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一、读准字音
秉烛(bǐnɡ) 琼筵(qiónɡ yán) 羽觞(shānɡ)
二、辨识通假
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叙说)
三、一词多义
(1)逆
(2)伸
(3)良
(4)假
(5)以
(6)之
四、词类活用
(1)飞羽觞而醉月(使动用法,使……飞动)
(2)秉烛夜游(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高谈转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新的话题)
(4)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用作名词,诗歌)
(5)幽赏未已(形容词用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6)群季俊秀(形容词作名词,弟弟)
(7)如诗不成(名词作动词,写诗)
五、古今异义
(1)大块假我以文章
古义:大自然。
今义:大派头;大的块头;指面积大的。
(2)大块假我以文章
古义:锦绣般的自然景物。
今义:用文字按一定章法写成的东西。
六、文言句式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判断句)
译文:天地,是万物的旅舍。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状语后置句)
译文:何况温暖的春天用烟柳美景来召唤我们。
(3)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译文: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
(4)会桃花之芳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译文:(在)桃花芬芳的花园里聚会。
(5)罚依金谷酒数。(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译文:(按照)金谷涧园的先例,罚酒三杯。
[资料链接]
浪漫主义的巅峰人物——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不久即离开长安。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内容以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有《李太白全集》传世。
置酒群芳,饮酒赋诗,自古为文人一大乐事。春风习习,百芳争艳,此情焉能不伸;及至秉烛夜游,可谓率性而为,雅怀至极。及至此时,“谪仙人”自然诗心大作,胸襟大开。此文即是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文本鉴赏]
本文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转折自如的笔调,记述了作者与诸从弟聚会桃李园饮酒赋诗畅叙天伦一事,慷慨激昂地表达了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生追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但也显示出少许浮生若梦、及时行乐的消极色彩。
[文本深读]
1.概括本文中的主要场景及其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场景
意义
天地宏阔,光阴流逝
写出了诗人对时空的独特认识
秉烛夜游,大块文章
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及生活方式
饮酒赋诗,共叙天伦
写出了聚会之盛况,亲情之可贵
2.李白的这篇散文小品,多用典故。请分析本文的典故和思想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些典故是和这篇文章的思想紧密联系的。 开头以庄子的“浮生若梦”引出夜宴,是有其社会原因的。 当时政治黑暗,他怀有“安黎元”“济苍生”的壮志,却到处碰壁,无法实现,只好“举杯销愁愁更愁”,所以要及时行乐,热爱人生。 中间部分“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可见夜宴的人物是一些高雅的文人。最后用晋代石崇的金谷园内宴饮不能赋诗而罚酒的典故,展现作者与堂弟们赋诗咏怀,畅叙天伦之乐的情趣,展现作者开朗乐观的性格。这些典故对作品是有利无弊的。
3.如何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李白是性情中人,所言皆性情中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虽是李白常有的说辞,但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追求自由和美好境界才是李白的本真。因此,全文慷慨激昂,以积极乐观向上为主旨,虽也会生发些许消极的慨叹,应视为人之常情。
[写法借鉴]
修辞手法
本文仅一百一十九字,却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几乎无句不美,无语不丽,充分体现了骈体文词藻华美的特点。
天地是万物的旅馆,万物只是暂住其中,光阴只是百代的过客,它会匆匆而去不回头,两个拟人句生动地写出了时光易逝的特点,提醒人们应珍惜大好时光。“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与上一句同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拟人手法的成功运用。你看,“阳春”和“大块”(大自然)多么有情有义,它们会给我们送来烟柳美景,会为我们创造绚丽灿烂的大好春光,我们能辜负它们的深情厚谊吗?当然不能。这样的景物多么亲切可爱,这样的拟人手法多么贴切自然!
你会发现文中用得最多的是对偶句(骈文的特色如此)。上下两句字数相等,句法相称,词性与意义相对,有时还讲究平仄相反。读起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如:“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铿锵动听而又潇洒流动,无板滞之弊,充满了婉转自如、清新飘逸的诗意,也使作者的情感一气呵成,豪情纵横。
另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问、引用典故、借代等修辞手法,无不贴切自然、异趣横生,且增加了文章的内涵,使人读之不忍释卷。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排比、夸张等,恰当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具体的作用如下:
(1)比喻的主要作用有:
①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②是用浅显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事物加以说明,便于人们深入理解。
(2)拟人的主要作用有:
①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活,使文章更生动,事物特点更突出。
②形象地写出事物特征,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文章更具有情趣且容易理解。
(3)反问的主要作用有:
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省,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4)设问的主要作用有:
①引起别人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②强烈地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
(5)排比的主要作用有:
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6)夸张的主要作用有:
①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②烘托气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
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请描写一个画面,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手法。(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小楼之夜,推开小窗,遥望莽莽天穹下耀眼的繁星,如钩的新月,领略“天街夜色凉如水”的韵味,体味“月移花影上阑干”的意境,让人琢磨不透这天造地设的“绿叶婆娑”、“香风弄影”。偶有和风细雨,风摇翠竹,雨打芭蕉,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像羽毛撩拨我的心弦。
[素材采撷]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天宝元年,唐玄宗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嫉恨之心。与此同时,李白曾让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的飘逸洒脱、傲岸不拘受到同僚的诋毁。李白看透了所谓的官场,所谓的名利荣禄,他身穿锦袍,骑着五花马,一会儿高声歌唱,一会儿纵情大笑,出了长安城门。他重返鲁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酒入豪肠,醉倒了大唐万里江山。
【应用角度】 “骨气”、“名利”、“人格”、“乐观豁达”、“挫折与痛苦”、“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等。
[美文阅读]
李白醉了
水 风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古往今来,可曾见如此可爱的诗人?天子是谁?李白醉了,醉了的李白生活在一个自由的世界,一个美的王国。什么天子,什么王侯贵胄,都湮没在李白的酒里,幻化出这一个任情恣性的诗仙,“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千古一醉,快哉李白!
