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及它的展开图。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1.建立空间观念。
2.弄清圆柱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问: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了哪些立体图形,它们各有哪些特征。(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2.在低年级我们还初步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引出课题。
板书:圆柱的认识。
二、新授教学
(一)圆柱的初步认识。
1.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
2.学生边说边出示实物。
3.提问:哪些同学通过观察圆柱体的物体后,制作出了一个圆柱模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4.揭示实物图,出现圆柱几何图形。
教师说明: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他圆柱体。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学这部分知识。
(二)验证圆柱的特征
1.圆柱的侧面。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侧面。
然后自己用长方形的纸、正方形的纸、平行四边形的纸围成一个没有底儿的圆柱。
(一方面向学生渗透面动成体的思想,另一方面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2.圆柱的底面
提问:圆柱的两个底面积相等么,你是怎样知道的?
(1)看出来的
(2)比出来的
(3)量出来的
3.教师明确: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三)圆柱的高
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
1.用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
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因为是面到面的距离所以圆柱体应该有无数条高。
(四)操作实验
通过学生对圆柱体侧面特征的验证,使学生明确: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因此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正方形的边长既是圆柱体底面的周长又是圆柱的高)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巩固练习
以书上的习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