛋放在瓶口,瓶内酒精燃烧时消耗了一部分空气,使得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去壳鸡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瓶内,故能说明大气压存在但不符合题意; D、标准大气压支持10.3m高的水柱,当然能支持一杯水。故该选项能说明大气的存在,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19?成都)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用吸管吸饮料
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D.马德堡半球实验
【解答】解: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而水的沸点越低造成的,与大气压强有关,故A不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时,吸走管内空气,使管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吸管,流入口中,故B不合题意; 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是压力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使月球表面发生了形变,与大气压强无关,故C符合题意; D、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常考2:大气压的大小
3、塑料吸盘是家庭常用的小工具,小明做了如图的实验,在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如果将塑料吸盘戳个小孔,吸盘仍能吸在墙面上
B.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C.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在海拔更高的地区仍能提起该重物
【解答】解:A、甲图中如果将塑料吸盘戳个小孔,内外大气压相等,吸盘不能吸在墙面上,故A错误; B、甲图中吸盘在竖直方向受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受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支持力,二力也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与钩码的重力没有任何关系,故B错误; C、乙图中下面吸盘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力和物体向下的拉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能求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故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故C正确; D、用乙图的实验在海拔更高的地区,气压减小,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小于钩码的重力,不能再提起该重物,故D错误; 故选:C。
4、(2017?高邮市二模)一种塑料挂物钩,它的主要部件是一个中空的“橡胶碗”,如图所示,用它按在比较光滑的墙壁或衣柜上,在钩上就可以挂较轻的衣物,挂钩掉不下来的原因是(  )
A.壁与橡胶碗之间有吸引力
B.挂物钩受到衣物的拉力和大气压力互相平衡
C.挂物钩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橡胶碗内空气被挤出,外面的大气把橡胶碗压在壁上
【解答】解:用力将挂衣钩的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将塑料吸盘中的空气排出,松手后,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这样,吸盘与墙壁之间产生了一个很大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与衣服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都作用在吸盘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吸盘不会掉下是因为有摩擦力,不是因为壁和橡胶之间有吸引力;故AD错误;挂物钩受到衣物的拉力和大气压力大小不等,方向相互垂直,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故选:C。
1、(2019?青海)下列关于“吸”的物理现象中,由大气压引起的是(  )
A.拔火罐时玻璃罐“吸”在皮肤上
B.两个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
C.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灰尘
D.若人站在安全线以内的区域候车,会被驶过的列车“吸”进铁轨
【解答】解:
A、拔火罐使用时,先把酒精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使罐内气体温度升高,等到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所以这是由于大气压强引起的,故A符合题意;
B、两个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是利用分子间的引力,不是大气压引起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化纤衣服容易因摩擦而带电,会吸引轻小的灰尘,不是大气压引起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站在安全线以内的区域候车,会被驶过的列车“吸”进铁轨,是由于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19?郴州)将少量热水倒入一空矿泉水瓶中(矿泉水瓶未变形),轻轻摇晃后将热水倒出,立即拧紧瓶盖,然后浇上冷水,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变瘪。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在所浇冷水的压力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 B.矿泉水瓶热胀冷缩的结果
C.矿泉水瓶内热气将它吸进去了 D.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
【解答】解:因为瓶子注入热水并振荡后,瓶中气体受热膨胀跑出了一些,倒出热水的矿泉水瓶密封后,再浇上冷水,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内部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扁了,故D正确。
故选:D。
3.(2018?桂林)如图所示小关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将一个空易拉罐里的空气抽走后,易拉罐变扁了,压扁易拉罐的力是(  )
