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数的意义复习与整理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数的意义复习与整理 北京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15 19:4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的意义复习与整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在复习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基本的数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数概念的意义,并能按一定标准给数进一步分类,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数的分类网络;在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的产生和扩充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数来表示事物并进行交流。
2.能力目标:
使学生经历一个连点成线再成网的复习整理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系统性、逻辑性。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
3. 情感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结合教学, 引导学生体验数的极限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概念的意义,沟通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课前准备
复习小学学习过的基本的数概念。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1.通过交流数文化,了解数的产生激发学生兴趣。
我国伟大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数起源于数”,他这句名言概括的说明数是怎么产生的呢?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数数、计数的需要,他们有时在木棒上刻痕迹,有时用石块等物或在绳子上打结来表示事物个数。经过漫长的生活实践,这样的方法用多了,就产生了表示物体个数的自然数的符号(0 1 2 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自然数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分物和计算的需要又相继产生了一些不同于自然数的数。这些数在我们现代的信息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2.课件展示数据信息,从以下这组信息报道中,同学们能了解并感受到什么?你是通过什么了解的?
(1)良乡小学是一座具有150多年历史的百年老校,总占地面积约10173.5米.
(2)学校环境优美,绿化美化面积达68.8%,在占地约80平米的绿色花房中有各种花草80余种500余株。
(3)学校有1700多名学生,他们有着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年在假期活动中近3/4的学生能做到读好书并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师: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作用非常大。
【设计意图】通过信息数据展示各种数,让学生感受数在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在反映信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归类整理,形成系统
(一)数概念的初步分类:
1.课件出示信息报道中的数据,生活中象这样的数据你还能举出多少?(无数)
【设计意图】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体会极限的数学思想。
那如果把我们所认识过的数都这样放在一起你会有什么感觉?那该怎么办呢?(分类)板书课题
2.提问:想想这些数分别叫什么数?(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
追问:什么叫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我们首先按它们意义和计数单位的不同,把我们学过的数分成了这四大类。师:既然是把数分类,我们就应首先找出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按一定的分类标准,使分类结果作到不重不漏。
【设计意图】进行数概念的初级分类,在复习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复习中梳理知识。另外,在分类过程中,多样化的分类为知识整理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分类的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过程,通过师生对话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梳理。使学生分清小学所学数的四个基本领域。
(二)复习整理整数: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整数里面你们都学过什么数?
小组进行合作,这些数还可以再进一步分成哪几类?
合作要求:
1.请你们把这些数按一定标准进一步分类,做到不重不漏。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类结果, 查漏补缺并修改。
3.选出一份你们小组认为最合理的知识结构图来展示交流。
师:激励学生:比一比看哪组整理分类既合理又完整。
【意图】调动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三)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交流分类结果。
激发同学互相评价:你觉得他们组哪里分得合理,哪里还不太合理,应该再怎样进一步修改完善一下。
交流有疑意分类不合理的部分,在交流中进一步讨论分类。
根据交流情况具体指导:
师:小学中我们最先认识的就是整数。
1.整数。
①那到底什么叫整数,整数又包括什么数呢?
自然数都是整数。
可我们已经认识的整数里面只有自然数吗?
出示课件: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所以在我们阶段整数是先按正负分成正整数和负整数。0呢?
(正整数:【自然数】、0、负整数…)
2.分数:
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按分子分母的大小及分数的组成可分成(真假带)分数三类。
【评价】同学们学得真好,都有自己的想法,能对自己学过的知识有条理的分类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3.小数:
意义:
小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还可以用小数表示成0.1 0.01 0.001…
出示小数数位顺序表,看看小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引导分别按整数和小数部分的不同分类。主要通过概念找联系区别准确分类。举例加深理解,小组分类汇报结果。
【评价】集体的力量真大,把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都想到了,真羡慕你们的小集体。
4.百分数:
师: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经常要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这时就用到了百分数。
(1)什么叫百分数?又叫什么?
百分数经常应用在哪些方面,出示课件。
胶东乡粮食产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百货大楼的帽子按八五折出售。
(2)讨论:百分数和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分率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数量。
(四)总结整理分类结果,板书形成完整的结构图
我们一起回忆我们是把数怎样分类的。
【设计意图】整个交流展示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回顾复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在根据生活实引入新数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的需要时数的扩充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次感受数的发展过程,感受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这个活动也体现了总复习的作用,总复习不仅仅是对以前所学内容的简单回顾和整理,还需要从整体上重新将所学内容串起来,帮助学生体验数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在数学思想上加以提升。
三、综合运用,拓展提高
1.填空:
(1)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大的负整数是( )。随机强调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和最小的负整数。
(3)分数的单位是( ),它至少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成了整数。
(4)40.04整数部分的“4”在( )位上,表示( ),小数部分的“4”在( )位上;表示( )个( )。
(5)最高位是百万位的整数是( )位数,最低位是百分位的小数有( )位小数。
(6)最小的四位数是( ),最大的三位数是( ),它们相差( )。
2.选择:
(1)十万位上是6的数是()。
A.166023 B.6123412 C.36659571
(2)下面各数中,()是循环小数。
A.5.888 B.0.13939 C.3. 1415926……
(3)三成五用百分数表示是( )。A.35% B.3,5% C.350%
(4)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一段是这根铁丝的( ),每段长( )
A 1/7 B 3/7 C 3/7米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1.34的计数单位是0.010( )
(2)1/4吨可以写成25%( )
(3)自然数既可以表示“有多少个”,又可以表示是“第几个”。( )
(4)大于2而小于6的数只有3、4、5 ( )
(5)因为4/5比6/7小,所以4/5的分数单位比6/7的分数单位小。( )
4.想一想:用0、1、9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 ),组成一个最小的三位数是(),组成一个最小的小数是( ),组成一个最大的真分数是( )。
5.在数轴上表示下面各数,先书上再填课件上的分数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在数轴上将所学的数表示出来。借助数轴可以直观地将数进行大小比较,数轴为学习数提供了一个最为直观的模型,可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
四、总结
1.本节课我们主要做了什么工作?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评价】今天你们又有了新收获,真为你们高兴!
2.师做总结。
两件事情:
整理数的概念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解决一些问题。
一个目的:
使数的概念在头脑中有个整体的重组,形成了系统,为各部分知识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