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考点解析+中考汇编(共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考点解析+中考汇编(共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0-17 16:01:02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1.(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2,2分)小智在体会声现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说话时声带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分别轻敲桌面和重敲桌面,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C.用棉球塞住耳朵也能听到音叉发声,是利用骨传导 D.敲鼓时看到鼓前烛焰摇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考点解析
答案????B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说明声音的产生离不开物体的振动,A项正确;分别轻敲和重敲桌面,发出的
声音响度不同,B项错误;用牙齿咬住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骨骼传到耳朵,C项正确;敲鼓时鼓面振
动产生的声音引起了烛焰摇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声波能传递能量,D项正确。故选B。

2.(2019广东,5,3分)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如图所示为某比赛场
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答案????D 赛龙舟时,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鼓声越大,代表其响度大,不同的物体发声的音色不同,人们
根据音色来判断发声体,故A、B、C正确;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因此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度不变,故D错误;题干问错误的选项,因此选D。

3.(2018山西,12,3分)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
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
A.手不能传播声音 ???? 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答案????C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使其停止振动,鼓声
就消失了,故正确选项为C。

4.(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6,2分)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B.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音调太高
C.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1 500 m/s
D.超声波在空气中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答案????A 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响度过大,B项错误;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 m/s,C项错
误;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同,D项错误。故选A。

5.(2016辽宁沈阳,1,2分)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C.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
答案????A 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A项正确;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色不同
来辨别的,B选项错误;闹市中,人们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项错误;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及
温度有关,与声音的响度无关,D项错误。故选A。

6.(2015山西,12,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A 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用大小
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鼓面的振幅,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城市道路旁的隔音
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

7.(2017陕西,1,2分)物理老师自制了“探究真空是否可以传声”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
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内,用抽气枪逐步抽出罐内空气。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其声音响度大
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音调变低的缘故
D.由实验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D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声音的音调高;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
于响度变小了;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内,用抽气枪抽气过程中,声音由大变小,由此我们可以
推理出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故选D。
8.(2017黑龙江哈尔滨,36,2分)哈尔滨的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产
生的;鼓声通过   ????传到观众处。
答案 振动 空气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9.(2016黑龙江哈尔滨,37,2分)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
编钟会因  ????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
度”或“音色”)。
?
答案 振动 响度

解析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编钟因振动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则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
声音的响度不同。


10.(2018山西,39,2分)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小说——《太空漫游记》。小说中有这样
的描写:小明和小亮驾驶“女娲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之后又看见闪电
四射。哇!太空真美啊!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
       ????;判断依据: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答案 听到空中传来的雷声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 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在太空不可能听到传来的雷声。


1.(2019新疆,2,2分)下列成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大的是?(  )
A.鸦雀无声 ????B.窃窃私语 ????C.宛转悠扬 ????D.声如洪钟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答案????D 鸦雀无声说明声音的响度非常小,几乎听不见,故A错误;窃窃私语说明声音响度小,故B错误;宛
转悠扬形容声音动听,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色,故C错误;声如洪钟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

2.(2019广东广州,1,3分)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表。甲、乙相比?
(  )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甲 70 1 100
乙 110 700
A.乙音调较高
B.甲响度较大
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答案????D 声音强弱的等级越高,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响度越大,而甲的声音强弱等级较低,所以B、C错
误;频率越高,声源每秒内振动次数越多,声音音调越高,而乙的频率较低,所以A错误,D正确。

3.(2019湖北武汉,10,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B.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
D.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
答案????C 从物理学角度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是噪声,故A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声速的大小
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故B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音色是由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决定的,不同
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也不同,故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我们把频率高于20 000 Hz
的声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频率比可闻声的频率高,因此超声波振动更加剧烈,能量更集中,所以可用来清洗
物体,故D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4.(2018吉林长春,1,2分)图书馆内禁止“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好 ????D.速度大
答案????A 声音的大小叫做声音的响度,故“大声”是指声音响度大,本题选择A。

5.(2017上海,2,2分)新“七不规范”中,“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A “言语不喧哗”指不要大声说话,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响度。

6.(2016广东广州,2,3分)琴弦H比琴弦L每秒内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发出的声音?(  )
A.音调高 ????B.音调低 ????
C.响度大 ????D.响度小
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特性。每秒内振动次数指的是频率,故琴弦H振动的频率比琴弦L振动的频
率高,频率是影响音调的因素,A正确,B错误;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振幅,题中未提及,故不可推断,C、D不
可选。

