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失街亭
[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祁山(qí) 屯扎(tún) 箕谷(jī)
城垣(yuán) 汲水(jí) 隳(huī)
旌旗(jīnɡ) 垓心(ɡāi) 钦敬(qīn)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咽 (2)裨
(3)度 (4)丧
2.语境辨析法
(1)一定要把绳子系(jì)牢,因为这关系(xì)到生命安全。
(2)我们一定要调(tiáo)整好调(diào)度方案,确保“五一”期间的车辆能准时发车。
二、写对字形
(1) (2)
(3) (4)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商议·商榷
“商议”指①商量讨论,为了对某些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②建议。多用在口语中。
“商榷”指商量,讨论。多用在书面语中。
(2)严谨·谨慎
“严谨”指严密谨慎,严密细致,常常强调治学、作风等方面。
“谨慎”往往用于形容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2.明确词义
(1)倍道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措手不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掎角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一当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土崩瓦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置之死地而后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势如劈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用加倍的速度进军。
(2)临时来不及应付。
(3)比喻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形势。
(4)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勇敢善战,以少胜多。
(5)比喻崩溃。
(6)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7)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也作“势如破竹”。
[语言运用]
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形和词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
孔明急唤入问之。细作告曰:“司马懿背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猝不及防;又被申耽、申仪、李辅、邓贤为内应,孟达被乱军所杀。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背-倍;猝不及防-措手不及。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格恰如一种魔力,从人格上发出来的言行,自然使人受到感化。________。这就是有无人格的分别。空城计只能由诸葛亮摆,换了其他人便会失败。
A.同是一句话,德高望重者说出来,大家就容易接受
B.同是一句话,因说话人有两种人格,效果就不一样
C.同是一句话,因说话人的人格不同,效力亦往往不同
D.同是一句话,说话人的人格不一样,大伙儿就觉得劲头不一样
C [由“这就是有无人格的分别”可知,横线处的句子应表示有人格和没有人格两面。A项只提到有人格的情况,故排除。B项说的是同一说话者有两种人格,而非不同人格的两类说话者,故排除。C、D两项说的都是人格不同的说话者的情况,区别在于:C项说的是“效力不同”,D项说的是“大伙儿的感受”。由“受到感化”、“便会失败”可知,句中强调的是产生的效果,故答案为C。]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三国演义》出色地塑造了刘备等人的英雄事迹,小说描写的赤壁之战是诸葛亮与周瑜两位军事天才团结协作、联手指挥了著名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搭配不当,“塑造……事迹”搭配不当,应把“事迹”改为“形象”;语序不当,“一场”位置不当,应调至“著名”前;虚词使用不当,“指挥了”应改为“指挥的”。
[资料链接]
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本课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第九十五回是“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课文删去了司马懿调兵遣将进攻街亭一段和他率兵占领列柳城一段,这两段写司马懿善于用兵,而本课重点人物是诸葛亮,故而删去。本回又大段截去“武侯弹琴退仲达”,即“空城计”的内容。第九十六回是“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后半部分内容是写孙吴与曹魏的明争暗斗,故删去。节选部分集中表现诸葛亮深谋远虑,料敌如神,赏罚严明和马谡刚愎自用,言过其实。
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一种,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其主要特点。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讲史说的是历史兴亡和战争故事,说话人不能把每段故事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在每次讲话以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看官”、“且听下回分解”等字样,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三国演义》是典型的章回小说。
[文本鉴赏]
本文通过街亭失守前的部署,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与马谡的言过其实;通过战役经过,表现了司马懿的善断敌情;通过战后措施,表现了诸葛亮的执法严明。
[答案] (1)马谡“三笑” (2)诸葛“三哭”
[文本深读]
一、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一上来就写到了司马懿出兵的情况,特别写到了孟达被乱军所杀,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指出战略形势的严峻。
2.文中写道:“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这是从哪方面来写诸葛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面用语言描写,晓以利害。
二、阅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3.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马谡的这两笑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笑孔明多心,二笑王平见识短。写出了马谡麻痹大意、刚愎自用的性格。
4.平曰:“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这段话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侧面描写诸葛亮,起反衬作用。
三、阅读第5~8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5.5、6两段中司马懿是如何包围马谡的?蜀兵是如何救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司马懿一命张郃,二命申耽、申仪,三是亲自带兵包围了马谡;蜀军是魏延援救,王平援救,高翔援救。
6.街亭失守后,孔明打算怎样做?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打算派杨仪代替马谡,但为时已晚。
7.孔明跌足长叹曰:“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表现了孔明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勇于自责,敢于承担责任,不诿过。
