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 抗日根据地 】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后期,
国民政府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
导致豫湘桂战役溃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以中国共产党为主的敌后战场取得了哪些战绩?
抗日根据地又是怎样发展壮大的?
在日本侵华后战无不胜之时,是谁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八路军一一五师
平型关
在什么地点?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在地势上有何特点?
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军事重地
一、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地势极为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日军想要迅速吞并华北,必须先拿下平型关,打通华北的门户。
一、平型关大捷
战役小贴士
时间
1937年9月
地点
山西东北部平型关
指挥者
林彪
八路军
第一一五师
一、平型关大捷
一、平型关大捷
林彪带领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当日军1000多人进入埋伏圈时,全线开火。
一、平型关大捷
《终戦记念日特集》,日方资料写道:“この攻撃によって、1000人を超える日本军を壊灭させ、多くの军事物资を手に入れたが、これは《平型関大捷》とよばれる、中国抗戦以来の大捷(大胜利)であった。”(这次攻击中,毙伤日军1000人以上部队,很多军用物资被缴获,中国抗战以来的大胜利,称为“平型关大捷”)
材料2
一、平型关大捷
意义
一、平型关大捷
今天的抗战,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还不愿意发动全国人民参加抗战……所以,在抗战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挫败、退却,内部的分化、叛变,暂时和局部的妥协等不利的情况。……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中国共产党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定》
中国共产党对当时的抗战有什么认识?
抗战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对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措施?
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哪些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
晋绥
晋冀豫
山东
苏南等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抗日根据地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抗日根据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层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力量,组织了各方的力量,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抗日根据地
冀中地区地道战示意图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木板下有跷蹊?!
墙根下别有洞天!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的5位战士,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宁死不屈,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这是“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葛振林(右)和宋学义(左)。
八路军进入反“扫荡”作战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根据1931-1945年抗日斗争时期的动人事迹拍成的电影、电视剧或编曲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电影、电视剧 歌曲
《沙家浜》 《小兵张嘎》 《歌唱二小放牛郎》
《红灯记》 《节振国》 《黄河大合唱》
《平原游击队》 《赵一曼》 《游击队之歌》
《敌后武工队》 《最后五个人》 《国歌》
《铁道游击队》 《南泥湾》
《八女投江》 《淞花江上》
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巩固抗日根据地
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影响?
政治上: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经济上:
实行减租减息
的土地政策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巩固抗日根据地
阅读材料,敌后战场有何重要作用?
材料二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空前的民族灾难唤起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体中华儿女不分党派、民族、阶级、地域,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气壮山河的抗战英雄。历史将永远铭记为抗日战争胜利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新华社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专题报道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巩固抗日根据地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
日军实行“囚笼政策”
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背景:
三、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
华北
彭德怀领导100多个团
三、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主要目标
彭德怀(1898—1974)八路军副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
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
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国防及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三、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
华北
彭德怀领导100多个团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三、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主要目标
三、百团大战
不留一段铁轨!
不留一根枕木!
不留一座桥梁!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三、百团大战
战果:
三、百团大战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意义:
三、百团大战
[ 牢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百团大战
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敌
后
战
场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陕甘宁延安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敌后战场的抗战
时间:1937年9月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建立民主政权
领导人:林彪
重要意义
时间:1940年下半年
领导人:彭德怀
重要意义
关于抗战精神
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
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
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