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关汉卿散曲二首
[知识梳理]
1.字音识记
(1)咫尺( ) (2)霎时( ) (3)蹁跹( )
(4)绮窗( ) (5)筛曲槛( ) (6)奇擎( )
(7)砌( ) (8)饯行( ) (9)翡翠( )
[答案] (1)zhǐ (2)shà (3)xiān (4)qǐ (5)jiàn (6)qínɡ (7)qì (8)jiàn (9)fěi
2.词语释义
(1)咫尺的天南地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刚道得声保重将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着耐心儿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比喻距离很近 (2)调养,此处为“保重”意 (3)等闲:平常,普通。取次:随意 (4)妍:美丽。出落:显现 (5)可怜:可爱。奇擎:珍奇般地托举,意为珍惜、爱抚
3.名句背诵
(1)咫尺的天南地北,__________________。
(2)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____________________,绣带舞蹁跹。
(3)____________,风流如谢府红莲,______________。
(4)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____________。
[答案] (1)霎时间月缺花飞 (2)金钩光错落 (3)富贵似侯家紫帐 锁春愁不放双飞燕 (4)一片朝云尽日悬
[作者名片]
元杂剧的鼻祖——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5-约1300),号已斋叟(一作已斋,又作一斋),大都(今北京)人,一说祁州(今河北安国)人,有《关汉卿全集》,我国古代杰出戏曲家和元代著名散曲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关汉卿是他那个时代的弃儿,也是中国古代的艺术骄子。他是元代一位有名望的书会才人,戏班的班主和剧坛领袖。由于他多才多艺并长期深入民间,积极进行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于是成为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范式的开创者。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朱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在伤离惜别中给人以积极向上美感的佳作。元代统治者对中原文化采取仇视与排斥的态度:汉儒生一度被杀或沦为奴仆;后虽有变化,但汉儒生几乎无路可走,为了生活,更多的是踏入勾栏瓦舍,充当“书会才人”。一来维持生计,二来“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元代文人处在中国历史上最落魄的时期,无论精神面貌还是社会地位都无法与意气飞扬的唐士子和峨冠博带的宋文人相比。本散曲即反映当时的这种生活和思想。
[文脉梳理]
[文本深读]
1.本曲是言情之作,与一般的送别抒情曲相比较有什么特色?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从内容看,这首散曲虽然跟一般送别抒情曲一样出现依依不舍的送别情景,抒情主人公有“痛煞煞”的表现,以及对恋人“保重将息”的叮咛,但没有一般送别抒情曲那种卿卿我我、缠绵悱恻的悲伤和压抑,而是以“好去者望前程万里”的积极之语激励对方,从而体现了一种昂扬向上、充满自信的送别情调。这既是此曲的独特之处,也是此曲跟一般抒情诗(含抒情曲)的主要区别。
(2)从表现手法看,此曲主要用行为细节和心理描写来表现主题。一般送别抒情曲多用“借景抒情”,即通过典型的景物描写抒发送别时的悲伤情感。本曲没有常见的景物描写,前两句以“天南地北”“月缺花飞”的比喻,写主人公送别时的强烈感受。后三句用对比手法,在“痛煞煞”中出现昂扬有力的叮咛祝愿。中间两句直接写抒情主人公送别时的动态和神态。总之,这首曲通过主人公送别时的心理感受和细节动作,刻画一个在送别悲痛中给对方以鼓舞和力量的艺术形象。
2.如何理解“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天南地北”“月缺花飞”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点明所写的内容是饯别。
3.作者是如何描写道别的?写出了抒情主人公的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写送行主人公的动态与神态。眼中含泪,是送别的常情;手中举杯,是壮行的表现。(2)“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紧承前两句写告别时的声态和心态。声态是“多多保重”的叮咛,心态是“舍不得”的极度悲痛。(3)“望前程万里”却又体现出抒情主人公积极高昂的心态,充满了一种自信、昂扬向上的送别情调。
就在这精心设计的动态、声态、神态描写中,一个既悲痛难舍、又对人生充满信心的多情主人公形象与众不同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名句鉴赏]
1.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鉴赏】 眼下近在咫尺,即刻就各分南北,心痛得好像月缺花飞。起笔便点明所写的内容是“饯别”。此两句从时空的角度极写离别瞬间的悲哀,空灵洒脱,以虚带实,奠定了全曲的情感基调。
2.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鉴赏】 情人即将离去,想到这里,悲痛万分,但是情人的离去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好祝福即将离去的人,好好保重。这是“舍不得”与“不得不舍”矛盾中的果断选择。从这果断选择和祝愿中,看出抒情主人公积极高昂的心态。
赠朱帘秀
[背景介绍]
关汉卿是玉京书会的杰出代表。他写的杂剧大多数由旦角主演。朱帘秀是著名的戏曲女演员。可以想象,当朱帘秀主演关汉卿的《望江亭》《救风尘》等新作时,该多么眉飞色舞,神采焕发;而关汉卿在写那些聪慧绝伦而身世不堪的妓女的杂剧时,又怎样从朱帘秀等优秀女艺人身上找到原型,汲取素材。这套散曲记录了一代戏曲作家与女演员的亲切关系,是我国文艺史上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由于当时朱帘秀已经委身(可能还是被霸占)于一个道士,关汉卿不可能明白表示对她的思念与爱惜,只好通过对珠帘的吟咏来表白。