7.(2017四川成都,A3,2分)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
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  )
?
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答案????B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反之,音调越高,故实验表明音调与声源振动
频率有关,应选B。

8.(2018内蒙古包头,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吹笛子时手按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调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将做匀速圆周运动
D.摩擦起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B 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错误;吹笛子时手按不同的笛孔可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
的音调,B正确;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做圆周
运动的物体原来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错误;摩擦起电过程
是先摩擦,故先有机械能,然后物体带电,再转化为电能,D错误。故选B。

9.(2017安徽,1,2分)在音乐中,中间C调“1”(“do”)的频率是262 Hz,D调“1”(“do”)的频率是294 Hz,由
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  ????高(选填乐音的三要素)。
答案 音调

解析 乐音的三要素为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音调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结合题意可知,D调“1”比C调“1”的音调高。


10.(2015宁夏,35,3分)如图所示,往暖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请你简要说
明其中的道理。
?
答案 往暖瓶里灌开水,是根据音调不同来判断水位高低的。(1分)往暖瓶内灌开水时,瓶内空气柱振动发
出声音,(1分)随着瓶内水面上升,瓶内空气柱变短,振动频率加快,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1分)

1.(2019湖南长沙,16,3分)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琴弦在振动
B.长而粗的琴弦与短而细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
C.悠扬的琴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属于乐音
D.布谷鸟的叫声让我们感知季节的更替,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考点三 噪声及声的利用
答案????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长而粗的琴弦与短而细的琴弦相
比,振动频率较低,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较低,故B错误;从环保的角度上看,凡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
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故C错误;布谷鸟的叫声让我们感知季节的更替,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2.(2019内蒙古包头,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叉在真空中振动不会产生声音
B.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探测车后障碍物的
C.滚摆在滚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热机和电动机在能量转化方式上是相同的
答案????C 音叉在真空中振动可以产生声音,只是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测车后障
碍物,故B错误;滚摆下降时速度越来越快,上升时速度越来越慢,故滚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正确;热
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能量转化方式不同,D错误。

3.(2017天津,1,3分)如图所示,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  )
?
A.防止噪声产生 ??? ?B.监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答案????C 戴耳罩阻止了声音进入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选择C。

4.(2018新疆乌鲁木齐,1,3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声音可以传递
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C、D正确。本题选择B。

5.(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2,2分)在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中,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吉他的两根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响度
D.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除去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
答案????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A项正确;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
处减弱噪声,B项错误;用相同的力拨动两根粗细不同的吉他弦,改变的是音调,C项错误;超声波除去体内的
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D项错误。故选A。

6.(2016广东,4,3分)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B.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答案????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A错误;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是为了
改变音调的高低,B错误;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
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正确。故选D。

7.(2015广西南宁,1,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教室周围植树可减弱噪声
D.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答案????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错;发声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错;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
弱噪声,C正确;超声波清洗机利用的是声能传递能量,D错。故本题应选C。

点评 本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与声现象有关的相关知识点,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8.(2018陕西,8,2分)如图是一辆长达30 m的无轨电动列车,它外观采用流线型结构。与燃料汽车相比,行驶
时电动机比内燃机的噪声小很多;与有轨电车相比,它拐弯灵活。下列关于无轨列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流线型结构有利于减小行驶中受到的空气阻力
B.灵活拐弯时无轨列车的运动状态不改变
C.行驶时噪声小是在声源处减弱了噪声
D.电动车取代燃料汽车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答案????B 采用流线型结构可以减小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灵活拐弯时,无轨
列车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行驶时噪声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
噪声,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电动车使用的是电能,不排放废烟、废气,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故D说法
正确,不符合题意。

易错警示 物体运动快慢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都改变。

9.(2018吉林,7,2分)小明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吉他声,他关上窗户,这是在   ????控制噪声;吉他声是由
琴弦的   ????产生的。
答案 传播过程中 振动

解析 小明关上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0.(2017江西,2,2分)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当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 ????
 ????,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答案 振动 能量

解析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人的说话声传递到雪山诱发雪崩是由于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11.(2015辽宁沈阳,10,2分)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   ????
(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
的   ????改变了。
答案 声源处 响度