A.大气压力 B.易拉罐的重力
C.易拉罐对地面的压力 D.地面对易拉罐的支持力
【解答】解:将一个空易拉罐里的空气抽走后,易拉罐里的气压变小,在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易拉罐被压扁了。
故选:A。
4、在解释“将钢笔插入墨水瓶中灌墨水”的问题时,用到下面五句话:①笔囊里的空气压强减小;②用手指挤压笔囊外的弹簧片;③松开手指;④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笔囊;⑤笔囊排出部分空气,体积减小。表达的合理顺序是(  )
A.②③①④⑤ B.②⑤④①③ C.②③⑤①④ D.②⑤③①④
【解答】解:用手指挤压笔囊外的弹簧片,笔囊排出部分空气,体积减小,松开手指,笔囊里的空气压强减小,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笔囊。
故其合理顺序是②⑤③①④。
故选:D。
5、(2017?宁波模拟)如图所示,小冰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对此现象原因的下列解释中,可能正确的是(  )
A.所用吸管太细 B.当时大气压偏小
C.液面上方的吸管壁有破损 D.吸管进入液面部分太长
【解答】解:
正常情况下,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吸管。此时饮料吸不上来,说明吸管内外气压相等,应该是吸管与大气接触的部分有破洞,即使吸气,管内外气体相通,气压相等,饮料不会被压上来。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018春?射阳县校级月考)小柯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球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B.p1>p2 C.p3>p4 D.p3=p4
【解答】解:
AB、抽气前气球内气体与外界大气相通,所以气球内的气压与大气压相等;抽气后,气球与外界大气仍然相通,气球内气压仍等于大气压,所以p1=p2,故AB错误;
CD、抽气前瓶内气体与外界大气相通,瓶内的气压与大气压相等,即p3=p大气压;用抽气机向外抽气时,发现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此时气球内气体压强大、玻璃瓶内气体压强小,才会导致气球膨胀,即p大气压>p4,所以p3>p4,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2018?椒江区校级三模)某同学为了研究自行车轮胎内气体压强的大小,用打气筒给轮胎连续均匀充气t1时间,打气完毕后关好气门芯,又观察了△t时间,他测得t1+△t时间内轮胎内气体压强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由此图线可推知(  )
A.当轮胎内气压达2个标准大气压时,轮胎可能发生了爆炸
B.在t1+△t时刻,轮胎内部气体的压强等于2个标准大气压
C.在0﹣t1时间段内,轮胎在向外漏气
D.在t1+△t时刻后,轮胎还将继续漏气,直到内部压强为零
【解答】解:
A、由图象可见,当轮胎内气压达2个标准大气压时,轮胎的气压逐渐减小,说明轮胎漏气,并不是爆炸,所以A错误;
B、由图象可见,在t1+△t时刻,轮胎内部气体的压强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所以B错误;
C、在0﹣t1时间段内,内气压升高,为充气过程,因为充人轮胎的气体比轮胎在向外漏出的气体多,轮胎内的气压会变大,此过程轮胎也在向外漏气,所以C正确;
D、在t1+△t时刻,胎内的压强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和外界大气压强相等,不能再继续漏气了,所以D错误。
故选:C。
8、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中央,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此时杯内外水面相平。过一会儿,蜡烛火焰熄灭,杯外的水在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进入杯中。这一过程中,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使杯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盘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杯中。
杯中水的高度增加,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变大。
故答案为:大气压;变大。
9、如图甲所示的覆杯实验中
(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_________存在的证据;
(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___________(填“变短”、“变长”或“不变”)。
【解答】解:
(1)杯口朝下时,由于杯内没有空气只有水,而杯内水柱产生压强远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故纸片就被大气压给“顶”住了。此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客观存在;
(2)要使纸片下落,纸片上下受到的压强应该相等,容积和高度均相同,纸片受到上面的水的压强是一定的,
设纸板刚好脱落时的气压为p,由平衡力的知识则有:ρ水ghS+G=pS,
所以p=+=ρ水gh+,
因为S变小,题中没说纸板重力G忽略不计,所以p变大,所以抽气时间变短。
故答案为:(1)大气压;(2)变短。
10、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管浸入水中,充满水后用手指把一端堵住,移出水面,如图甲所示
(1)B端的水不会流下来是由于受到____________作用。
(2)把手指移开后管内的水会怎样流动,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猜想,而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会不会从A端流出?请写出你的判断,并用你所学的理论知识证明你的判断。
【解答】解:(1)当用手指堵住上端开口时,上端不再与大气相通,下端受到大气压对它向上的作用,由于一个大气压强能支撑约10m高的水柱,水不会从下端流出;
(2)各种假设和猜想都需要大量实验数据和现象的支持,因此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是实验;
(3)当手指移开后,假设管内的水保持静止,取管底液片为研究对象,它把管内的水柱分成左右两部分,如图所示,
因为液片深度h左>h右,所以p向右>p向左
因为F=PS,而液片左右的面积S相等;
所以F向右>F向左
液片将向右移动,管内的水从A端流出。
故答案为:(1)大气压;(2)实验;(3)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会从A端流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