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
课题 理发师 课型 唱歌? 授课 时间 1课时?
?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的《理发师》,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表现歌曲《理发师》,学习理发师工作时认真的态度,感受劳动带给我们的愉快心情。 3.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准确有感情的表演歌曲《理发师》,能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具 准备 ?课件、电子琴、小剪刀、小剪刀、喷雾、梳子、胡须等。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打招呼导入 1.对话式问候 2.认识理发工具 ?【设计意图:营造轻松课堂氛围,以身边常见事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
新课教学(?? )分钟 学习新课 初步聆听歌曲(师生共同展示才艺)。 初步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模仿剪刀、喷雾等声音,强化歌曲的节奏练习。 注意:“沙沙沙沙沙”共几个,及最后一个“沙”几拍(教师引导) 3.分段按节奏朗读歌词 (拍手伴奏)什么 店的 老爷 爷呀 咔 嚓 咔 嚓 理发 店的 老爷 爷呀 咔 嚓 咔 嚓 手里 拿着 一把 什么 咔 嚓 咔 嚓 手里 拿着 一把 剪刀 咔 嚓 咔 嚓 哎 就快 成功 啦 快快 喷雾 沙沙 沙沙 沙 4.听一听,唱一唱。教师弹琴,学生跟琴唱。 注意:(音准、高低、强弱、时值) ⌒ 5 3|| 3 1|| 3 1 | 11|11|10|| A跟琴分句练习,老师领唱。 B分句填歌词。 C完整演唱(先跟琴再跟音乐)。 学生拍手为歌曲伴奏。 分角色表演,巩固对歌曲的掌握,激发兴趣。 ①老师角色扮演理发师,请一位同学扮演顾客,学生们演唱并伴奏。 ②学生分角色扮演。(一名学生扮演理发师,一名学生扮演顾客其余同学演唱并伴奏) ③一竖排理发师,一竖排顾客。反过来。(人人都能当理发师) 【设计意图:深入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创设情境,从学生视觉入手,引发学生好奇心。乐由心生,心由听燃。结合低年段儿童的认知规律,采用听、模仿等等多种形式学习,能有效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熟悉。按歌曲节奏读歌词, 既能快速解决学生不认识的字,又能感受到歌曲的律动,使学生学的轻松。】 【设计意图:运用丰富直观的画面,创设场景,让学生为歌曲伴奏,通过表演是学生切身感受到歌曲的律动感,也感受到理发师认真、愉快、忙碌的形象,真切体会到劳动时的那份快乐及成功的喜悦之情。】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小结 理发师为我们带来了美丽,带来了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与幸福,劳动是最光荣的。他们真了不起!让我们再一次用歌声来向他们表示感谢。(齐唱歌曲) 五、课后作业。回家让爸爸、妈妈当你的顾客,把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理发师》 1=C 2/4 ⌒ 5 3|| 3 1|| 3 1 | 11|11|10|
教学反思
1.《理发师》这首歌曲是一首律动、表演特点非常鲜明的歌唱表演作品,结合低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一切新鲜事都充满好奇,喜欢模仿。我在教学过程中从听觉、感受律动、身临其境的氛围,具体事物声音的模仿,例:剪刀——咔嚓 喷雾——沙沙 梳子——刷-等进行多次模仿,强化对歌曲节奏的练习。从听唱与接唱的结合运用,把枯燥学习变成了寓教于乐,快乐的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音乐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2.对教材理解方面,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编排成趣味性很强的游戏活动。将感受音乐的律动,学习音乐的知识技能,自然的融合游戏之中,快乐学习,激发他们表现音乐的欲望。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首热情、欢快且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歌曲为C大调,2/4拍,单乐段结构。旋律采用了上行级进、乐句模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创作手法,并将三次模拟理发的“咔嚓”、“沙沙”声与有规律的X X | X X |的节奏相配合,生动地描绘了理发师认真、踏实、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