解析 关掉闹铃是在噪声的产生环节控制噪声,即在声源处控制噪声;“逐渐变强”指声音的音量变大,也
就是响度改变了。


12.[2017新疆乌鲁木齐,12(1)]2017年5月5日,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
?
C919首飞时,由于发动机的   ????而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   ????(填具体介质)传入人耳的。C919返回
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愈发激动,随着声音的   ????(填“响度”或“频率”)越来越大,飞机开始
着陆,最终首飞取得圆满成功。十年心血,终于破茧成蝶,现场C919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对
于他们来说,C919发动机的轰鸣声属于   ????(填“乐音”或“噪声”)。
答案 振动 空气 响度 乐音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轰鸣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飞机在机场着陆时,离人越来越近,响度越来
越大;发动机的轰鸣声对于专家们来说是乐音。

(共23张PPT)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2019河北秦皇岛海港一模,16)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以传声
B.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音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 m/s
D.优美动听的交响乐一定不会是噪声
答案????B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高架路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
确;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C错误;优美动听的交响乐如果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
活、休息也属于噪声,故D错误。

2.(2019河北邯郸成安一模,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吹口哨是声带振动发声的
B.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 m/s
D.高架桥两侧有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B 吹口哨是口腔中的空气流动,产生振动,发出声音,故A错误;人耳只能听到20~20 000 Hz的声,因
此可能听不到有些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B正确;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故C错误;高架
桥两侧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3.(2018河北石家庄桥西一模,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B.“真空不能传声”无法在实验室直接验证
C.在空气中,超声波传播最快,次声波传播最慢
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答案????B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故A错误;实验室里无法提供真空环境,故“真空不能传声”无
法在实验室中直接验证,是通过实验加推理得出的,B正确;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C
错误;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频率太低,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故D错误。

1.(2018河北秦皇岛海港一模,16)下列有关声音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越高,响度越大
B.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
C.声波和电磁波传播都需要介质
D.手机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答案????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高低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声音的强弱叫响
度,响度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因此音调高,响度不一定大,A错误;噪声监测仪能显
示噪声响度的大小,但不能减弱噪声,故B错误;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
中传播,C错误;手机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D正确。

2.(2019河北石家庄十八县联考,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
B.“禁止鸣笛”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响度
D.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答案????D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项错误;“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项错误;“闻其声便知其
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C项错误;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改
变了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改变了声音的音调,D项正确。

3.(2019河北保定十七中会考,16)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B.声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且都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茗茗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答案????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响度大,故A错误;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可
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风吹树枝,树枝振动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茗茗回答
问题声音大,是响度大,响度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无关,故D错误。

易错警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传播需要介质;B超、声呐测距离、超声波加湿器、倒车雷达、超声
波粉碎结石等均属于超声波的应用实例。电磁波是由电流的变化产生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雷达、GPS
定位、导航系统、微波炉加热等均属于电磁波的应用实例。


4.(2019河北石家庄四十中一模,4)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弦的振动产生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答案????C “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故A错误;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皮振动幅度越大,
响度越大,故B错误;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弦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宇航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
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面的,故D错误。

知识拓展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常,发生振动的物体越短、越细、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
声音音调越高;使物体振动的力度越大,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5.(2018河北石家庄质量检测,16)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B.WiFi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来传输信息的
C.小明往水瓶里倒水时,听到声音的响度逐渐变大
D.超声波探伤仪能够检测钢轨的各种“病变”,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B 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WiFi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
息的,故B正确;小明往水瓶里倒水时,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高,故C错误;超声波探伤仪能够检测钢轨
的各种“病变”,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思路拓展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长短、粗细都有关系,发声体越短、越细,发出的音调越高。往水瓶中
倒水时,会激起水面上方空气柱的振动,并且空气柱随水面的升高逐渐变短,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会
越来越高。


1.(2019河北石家庄桥西一模,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
C.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城市街头设置的噪声检测仪能减弱噪声
考点三 噪声及声的利用
答案????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中最慢,故A错误;“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
来识别的,故B错误;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噪声检测仪能显示噪声响度的大小,不能减弱
噪声,故D错误。

2.(2019河北保定竞秀一模,16)下列关于声音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B.电磁波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深海探测所用的“声呐”是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的
D.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答案????A 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可以用来清洗钟表,故A正确;电磁波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
B错误;深海探测所用的“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
因为它发出的声音频率太低,故D错误。

