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上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上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0-15 16:3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9题;共38分)
1.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又不混入其他气体,可燃烧下列中的(??? )
A.?木炭?????????????????????????????????????B.?红磷?????????????????????????????????????C.?硫磺?????????????????????????????????????D.?铁丝
2.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例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D.?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是水进入瓶内的原因
3.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O2???????????????????????????????????????B.?CO2???????????????????????????????????????C.?N2???????????????????????????????????????D.?Ne
4.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5.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B.?NO2?????????????????????????????????????C.?O2?????????????????????????????????????D.?PM2.5
6.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铕(Eu)是稀土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元素,Eu2O3中铕元素的化合价为() 21·cn·jy·com
A.?+1????????????????????????????????????????B.?+2????????????????????????????????????????C.?+3????????????????????????????????????????D.?+4
7.某种药物的化学式为C6H9O6N,下列有关该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四种元素组成??????????????????????????????????????????????????B.?相对分子质量为191 C.?1个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8.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Ne? ②Mg? ③Mg2+? ④H2O2
A.?①②④都表示一个分子???????????????????????????????????????B.?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C.?④表示H2O2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9.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B.?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NO C.?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 , 它代表的点是F D.?写出由D点表示的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
10.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氧分子﹣﹣O2?????????????????????????????????????????????B.?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C.?氯酸钾﹣KClO3???????????????????????????????????????????????????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1.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K——2个钾元素????????B.?——1个铝离子??????C.?——3个氧原子????????D.?2N——2个氮分子
12.近期,草地贪夜蛾虫害严重威胁我国玉米产区,农药甲维盐对其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已知甲维盐的化学式为C56H81NO15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21cnjy.com
A.?甲维盐由56个碳原子、8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5个氧原子构成 B.?甲维盐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20 C.?甲维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目前施用农药仍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www.21-cn-jy.com
13.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B.????????????????C.?????????????D.?
14.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的质量为( ??) 2-1-c-n-j-y
A.????????????????????????????????B.????????????????????????????????C.????????????????????????????????D.?
15.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分离出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氧气可以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分解反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6.关于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都需要催化剂 ②都需要加热 ③都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④可用相同发生装置⑤可用相同收集装置 ⑥都属于分解反应21*cnjy*com
A.?②④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①③
17.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
A.?硫粉?????????????????????????????????????B.?木炭?????????????????????????????????????C.?铁丝?????????????????????????????????????D.?红磷
18.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刚刚削了皮的青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这与空气中的哪一种物质有关( ??) 【出处:21教育名师】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19.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甲装置制取氧气????????????????B.?用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C.?用丙装置收集氢气???????????????????D.?用丁装置收集氧气
二、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1分)
20.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稍过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 ;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________ ;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________ ,该气体 ________ 填“支持”或“不支持” 燃烧;
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________ ;
小梅同学探究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试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分别把A、B两瓶中的红磷和木炭点燃,将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C、D两处的夹子,想一想.
她将看到甲装置的烧杯中的水进入 ________ 瓶,原因是 ________ .
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 .
