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认识立体图形 第 1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 点
1.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说出相应的名称。
2.能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说学具。
师:请学生出示所带的学具,各种图形的物体(球、牙膏盒等),将同桌的学具放在一起。
2.说说都搜集到了什么?像什么图形?
二、操作感知
1.分——揭示概念。
师:你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
(1)汇报:你是怎样分的?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分?
【设计意图】
让学生把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既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也渗透了分类的思想,使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几何体的特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揭示概念。
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摸——感知图形。
(1)感知长方体。
①观察交流。
师:请大家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所带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②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六个面,相对的面是相同的。
(2)感知正方体、圆柱、球。(方式和上面相同)
正方体:方方正正的,六个面一样大。
球:圆圆滑滑的,能滚动。
圆柱: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两头圆圆的。
(3)比较。
师:①长方体和正方体长得可真像,你有什么小秘籍可以一下子就认出他们吗?
②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4)形成表象。
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课件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形状一样吗?
(5)出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四种立体图形,(板书课题:认识立体图形)它们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设计意图】
先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表象,认识特点,形成概念,再从表象的概念支持下寻找实物,运用实践。学生在分一分、说一说、做一做、摆一摆这样的实践中学数学,既提升了学习兴趣,又经历了数学的思维过程。
三、实践活动
1.我会观察我会辨认。
(1)在长方体下面画“√”。
(2)在正方体下面画“√”。
(3)在圆柱下面画“√”。
(4)在球下面画“√”。
2.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1题。(“推一推、摸一摸”游戏)
让学生说一说球、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和区别。
3.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2题。(“看谁摸得准”)
游戏:蒙上眼睛猜一猜摸到的是什么?
4.连一连。(课件出示,将实物和抽象的几何立体图形连起来)
5.欣赏图片。(用这四种立体图形所拼出的坦克、机器人等,并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些图形。)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