李白有幸,生长在盛唐时代;李白不幸,不得在这个盛世经邦济国。秉承儒家教诲,李白是个积极的入世者,然而,他不能泯灭自己的个性俯首为奴。于是,他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梦想一次次破灭。没有哀叹,没有悲吟,在浩浩唐风里,李白,将他对理想的讴歌,对未来的向往,对人生的礼赞,都融入酒里,飘荡在诗中……
李白醉了,“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醉了的李白尽情地挥洒着他的真性情,奔放着他那狂放不拘、乐观自信的思想,抒发着他对现实的愤懑。他相信“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所以,他傲然放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世界,何时能给我们的诗人一片“天马行空任遨游”的天地,一个大展雄才的自由空间?也许只有在酒里,只有在醉中。醉眼看人生,人生才有了诗意;朦胧看世界,世界才显得清纯。李白,只有醉了。
醉中的李白与月对望,月之高洁,月之冷傲,月之洒脱,月之圆融,成了李白咏之不尽的意象。“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常思,这些诗句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李白的心里流出来的。孤独的月亮阅尽了千古风流,可是她,就那么淡淡地超然地挂在天上,人间的一切似乎全在眼里,又似乎全不在眼里。这样的月亮融进李白的酒杯,怎不使醉中的李白凡心顿释,俗念全消。诗、酒、月,一个纯美学的意境油然而生。月在酒里,酒在诗中,一个飘飘然然的诗仙在千年的月下独酌。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真的不解饮吗?此时此刻,只有月方解其情,只有月方会其意。所以,不是月不解饮,而是只有月才解饮的浪漫的忧伤,只有影来随身的诗意的寂寞,充溢在李白的心头。李白醉了,醉在这如诗的月中。“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有明月相伴,李白,愿长醉在千年的诗酒风流中。
李白醉了,可世人都在“醒”着。
在这个世界上,做官与处世永远比作诗填词重要得多。经受千年儒风的熏染,士大夫似乎只是把诗文当作一种风雅的象征,一种仕途生活的点缀。李白确是醉了,醉了的李白整个儿把自己释放在这一个美的天地,向世人展示了另一种诗意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士人只能寄情于梦中,而李白,却把这一梦境变成了现实。“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别了半轮峨眉山月,飘过峻拔的千里江陵,咏叹壮美的庐山瀑布……李白,神采飞扬逸兴满怀地在奇山秀水间飘荡,以他独特的文化人格魅力俯视人寰,傲视众生。只有月才知他的情思,只有酒才解他的豪气,只有诗,才能诠释他的性灵。李白,以山为笔,以水为墨,把自己浪漫成了不老的艺术形象——一个醉人的诗仙。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沐浴着如霜的月色,我醉了,醉在了一个梦到李白的梦里……
【精要赏析】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李白一生游历,狂放不羁,他虽才气逼人,但不被重用。他把自己交付与山水,交付与美酒和明月。作者用清新俊逸的语言写出了李白的远大的抱负、高洁的品性和不羁的灵魂,用李白诗句把文章串起,随手拈来却又贴切无比。读罢此文,让我们仿佛感觉李白吟着诗赋应着酒魂的召唤乘月而来,而又仙袂飘飘而去。
课件51张PPT。第四单元 16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23456789大自然。锦绣般的自然景物。10天地,是万物的旅舍。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何况温暖的春天用烟柳美景来召唤我们。11(在)桃花芬芳的花园里聚会。(按照)金谷涧园的先例,罚酒三杯。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十六)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会桃花之芳园 会:聚集,会合
B.为欢几何 几何:多少
C.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烟景:烟柳美景
D.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大块的土地
D [大块:大自然。]
2.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古人秉烛夜游
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C.罚依金谷酒数
D.飞羽觞而醉月
D [A项,出自《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B项,引用了“大小谢”的典故。C项,引用了晋石崇宴客洛阳金谷涧园,赋诗不成者罚酒三觞的典故。D项,描写的是当时作者行酒如飞、醉于月下的乐事,不是典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B.秉烛夜游
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D.不有佳咏,何申雅怀
A [B项,“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C项,“军”,名词作动词,驻扎;D项,“咏”,动词作名词,诗歌。]
4.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A.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B.理,非吾业也
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B [例句和B项均为判断句。A项,状语后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物之逆旅也 逆旅:旅舍,客舍
B.百代之过客也 过客:旅客
C.而浮生若梦 浮生:轻生
D.何伸雅怀 伸:抒发
C [C项,浮生,人生漂浮不定。]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D [D项,动词,是/连词,因为。A项均为介词,用,B项均为连词,表转折,C项均为动词,完。]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原因。意为:古人(嫌人生太短)夜里拿着烛光游玩,实在是有原因(有道理)的啊。
B.“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指大自然。即广阔的天地给我提供了如此绚丽灿烂的大好春光,岂能辜负呢!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C.“惠连”指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康乐”指谢灵运,南朝宋文学家。作者用此赞扬诸位堂弟人才俊秀,谦称自己不如谢灵运。表现作者与弟弟们畅叙天伦之乐的喜悦之情。
D.文章紧扣题目,有春有月,有酒有花,有兄有弟,有诗有歌,快慰之情,溢于言表。
B [B项,“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说法错误。]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何况清明温和的春天以秀美的景色来招引我们,大自然又给我们展现了一派锦绣风光。
(2)摆出丰盛美好的宴席,坐在花丛中间,酒杯频传,醉倒在月光之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与韩荆州书
李 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①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②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③,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④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⑤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⑥幸惟下流⑦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
