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2.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3.会写“观”“沿”2个生字。
【教学重点】 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启发谈话:孩子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从前啊,有一口古老的井,井底住着一只小青蛙,它每天坐在井底,从来也没出去过。就这样平静的生活了很久,终于,有一天,飞来了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它们两个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12《坐井观天》。
观字的部首是什么?生:见字旁。师:见就是看见的意思,那观天呢?生:就是看天。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学提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用——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 。
2.交流汇报
位置:青蛙在 ??????? ,小鸟在 ??????? 。
3.师生分角色读
(师):你从哪儿来呀?
(生):我从天上来。我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师):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师):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生):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4.师: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呢?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认为天有多大?
三、分角色学习,读懂对话
1.出示第一次对话(一个在井底,一个在井沿,它们的对话开始了。)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指名生读,给予评价。(声音洪亮,读得流畅。)
?这是什么标点符号?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指导朗读,读好问句,语气上扬。(谁来试一试?)
一百多里,远不远?指导读出又累又渴的小鸟。
2.出示二次对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哪!
(1)青蛙是怎么想的?它相信小鸟说的话吗?
(2)理解无边无际
出示:小鸟飞呀飞,飞过(? )飞过(? ),飞过(? )可还是没看到天的边,这就叫无边无际。
(3)指导朗读:读出天的“无边无际”,读好反问句,叹句。
(4)讨论:加上提示语表演读
青蛙摇着手/摇摇头说:
小鸟大声/拍拍翅膀说:
3.出示第三次对话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1)指名生读。青蛙和小鸟都笑了,它们的心情一样吗?它们当时是怎么想的?
(2)分角色读。你认为它们是怎样的笑,读出小鸟的语气。
4.发挥想象,读说联动
假如我是小青蛙,我会跳出井口来:
我看到了???????????????? 。
我听到了 ????????????????。
我想到了 ????????????????。
5.你喜欢青蛙还是小鸟?为什么?
6.师总结。
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要像小鸟一样飞得高,看得远。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说一说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出示三点图示法讲解生字。
3.描红、临写。
4.展示、评价、再书写。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