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复习回顾】回忆前两节课所学内容,英国、美国分别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英国 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
美国 总统共和制 《1787年宪法》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9课 自由 平等 博爱 愤怒的心情 自由 理想与真理 法国德国阅读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思考下列问题:
思考一: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思考二: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历程?
思考三: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是什么?一、法国的共和制的确立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层层压迫下的法国农民社会矛盾17、18世纪的法国是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法国社会等级制度示意图启蒙运动法国启蒙思想家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平等,提倡法制、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1)经济上: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2)政治上:18世纪时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3)思想上:启蒙运动作了思想和动员作用爆发——1789.7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一、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封建
势力资产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君主立宪共和制帝制政体时间17891792180418151830184818521870攻占巴士底狱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七月王朝波旁王朝2.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历程
政体确立特点:历经艰难,在曲折中前进
法国国旗从左到右由蓝、白、红三个垂直长方形组成。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在启蒙思想指引下,法国仁人志士对民主共和孜孜以求,历经近百年的不懈斗争,终于将法国建成一个民主共和国。思考:法国共和道路曲折艰辛的原因有哪些?(1)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势力强大,君主观念根深蒂固;(2)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3)法国传统小农经济的长期影响,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4)法国大革命多次遭受欧洲封建势力的武装干涉。阅读“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思考下列问题:
思考一:法国的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思考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有哪些具体内容?
思考三:为什么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处处妥协的产物?
思考四: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有什么意义?3、确立标志: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行政权,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 7年,可连选连任(地位、权力、产生方式、任期)议会——立法权,参/众两院(众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4、法国总统制共和制的具体内容:众议院参议院选 民(普选产生)
(立 法 权)(行 政 权)参众联席会议选出负责选举组成国民议会(间选产生)同 意得 到解 散总 统内阁部长组成政府可 以任命 按照宪法,第三共和国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在实践中,由于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实际权力十分有限。除第一年外,总统再也没有行使解散议会的权力。法国实际上成为议会制共和国。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岳麓版必修1)
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众议院依选举法规定的条件、用普选方式选出……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第七条 由国民议会选出的参议员终身任职。如因死亡、辞职或其他原因出缺,将由参议院本身在两个月内自行补缺。
问题探究:以一票之差通过的这部宪法被认为处处充满了妥协的痕迹,为什么?1875年宪法对任何一派而言都有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君主派显然不喜欢它的共和体制;而共和派对于总统权力过大且可以连选连任和参议院中设立终身议员也显然不能满意。
但法国的主流政治家汲取大革命尤其1871年巴黎公社的教训,选择了妥协与退让,将此后的政治斗争局限于选举和议会。“法国模式由对抗转为妥协”,使法国政局保持了长久的稳定。1875年宪法的成功也有力地说明:
妥协而不是革命也能够将一个国家
纳入宪政轨道。
(2)评价1875年宪法颁布(1)进步性
①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②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帝制独裁相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③随着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势力的上升,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局限性:
宪法中规定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德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主权国家,这片土地孕育出了诸如黑格尔、马克思、贝多芬、爱因斯坦、歌德、海涅、西门子、本茨、伦琴等人类文明史上的巨星,也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发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材料一 有一位学者这样写道:“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
材料二 右图为政治漫画《谁是老板》。1890年,上任20年的帝国首相俾斯麦因为与新皇帝威廉二世在外交上发生分歧,被威廉二世赶下了台。俾斯麦虽然满腹牢骚,但还是乖乖回家写他的回忆录。1.背景:1871年统一,帝国建立
2.帝国宪法三、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谁是老板?【问题】(1)材料一中的学者为何感叹“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后来这种局面是怎样改变的?这与德国德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有何内在关联?
(2)材料二的漫画中,威廉二世这样做是否违宪?为什么?【创设情境】观察下面反映德意志民主政治的漫画。【问题】
读图思考,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有何鲜明特点?依据是什么?标志:《德意志帝国宪法》(1)联邦制国家(2)君主立宪政体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3. 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标志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
(1)政体:君主立宪政体
(2)国家结构:联邦制政体:世袭制由皇帝任命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
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要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第十一条:……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闭会、延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
皇帝的权力?“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探究问宣战权召集和解散议会任命权行政权官吏任免权
旧酒入新瓶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结构 皇帝(世袭)议会宰相内阁联邦议会
(各邦代表)帝国议会
(选民选举)批准任命召集 解散批准君主为实,立宪为虚马克思对德意志帝国的评价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宪法表明:皇帝和宰相权力极大;议会无实权
可见: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4、德国君制宪制的特点:1)行政权与立法权没真正分开,立法机关不能有效监督政府;
3)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专制性、军国主义。2)议会中,联邦议会(上议院)权大,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小;三、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统一,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推动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19世纪末)。5、评价:⑴进步性:⑵局限性:①德国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②具有浓厚的专制 (君主权力过大)和军国主义色彩;
③造成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比较法国与德国政体异同法德两国政体都可归纳为“一、二、三”议会制
君主立宪制二元制
君主立宪制总统制
共和制议会制
共和制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德国美国法国多样性统一性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实现民主的主要途径是实行和完善普选制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均以防止专制、限制王权为目的三项原则:民主化原则、法律化原则、制度化原则不同的国情,决定了各国代议制的不同!君主立宪制皇帝、世袭民主共和制总统、选举总统、选举首相
议会产生首相
皇帝任命总统
选民选举总统
议会选举国王、世袭首相、内阁皇帝、首相总统总统、内阁国民议会
(参众两院)国会
(参众两院)议会
(上下两院)联邦议会
帝国国会君主虚位
议会至上专制、军国
皇帝权重三权分立互相制衡总统制与议会制的混合1.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实行代议制
2.实行分权课后探究:比较英德美法四国政体,理解民主政体的多样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启蒙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扩展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法国:议会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小结: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1、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是一种间接民主。
2、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
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欧美代议制的作用
对欧美:1、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2、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3、有利于保证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繁荣。
4、有利于维护工人阶级利益。 (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无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可进行合法斗争)
对世界:①有利于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②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还扩展到了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比如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日本的明治维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