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比和比例
一、单选题
1.下面各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
A.?7:8和14:16????????????????????B.?0.6:0.2和3:1????????????????????C.?19:110 和10:9?????????
2.因为0.6:3=, :4=, 所以0.6:3和:4可以组成比例,这是根据(? )判断的.
A.?比的意义????????????????????B.?比的基本性质????????????????????C.?比例的意义????????????????????D.?比例的基本性质
3.甲种笔3元钱买4枝,乙种笔3枝4元钱,甲、乙两种笔单价的比是( )
A.?4:3???????????????????????????????????B.?3:4???????????????????????????????????C.?4:4???????????????????????????????????D.?9:16
4. 把10克糖容在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
A.?1:10????????????????????????????????????B.?1:11????????????????????????????????????C.?9:10????????????????????????????????????D.?10:11
二、判断题
5.两个正方形边比和面积的比能够组成比例。
6.判断对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7.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
8.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________,两端的两顶叫做比例的________,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________.
9.同时点燃两支蜡烛,当第一支燃去 时,第二支燃去 ,这两支蜡烛余下部分可以燃烧的时间比是________.
10.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的积是________。
11.甲、乙两袋糖的质量比是4∶1.从甲袋中取出10千克糖放入乙袋,这时两袋糖的质量比是7∶5.两袋糖一共有________?千克?
四、解答题
12.汽车上午5小时行驶了250千米,下午2.5小时行驶了125千米。
(1)分别写出上、下午路程和时间的比,求出比值,看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分别写出上、下时间与路程的比,求出比值,看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3.甲、乙两人在河边钓鱼,甲钓了5条,乙钓了4条.他们生火准备吃时,有一过路人正好路过,请求和他们一起吃鱼.于是他们三个人每人吃了三条鱼.吃过以后,过路人留下1.8元.甲、乙两人请小明帮忙分配.小明说:“这是一个按比例分配的题目,把1.8元按5︰4来分配,甲分1元,乙分0.8元.”你认为这样分合理吗?为什么?
五、综合题
14.填空。?
(1)3:________=________:12
(2)24:9=8:________
(3)________:12=15:________
(4)________:3=8:________
六、应用题
15.一列火车的实际长度是500米,它的长度与模型长度的比是800:1,模型长度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因为7×16=14×8,所以能组成比例;
B、因为0.6×1=0.2×3,所以能组成比例;
C、因为19×9≠110×10,所以不能组成比例.故选:C.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分别计算求出每个选项中的比例的两内项的积和两外项的积,如果等于,就说明两个比能组成比例,不等于就不能组成比例.
2.【答案】 C
【解析】【解答】解:因为0.6:3= , :4= ,所以0.6:3和 :4可以组成比例,
这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的;
【分析】因为两个比0.6:3和 :4的比值都是 ,说明这两个比相等,所以0.6:3和 :4可以组成比例,这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的,因为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据此进行选择。
故选:C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3÷4= (元)
4÷3= (元)
:
=( ×12):( ×12)
=9:16;
故选:D.
【分析】先依据“总价÷数量=单价”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单价,进而依据比的意义,即可得解.
4.【答案】 B
【解析】【解答】解:10:(10+100),
=10:110
=(10÷10):(110÷10)
=1:11
故选:B.
【分析】10克糖完全溶解在100克水里,糖水为(10+100)克,进而根据题意,求出糖与糖水的比,进行选择即可.
二、判断题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以举例:如果两个正方形边长比为2:3,那么它们的面积比为4:9,2:3=,4:9=,不能组成比例,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据此可以用举例的方法求出面积比和边长比,然后对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两个比必须比值相等才能组成比例,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才能组成比例.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5:2=2.5,比值相等,能组成比例,原题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分别求出两个比的比值,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
三、填空题
8.【答案】项;外项;内项
【解析】【解答】根据比例的知识可知,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故答案为:项;外项;内项【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一共有4个数,都叫做项,根据每个数的位置可以分成外项和内项.
9.【答案】1:2
【解析】【解答】解:设第一支全长是x,第二支全长是y,由题意得:x= y,x:y= : =5:6,所以x= y,第一只剩下的是:(1﹣ )x= x,第二只剩下的是:(1﹣ )y= y,这两支蜡烛余下部分可以燃烧的长度比是:x: y=( × )y: y=1:2,所以这两支蜡烛余下部分可以燃烧的时间比也是1:2.故答案为:1:2.【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两支蜡烛不一样长,设第一支全长是x,第二支全长是y;再根据“同时点燃两支蜡烛,当第一支燃去 时,第二支燃去 ”,可知两支蜡烛燃烧的时间相等,进而算出第一支蜡烛与第二支原来的长度比,然后算出第一支和第二支蜡烛剩下的长度比,也即剩下的部分可以燃烧的时间比即可.此题考查比的意义,解决此题关键是根据两支蜡烛燃烧的时间相等,先求出原来两支蜡烛的长度比,进一步求得两支蜡烛剩下的长度比,也即剩下的部分可以燃烧的时间比.
10.【答案】1
【解析】【解答】解: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是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两个外项的积是1.故答案为:1【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11.【答案】
【解析】【解答】解:设甲袋原来有4x千克糖,乙袋原来有x千克糖,则(4x-10):(x+10)=7:5??????? 5(4x-10)=7(x+10)????????? 20x-50=7x+70???? 20x-50-7x=7x+70-7x???????? 13x-50=70?? 13x-50+50=70+50???????????? 13x=120? ? ? ? ? ? ? ? x=两袋糖一共:4x+x=5x=5×=46.故答案为:46.【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此题应用方程解答比较容易,设甲袋原来有4x千克糖,乙袋原来有x千克糖,依据等量关系:(甲袋原来的质量-10):(乙袋原来的质量+10)=7:5,据此列出方程,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答即可.
四、解答题
12.【答案】(1)解:上午路程和时间的比:250:5=50,下午路程和时间的比:125:2.5=50
答: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2)解:上下午时间的比:5:2.5=2,路程的比250:125=2
答: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分别用前项÷后项=比值,求出比值后,如果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
13.【答案】解:5+4=9(条),每人吃:9÷3=3(条)吃甲的鱼:5-3=2(条)吃乙的鱼:4-3=1(条)应该把1.8元按照2:1的比例分配.答:不合理.过路人吃了甲钓的2条鱼,乙钓的1条鱼,则应把1.8元按2︰1来分配.甲分1.2元,乙分0.6元.
【解析】【分析】要想判断是否合理,需要计算出平均每人吃多少条鱼,这样就能计算出路人吃了甲几条鱼,吃了乙几条鱼,根据吃两人鱼的条数比按照这个比分配钱数.
五、综合题
14.【答案】(1)4;9(2)3(3)20;9(4)2;12
【解析】【解答】解:(1)3×12=36,因为4×9=36,所以比例是3:4=9:12;(2)9×8÷24=3,所以24:9=8:3;(3)12×15=180,因为20×9=180,所以20:12=15:9;(4)3×8=24,因为2×12=24,所以2:3=8:12.故答案为:(1)4;9;(2)3;(3)20;9;(4)2;12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由此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分别计算即可.
六、应用题
15.【答案】解:设模型长度x米.500:x=800:1?800x=500×1?????? x=500÷800????? x = 答:模型长 米.
【解析】【分析】设模型长度是x米,根据实际长度与模型长度的比是800:1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模型长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