2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E中所用仪器有________?、集气瓶和导管。
(2)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他应该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的一个重要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看到________说明氧气收集满。
(4)二氧化锰是化学上常见物质,它在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中书写位置不同,表示意义或作用不同,请写出两个有二氧化锰出现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写出其意义或作用。
(5)某同学欲用F装置排水法收集O2 , 请简述其操作。
22.实验室提供H2O2溶液、MnO2、KClO3和KMnO4四种药品及下列仪器。
(1)仪器⑤的名称为________。
(2)利用上述药品及仪器可以制取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组装发生和收集O2的装置,需要选择的最佳仪器是(选择序号填空)________。
23.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及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绿色化学要求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最能体现绿色化追求的途径是________(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若用二氧化锰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如图所示,其优点是实验简便、保证安全和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A.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不行,A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B符合题意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气体,C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才能燃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A、根据木炭燃烧生成气体分析 B、根据红磷燃烧生成固体分析 C、根据木炭燃烧生成气体分析 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分析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答案: C
解析:A. 红磷的量不足会使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B. 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符合题意;
C.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用碳替代红磷,符合题意;
D. 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是水进入瓶内的原因,大气压将水压入集气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其中装置漏气、药品不足都会造成结果偏小。
3.答案: C
解析:【解答】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答案为:C。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4.答案: B
解析:A. 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空气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有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故A不符合题意;
B. 燃煤火力发电产生大量的空气的污染物,所以发展燃煤火力发电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故B符合题意;
C. 新能源公交车不污染环境,所以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故C不符合题意;
D. 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空气污染物,所以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空气污染,故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有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就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减少化石能源的燃烧,减少大量秸秆的焚烧,减少可吸入颗粒的产生,多使用新能源,多植树造林等。
5.答案: C
解析:A、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A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B 不符合题意;
C、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C符合题意;
D、PM2.5细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根据大气的成分不污染大气分析
6.答案: C
解析:在Eu2O3中,氧元素显-2价,设:铕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 【版权所有:21教育】
故答案为:C。 根据元素化合价规律分析,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要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物时,先确定出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价规律计算所求元素的化合价。
7.答案: D
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C6H9O6N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C6H9O6N的相对分子质量=12×6+1×9+16×6+14=191,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每个C6H9O6N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共含22个原子,故C不符合题意;
D、C6H9O6N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2×6):(16×6)=3:4,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根据化学式确定元素组成分析; B、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C、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8.答案: B
解析:A、①Ne表示1个氖原子或氖气,②Mg表示1个镁原子或金属镁,④H2O2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
B、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符合题意;
C、④表示1个H2O2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故C不符合题意;
D、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它们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物质的化学式表示这种物质;一个物质分子。 金属元素符号,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表示这种元素,又不是这种物质,还表示一个原子。 物质是由物质分子构成的。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9.答案: D
解析:A. 由价类图,A点物质的化合价为0,单质的化合价为0,则A点可表示为氮的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B. B点所表示的物质,是+2价氮的氧化物,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NO,故不符合题意;
C. 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 , 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它代表的点是F,故不符合题意;
D. D点所表示的物质,是+5价氮的氧化物,其化学式为N2O5 , 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从题目中的图可知,A点物质是化合价为0的单质; B点所表示的是+2价氮的氧化物; C点所表示的是+4价氮的氧化物; E点所表示的是+5价含氮元素的酸; F点所表示的是+5价含氮元素的盐, 根据以上的信息,写出相对应的物质,再进行判断。
10.答案: C
解析:A. 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两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 , 故A不符合题意;
B. 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 氯酸钾是由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构成的,氯酸钾可表示为:KClO3 , 故C符合题意;
D. 钠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故其结构示意图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化学式前面有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B、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字在后。 C、氯酸钾可表示为:KClO3 , 其中氯元素显+5价。 D、钠原子,质子是=核外电子数=11 。
11.答案: B
解析:A、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且元素也不可以讲个数,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离子符号表示一个离子,因此 表示1个铝离子,选项B符合题意;
C、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表示几个原子要在元素符号前面标上数字,O3表示的意义是一个臭氧分子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
D、2N表示2个氮原子,2个氮分子应该是2N2 , 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12.答案: A
解析:A、甲维盐是由甲维盐分子构成的,1个甲维盐分子是由56个碳原子、8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5个氧原子构成的,A符合题意;
B、甲维盐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6×15)=7:120,B不符合题意;
C、甲维盐中碳、氢、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6):(1×51):(14×1):(16×15)=672:51:14:240,则甲维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不符合题意;
D、目前施用农药仍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D、根据目前保护农作物的手段分析
13.答案: C