【注】 ①吐握:吐哺(口中所含食物)握发(头发)。周公自称“我一沐(洗头)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后世因以“吐握”形容礼贤下士。②畴曩(chóu nǎnɡ):往日。③抚躬:犹言抚膺、抚髀,表示慨叹。抚,拍。④谟猷(yóu ):谋划,谋略。⑤刍荛(chú ráo):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⑥青萍:宝剑名。结绿:美玉名。薛:薛烛,古代善相剑者。卞:卞和,古代善识玉者。⑦下流:指地位低的人。
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遍干诸侯 干:求取
B.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许:允许
C.而愿委身国士 委:托付
D.惟君侯图之 图:考虑
B [B项,许:赞许。]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
B.岂不以有周公之风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昔王子师为豫州
皆不得为真愚
D.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B项两个“以”均为因为。A项表修饰/表转折。C项动词,担任/动词,是,表判断。D项介词,表动作方向,向或到/表被动。]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B.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C.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D.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D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闲轩”作“退扫”的宾语,后面要断开,可排除A、B两项;“兼之书人”指还有抄写的人手,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C项。故选D。]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公”在岐山之阳,本周太王所居,是周王朝的发源地。周朝建立后周为姬旦之采邑,故曰周公,谥曰周文公。周公之子君陈嗣其位,为公爵,世称周公。
B.“下车”指皇帝退位或官吏辞职。成语“下车伊始”中“下车”即是此意。
C.“辟”指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表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拜”“征”“荐”“举”等。
D.“布衣”本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后来借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
B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皇帝退位或官吏辞职”错,应是皇帝初即位或官吏刚到任。]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谈士们所说的“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突出韩荆州在当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B.文中作者颂扬韩荆州的德行、学问和文章,意在表明他有如此高的修养,能够识拔贤能之士。
C.文末作者用了薛烛、卞和的典故,主要目的是赞美韩荆州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的高尚品德。
D.文章骈散并用,长短错落,虽是干谒之作,但作者并没有露出卑屈之态,而是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
C [C项,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赏识的强烈愿望。]
1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希望您不因来者富贵而骄纵他们,不因来者微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2)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这些人,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
【参考译文】
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怎么使人敬仰爱慕,竟到如此程度!岂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躬行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名大增,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
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希望您不因来者富贵而骄纵他们,不因来者微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我是陇西平民,流落于楚汉。十五岁时爱好剑术,谒见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时文章成就,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虽然身长不满七尺,但志气雄壮,胜于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这是我往日的心事行迹,怎敢不尽情向您表露呢?
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希望您度量宽宏,和颜悦色,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如若肯用盛宴来接待我,任凭我清谈高论,那请您再以日写万言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如今天下人认为您是决定文章命运、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便被认作美士,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动昂扬、气概凌云呢?
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未到任即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山涛作冀州刺史,选拔三十余人,有的成为侍中、尚书。这都是前代人所称美的。而您也荐举过一位严协律,进入中央为秘书郎;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这些人,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我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因此我感动激励,知道您对诸位贤士推心置腹,赤诚相见,故而我不归向他人,而愿意托身于您。如逢紧急艰难有用我之处,我当献身效命。
一般人都不是尧、舜那样的圣人,谁能完美无缺?我的谋略策划,岂能自我夸耀?至于我的作品,已积累成为卷轴,却想要请您过目。只怕这些雕虫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赏识。若蒙您垂青,愿意看看拙作,那便请给以纸墨,还有抄写的人手,然后我回去打扫静室,缮写呈上。希望青萍宝剑、结绿美玉,能在薛烛、卞和门下增添价值。愿您顾念身居下位的人,大开奖誉之门,请您加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