四、总览全文,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8.街亭失守,谁之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街亭之失,马谡应负主要责任。马谡狂妄自大、公然违令,导致蜀军咽喉之地迅速丢失,造成全局被动。诸葛亮对马谡的缺点并非全无认识,因而对街亭布防十分细致周密。如果马谡屯兵当道抵挡住司马懿大军,战局会朝着有利于蜀军的方向发展。
观点二:街亭之失,诸葛亮应负主要责任。诸葛亮识人不深、用人不当,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动。司马懿评曰:“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诸葛亮也说“深恨己之不明”,可见诸葛亮用人不当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对比手法
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如:将孔明的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同马谡的纸上谈兵、狂妄自大作对比;王平的正确建议与马谡的刚愎自用作对比;以马谡的三“笑”与孔明的“三哭”作对比等。通过这些对比的运用,更鲜明地凸显了人物性格特征。
对比手法是指把两种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让人们在比较中得以鉴别的一种写作手法。
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2.写法指导
运用对比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
(2)要建立合理的参照标准。如高尔基的《海燕》,选择海鸥、海鸭、企鹅们和海燕形成对比。比较双方都是海鸟且都处在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时候, 这样更能突出海燕的无畏和英勇。
3.迁移运用
使用对比手法描写一处你比较熟悉的景物,并在对比中表现出其显著特点。(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夏夜的星空
看!那些星星像顽皮的孩子一般惹人喜爱,它们有的会跑到老远的地方,好像躲在银纱帐里跟我们捉迷藏,让人只能看到一个朦胧的影子;有的活像害羞的少女,闪着明亮的眼睛,躲在角落里,在偷看着什么似的;有的像天真活泼的孩子一样,扮着鬼脸不停地朝我们眨眼睛。
这满天的小星斗啊,它们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能量,把点点滴滴的光芒融汇在一起,虽然不如太阳那么耀眼,不如月亮那么清澈,但它们梦幻般的光彩洒到人间,把整个大地装扮得神采奕奕,给人们以无穷的想象和探索的欲望。
啊,我爱夏夜的星空,因为它是那么的绚丽多彩,那么的美丽动人,那么的神奇美妙。
[素材采撷]
1.课内素材
《失街亭》通过对魏、蜀两国对街亭的争夺战的描述,赞扬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谋远虑以及严肃执法、勇于自责的优良作风,批评了马谡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言过其实、违反军令的严重错误。而诸葛亮因一时感情用事,任用马谡,不仅断送了马谡的性命,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关口。
【应用角度】 “性格决定命运”、“正确选用人才”、“空谈与实际”、“虚心纳谏”、“勇于承担责任”等。
2.精彩应用
当规则与人情发生冲突时,应以规则作为第一标准。三国时诸葛亮为了防止被魏军截断后路而急需大将守住街亭以堵住魏军的袭击路线,马谡请缨前往,由于轻敌,街亭失守,马谡也狼狈逃回了汉营。尽管不舍得,诸葛亮还是含泪斩了马谡。如若诸葛亮不斩马谡,即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原来军令状也是可以开玩笑的。又因为诸葛亮比较喜欢马谡,大将们会进一步认识到:其实人情是大于军法的。由此以后,大将们想必会纷纷通过违反军纪来获得利益,后汉也离灭亡不远了。所以,诸葛亮在规则与人情中,只能选择尊重规则、稳定军心,即使“挥泪”也要狠下心肠斩下去。
“无规则不成方圆”,只有尊重规则,让规则大于人情,才能构成良好的“方圆”,建设美好的社会。
[群文阅读]
导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首词,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在它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每当这首歌回响在耳,我们的思绪都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的画面,引向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故事……
空城计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老师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座上忽一人抗声问曰:“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孔明视之,乃虞翻也。孔明曰:“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虞翻冷笑曰:“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教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孔明曰:“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虞翻不能对。
座间又一人问曰:“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孔明视之,乃步骘也。孔明曰:“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步骘默然无语。
忽一人问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视其人,乃薛综也。孔明答曰:“曹操乃汉贼也,又何必问?”综曰:“公言差矣。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孔明厉声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
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曰:“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孔明视之,乃陆绩也。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唯无君,亦且蔑祖,不唯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陆绩语塞。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推荐阅读篇目: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罗贯中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罗贯中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罗贯中
[诵国学经典]
1.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
[明理知义] 正直的人,遵循正道做事,依照公理说话,公平而没有私心。
[成长启示] 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献公因内乱出逃,复国成功,归国途中便准备封赏跟随自己出逃的大臣。于是史官柳庄劝谏,如果君主先封赏追随出逃的人,那么势必忽略留在国内坚守的人,这就说明君主有私心,做事不够公平。另一位卫国史官史鱼临终前表示,自己身为史官,明知大臣蘧伯玉正直贤能,却不能劝谏君主任用,有负于自己的责任,于是要求儿子将自己的遗体停放在窗下。国君卫灵公来吊丧时感到诧异,了解史鱼的用意后,立即召见蘧伯玉,任命其担任了重要的官职,完成了史鱼的遗愿。这两个故事都阐述了“公正”的含义,秉持正直的心,做大公无私的事,就是公正。
2.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明理知义] 公平正直没有私心,说一句话就使万民齐心。
[成长启示] 传说上古时期的五帝之一尧,品德高尚,处事公正,深受百姓爱戴。洪水泛滥时,尧先派大臣鲧治水,但鲧方式错误,治水失败,于是尧放逐了他;有人向尧推荐鲧的儿子禹,尧并没有因为其父的失误而对禹有所偏见,而是给予信任,让禹继续治水,最终成功。考察继承人时,尧的儿子丹朱顽劣昏庸,尧并没有因为是自己的儿子而偏袒丹朱,而是将其流放到南方,选择了贤能的舜做继承人,禅位给舜,让天下百姓继续拥有圣明的君主,而没有遭遇昏君的残害。这些传说,都说明尧的公正无私,因此后世也将尧视为古代圣贤君王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