3.(2018河北张家口、邢台一模,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B.汽车倒车雷达和导航系统都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能传递能量
D.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C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A错误;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导航系统是利
用电磁波工作的,故B错误;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考场周
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4.(2018河北唐山路北一模,16)关于声现象和电磁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听到的回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B.医生用“B超”检查病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声波和电磁波都能够测定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答案????C 我们听到的回声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次被我们听到
的现象,故A错误;医生用“B超”检查病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B错误;“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声
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正确;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不能利用声波测定月球和地球间的距
离,D错误。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2017北京,6)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答案????A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改变了音叉的振动幅度,用力越大,振幅越大,故响度越大,A正
确;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同一个音叉的发声频率是固定不变的,故音调不变,B、D错误;音色是由发声体本
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同一物体的音色相同,故同一音叉的音色不变,C错误。故选A。

解题关键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来决定;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和
品质,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2.(2017河北秦皇岛海港一模,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频率相同的声波,其音色也相同
B.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340 m/s
C.声波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
D.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C 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而音色与频率无关,故A错误;常温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m/s,故B错误;声波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错误。

易错警示 超声波、次声波都属于声波,在相同条件下传播速度相同。


3.(2018河北保定莲池一模,16)关于声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与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声波和电磁波传播都需要介质
D.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回声定位”的原理
答案????B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故A错误;不敢高声语
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B正确;声波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
播,故C错误;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故D错误。

4.(2019河北邯郸一模,13)下列有关声音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双手捂耳朵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C.春节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真空不能传声”是利用实验直接验证的结论
答案????B 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故B正确;鞭炮声震耳
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真空不能传声”是利用实验推理得出的结论,故D错误。

5.(2016湖南长沙,16)2016年5月21日,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
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答案????A 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在相同温度下,空气中的声速是一定的,A正确、B错误;歌手
通过麦克风不能提高声音的音调,C错误;现场观众根据音色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D错误。

6.(2019河北石家庄新华一模,16)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B.调节吉他弦的松紧程度的主要目的是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C.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的
D.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调节吉他弦的松紧程度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
正确;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确定障碍物远近的,故C错误;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
弱噪声,故D错误。

7.(2017河北承德双桥一模,16)关于声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B.乙图中超声波加湿器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丙图中汽车导航仪利用电磁波导航
D.丁图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C 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音调,故A错;超声波加湿器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B错;汽车导航仪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C正确;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

8.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 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Hz,人类  ????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二、填空题(共8分)
答案 300 能

解析 昆虫的翅膀在2 s内振动了600次, f=?=300 Hz;人类能听到的声的频率范围是20~20 000 Hz,
300 Hz在人类能听到的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人类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9.(2017吉林长春,11)2017年5月31日,位于长春市伊通河上的自由大桥在2 s内成功爆破。由于采用“微爆
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声音的   ????(选填
“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 声源 响度

解析 减小爆破中产生的声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听到的声音很小表示响度小。


10.图是用一个纸盒、两支笔和四根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拨动a、b、c、d四根橡皮
筋,   ????的音调最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发声的   ????不同。
?
答案????a 响度

解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轻、短、细的发声体音调高,重、长、粗的发声体音调低,所
以a的音调高。响度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用力大小不同,发声体的振幅不同,即响度不同。


11.(2017河北唐山滦南一模,12)盘点2014年世界航空业,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
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波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若
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 500 m/s,则需经过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
答案 液体 9

解析 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测位仪利用声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工作;由于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则超
声波传播的距离s=2×6.75×103 m=1.35×104 m,由v=?可得,接收到信号所用的时间t=?=?=9 s。


(共23张PPT)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全国中考题
1.(2019四川成都,A3,2分)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
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答案????A 一个音叉振动时能够引起相同频率的另一个音叉振动,这说明声音传播时也传递了能量,故A项
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项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故C项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不振动
的物体不可能产生声音,D项错误。
2.(2019山东青岛,1,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答案????C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并以声波的形式传播,A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B正确;“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
音的响度,C错误;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的听觉频率下限
(20 Hz),D正确。故选C。

3.(2016山西,12,3分)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面
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进人耳的
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声
答案????C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二胡弦停止振动,发声停止,故A错;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
播,故B错;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正确;二胡声若影响他人休息、学习
等,则成为噪声,故D错。

4.(2018安徽,13,3分)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
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C 敲击瓶子时发出的不同音调的声音,是由瓶子与水柱共同振动而发出的,故A、B错误;用嘴吹每
个瓶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这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错误。

