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银杯》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银杯》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0-16 10:25:07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银杯》人音版 七年级上1.视频中伴舞的舞者在干什么?
2.谈谈你所了解的蒙古族?
性情豪爽、游牧民族
那达慕大会、蒙古包
敬酒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欢快愉悦
2.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蒙古族人民宴请宾客的场景 前倚音:在主音左上方的小音符叫前倚音。演唱(奏)时,先唱出第一个倚音,在过渡到其他的音。注意:倚音在演唱(奏)过程中不占用主要音的节拍。下滑音:滑动的方向由高音滑向低音就叫下滑音短调 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长调 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银杯》
授课年级: 初中一年级
使用教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银杯》;
感受蒙古族短调音乐的艺术特点。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银杯》,能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热情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学唱等方式感受蒙古人民的性格特点,了解蒙古族民族文化
3.认识并掌握前倚音、下滑音的唱法。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银杯》;
准确把握倚音和下滑音的唱法。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提问:请同学们观看一个视频,视频中的伴舞在干什么?
学生:敬酒
提问:那敬酒的是哪一个民族呢?
生:蒙古族
提问:你对蒙古族有什么了解呢?
生:...
师:同学们的见识真广。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能歌善舞,那他们的音乐也一定很有特点,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蒙古族,学唱蒙古族民歌《银杯》(板书课题)
新授课
1.初次聆听
设问: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热情地....)
师:那如此欢快热情的歌曲又是在什么场景下唱的呢?
生:(宴请客人)
师:对了,这是蒙古人民宴请宾客的场景,一边献歌,边献哈达,一边敬酒,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如果你在接酒时,别人的歌还没有唱完的话,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又会再次为你斟满酒杯,这就是蒙古敬酒礼仪中的“歌不断,酒不断”老师也被蒙古族的热情豪爽感染了,接下来老师来为大家唱一唱好吗?
2.二次聆听(教师范唱)
师:刚刚当了客人,那现在我们就来学唱一下这首歌曲(出示谱子)
学唱歌曲
预设(1)大跳音程
下滑音
一字多音
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师:接下来老师把舞台交给你们,由你们来表演这个热闹的场景,四个人为一组,三分钟后,请同学们来表演
拓展与表演
1.表演
生:表演
师:同学们的表演让我仿佛也看到了这个场景,再次把掌声送给我们的同学。
2.短调
问:那我们来看看歌曲他的节奏是整齐的还是自由的呢?结构是简短还是复杂的呢?
生:...
师:那这种节奏整齐,旋律抒情优美,结构工整的就是蒙古族短调,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的农业地区。(PPT出示)
3.长调
师;有短调自然就有长调,长调的节奏相对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流行于蒙古牧区,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比聆听《天边》

思想引领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各自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可以去多多探索和感知民族音乐,体验民族文化,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结束新课
课堂反思
提问的启发引导性不够,针对性不强
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经验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