解析:A、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O,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KOH,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AlCl3 , C符合题意;
D、硝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NaNO3 ,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化学式的熟悉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化合价数交叉书写,化为最简
14.答案: A
解析: 设铕(Eu)原子的质量为x,则, 解得x=;
故答案为:A 根据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分析。
15.答案: A
解析:A.稀有气体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做保护气,A符合题意
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B不符合题意
C. 氧气可以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C不符合题意
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分解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A、根据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分析 B、根据空气中成分是按体积分数计算的分析 C、根据氧气可以助燃但不可燃分析 D、根据分离液态空气是物理变化分析
16.答案: D
解析: ① 高锰酸钾制氧气过程中不需要催化剂,①符合题意 ②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都需要加热,②不符合题意 ③ 只有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③符合题意 ④?两种反应都采用固固加热制气体装置,④?不符合题意 ⑤ 氧气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⑤不符合题意 ⑥ 两种反应都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17.答案: C
解析:A、硫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故B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C符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发出大量白烟,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根据硫、木炭、铁丝、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18.答案: B
解析:刚刚削了皮的青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说明果皮里含有亚铁离子,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是因为青苹果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了铁离子,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故答案为:B。 亚铁盐溶液显浅绿色,铁盐溶液显黄色。亚铁盐变成铁盐,发生氧化反应。
19.答案: C
解析:A、甲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可以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A不符合题意;
B、乙装置属于固液混合常温型发生装置,可以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不能用丙装置收集氢气,C符合题意;
D、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丁装置收集氧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A、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分析 B、根据实验是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分析 C、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分析 D、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分析
二、实验探究题
20.答案: 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氮气;不支持;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掉;A;红磷燃烧的产物是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木炭燃烧的产物是气体,内外没产生压强差,因此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不会倒吸到集气瓶内;因为反应后整个装置中的气体都变少了,所以装置中的气体压强都变小,因此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
解析: 点燃燃烧匙内稍过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看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氮气不支持燃烧; 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掉; ? 甲装置中红磷和木炭都足量,待红磷和木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C、D两处的夹子看到的现象是A瓶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B瓶烧杯里的水没有倒吸到集气瓶内;产生现象的原因是红磷燃烧的产物是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木炭燃烧的产物是气体,内外没产生压强差,因此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不会倒吸到集气瓶内。 ? ? ? ?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待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烧杯上端的夹子,看到的现象是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打开烧杯上端的夹子,由于整个装置中是联通的,因为反应后整个装置中的气体都变少了,所以装置中的气体压强都变小,因此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 ①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解答; ②将一个集气瓶的容积五等分,那么每两个刻度之间的体积就是总体积的; ③红磷熄灭后,瓶中的氧气全部消耗完,根据空气的成份判断剩余气体及其性质; ④只有全部氧气消耗掉,进入瓶内水的体积才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⑤红磷燃烧产生固体,木炭燃烧产生气体,据此分析反应完毕后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果瓶内气压减小,那么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倒吸进集气瓶中;如果气压几乎不变,那么就不会有水倒吸进集气瓶中。而乙装置和甲装置的区别在于:甲里两个装置相互独立,乙里两个装置合二为一。21·世纪*教育网
21.答案: (1)水槽 (2)AE;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B;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4)略 (5)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并将氧气从b端通入
解析:(1)装置E中用到的仪器有水槽、集气瓶和导管,故填水槽 (2)在制取氧气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由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都是固体,条件是加热,因此采用固固加热制气装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故填:AE;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混合物,在常温下进行因此选择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利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集气瓶口出现大气泡时表示收集满了 (4)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5)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先给集气瓶内装满水,然后将气体从b端通入,把水从a端排出,当水排尽时表示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分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结合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分析 (4)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5)根据气体的收集方法分析
22.答案: (1)铁架台 (2);①②⑥⑦
解析:(1)仪器⑤的名称为铁架台;(2)没有酒精灯,应选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组装发生和收集O2的装置,需要选择的最佳仪器是①②⑥⑦。故答案为:(1)铁架台;(2) ;①②⑥⑦。 (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结合反应物的状态和翻译官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
23.答案: (1)长颈漏斗 (2)甲;2H2O2 2H2O+O2↑ (3)AD或AE (4)一段时间内持续供给一定浓度的足量的氧气
解析:(1)图中a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水和氧气,二氧化锰用作催化剂,可重复使用,体现了“绿色化学”要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最能体现绿色化学追求的途径是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H2O+O2↑; (3)用二氧化锰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氧气时,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的液体,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可用固—液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若用二氧化锰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AD或AE; (4)做铁丝在氧气中炭烧的实验改进如图所示,其优点是实验简便、保证安全和一段时间内持续供给一定浓度的足量的氧气。 (2)根据题意可知,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中没有污染物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3)根据用二氧化锰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氧气的反应原理,该反应属于固液加热型,可选用固—液加热型的发生装置; 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选择气体收集方法。 (4)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所以此实验需要一定浓度的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