审题关键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敲击瓶子和对瓶上端吹气的时候,发声体是不同的。

5.(2018河南,3,2分)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
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
?
答案 反复弹起 将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看到溅出水花(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发声的音箱,看到烛焰跳动;将
发声的音叉靠近示波器的拾音器,看到示波器有波形输出 )

解析 正在发声的音叉本身在振动,音叉振动可使乒乓球反复弹起。发声体振动过程不便于观察,所以应
当利用转换法来设计实验。例如:将敲响的音叉插入平静的水中;将蜡烛靠近正在发声的音箱等。
思路分析 有些发声体的振动现象不便于被观察到,可以通过转换法的科学思想来设计实验,将振动过程
显示出来。

思路拓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直观的现象去
认识或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1.(2019天津,1,3分)演员弹奏钢琴时,使用相同的力量弹不同的键,这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振幅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答案????C 弹钢琴不同的键,发声的音调不同,故选项C正确。

2.(2019河南,8,2分)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答案????D 笛声是由笛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所以A项错;重锤表示用较大的力击打鼓面,用力越大鼓面振
幅越大,听到的响度越大,所以B项错;根据声音辨别说话人是谁,这是利用不同人的声音音色不同,C项错;通
过狗叫声得知有人到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项正确。

3.(2018天津,1,3分)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A “引吭高歌”意为放开嗓子大声唱歌;“低声细语”意为小声说话,故两个成语中的“高”
“低”是指响度大小,故选择A。

4.(2017广东广州,2,3分)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 dB变
为50 dB。说明音叉振动的?(  )
?
A.振幅变大 ????B.振幅变小
C.频率变大 ????D.频率变小
答案????A 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50 dB
大于30 dB,即声音响度增大,故音叉振动的振幅变大,故选A。

5.(2017甘肃兰州,4,3分)关于音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的高低只与发声体的长度有关
B.“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就是音调
C.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无关
D.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答案????D “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音色,B错误;音调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而发声体振
动的频率与发声体的材料、长度、粗细等有关,A、C错误,D正确。

6.(2016湖南益阳,10,3分)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答案????A 读图可以知道,三幅图中,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振动的幅度相
同,所以响度相同;只有图形的形状不同,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音色。故选A。

7.(2018湖北武汉,10,3分)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
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答案????C 本题旨在考查声的相关知识。用嘴吹管的上端时,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柱振
动产生的,故A说法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故B说法正确。向上推活
塞时,因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哨音响度不会变大,故C说法是错误的。向下拉活塞时,空气柱变长,用相同
的力吹管的上端,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变低,音调变低,故D说法正确。故选C。

8.(2016江苏南京,3,2分)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
答案????B 用湿手摩擦杯口,杯子壁振动发声,改变杯内水量,则杯子壁振动快慢会发生变化,所以音调会改
变;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击鼓面,鼓面振动幅度发生变化,所以响度会改变,但不会改变音调;改变钢尺伸出
桌面的长度会改变其振动的快慢,音调会改变;改变管内水量,空气柱长短变化,振动快慢会发生改变,所以音
调会改变。故本题选B。
9.(2019江西,3,2分)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
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   ????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   ????特征。
答案 音调 响度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特征。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实际上改变了琴弦振动部分的
长度,进而改变频率,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音调,即改变发声的音调。二胡的共鸣箱,可以使人听到的声音更
大,所以是用来增大响度的。

知识拓展 手指压琴弦时,如果振动的琴弦长度越短,振动的频率就越高,音调也越高。



1.(2019山东潍坊,5,2分)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对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室外噪声不再产生
B.噪声音调大幅降低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
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
考点三 噪声及声的利用
答案????C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将教室的门窗关
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C。

2.(2019湖南衡阳,1,2分)下列有关声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的同一位置,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B.喇叭发声时,放在它上面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利用B超检查身体是应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B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的同一位置,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频率相同,所以发声的响
度不同,音调相同,故A错误;喇叭发声时,放在它上面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
B正确;利用B超检查身体应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错误;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
声,而不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知识归纳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
与特色;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与能量;防治噪声的途径包括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3.(2017湖北武汉,10,3分)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答案????C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都是利用声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4.(2018四川成都,A5,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15 ℃)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
B.“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调猜出歌手的
C.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D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常温(15 ℃)
下,空气中的声速小于水中的声速,故A错误;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
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观众能分辨出是哪位歌手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超声波具有
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故C错误;在汽车排
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5.(2018江西,4,2分)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
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
答案 空气 声源

解析 考场上的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的;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是从声源处减
弱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