[文脉梳理]
[文本深读]
1.如何理解“凌波殿前,碧玲珑掩映湘妃面,没福怎能够见”这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凌波殿,即凌波宫,唐代宫室名,此泛指水池边殿堂。“碧玲珑”句是说清澈的池水倒映出珠帘的影子。玲珑,形容池水清亮明澈。这里是以水中帘影的虚幻,表示今后不能再见到帘中人的苦闷,因此后面紧接一句,“没福怎能够见”。
这套曲很可能是赠别的,实际上是关汉卿在用散曲和她诀别,个中分明潜藏着无尽的悲戚。
2.这支散曲表面上句句咏珠帘,骨子里句句写帘秀,请找出相关例子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句子
明写
暗写
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璃色浅。
珠帘展开来时的光彩,摇动起来,四壁如同披上翡翠的绿阴,它的光彩使金色的琉璃瓦也黯然失色。
朱帘秀出台亮相时光彩照人,色艺俱绝,满堂喝彩。
绮窗相近,翠户相连,雕栊相映,绣幕相牵。
珠帘与窗、门、雕栏、帷幕的亲密关系。
朱帘秀与爱人的相亲相爱。
拂苔痕满砌榆钱,惹杨花飞点如绵。
珠帘飘荡,惹得台阶洒满榆钱、杨花飞絮。
朱帘秀的美丽聪慧引来轻薄子弟侵扰的流言蜚语。
愁的是抹回廊暮雨萧萧,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
珠帘的喜怒。
朱帘秀的好恶、爱憎,突出了她尚雅图静的心情,以及对恶浊社会空气的深恶痛绝。
凌波殿前,碧玲珑掩映湘妃面,没福怎能够见。
再现珠帘的美及其高贵。
朱帘秀之美及不能见的伤感。
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一片朝云尽日悬。
运用比喻,写珠帘的光洁、艳丽和活力。
朱帘秀的光洁、艳丽和活力。
3.请分析本曲叠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叠词的巧妙运用是本曲的一大特色。“愁的是抹回廊暮雨萧萧,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中,“萧萧”形容刮风下雨,表达了对雨的不满;“剪剪”形容秋风,表达了对秋风的埋怨;“娟娟”美丽,表达了喜爱之情。使用叠词,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
诗歌中叠词的作用
叠词,是我们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式,是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个多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一个词重叠后可能会增添某些附加意义,甚至可能会改变原来那个词的词性和词义。所以说,运用叠词,不仅在形式上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且在内容上更丰富了语言的含意,有强调的作用,一箭双雕。叠字在诗词创作中独具魅力,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形象性。诗中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开头六句连用了六组叠词:“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前两句写景,用“青青”“郁郁”描绘出春天草木浓密的生机;后四句写人,四组叠字将思妇的体态、仪容、装扮等写得十分逼真,简直呼之欲出。
二是确切性。叠字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黄巢的《题菊花》中“飒飒秋风满院栽”用“飒飒”摹拟风声;岳飞《满江红》中“凭栏处,潇潇雨歇”,用“潇潇”摹拟雨声……
三是音乐性。叠字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之十》:“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诗的前四句分别用叠字领起,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还有用叠字来描绘音乐的。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设问方式:
1.请分析叠词的妙处。
2.这首诗用了“××”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叠词的意思。
2.指出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名句鉴赏]
1.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
【鉴赏】 首二句以帘卷和珠灿来比喻朱帘秀的光彩照人,并突出了她歌喉的珠圆玉润。“虾须”,是竹帘或缀珠之帘的别称,因帘幕卷曲,状似虾须蜷缩,故有此称。古人常以成串珠玉喻音乐和歌声,所以,首二句破题咏帘,又暗寓对朱帘秀姿容和嗓音的赞美。“金钩光错落”二句,明是写帘幕辉光闪烁,临风飘动,实则可以理解成是赞美朱帘秀四座皆惊的漂亮扮相和袅袅娜娜的舞姿。金钩、绣带既是帘幕的附属品,又暗寓戏曲演员行头上的装饰物,用意之巧是令人绝倒的。
2.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
【鉴赏】 “似雾非烟”三句,写出了舞台上特定的环境,也写出了演员扮相之美丽,技艺之高超。写到了帘的缥缈轻摇,及其妆点效果、实用功能,自然地使人联想到,上场口的帘幕好似烟笼雾漫,化好妆的女演员犹如神女仙姬将飘然而出。“不许”句表面上是说不允许寻常人随意伸手卷帘,实际上是说演员在酝酿感情,蓄势待发,何时破帘而出得有个“火候”,无须旁人操心。
课件39张PPT。第四单元 聆听元散曲20 关汉卿散曲二首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咫尺(zhǐ) 苔痕(hén) 绮窗(yǐ)
B.雕栊(lóng) 敷衍(yǎn) 堆砌(qì)
C.奇擎(qíng) 窥视(kuī) 痛煞煞(shà)
D.当真(dàng) 蹁跹(xiān) 一语破的(dì)
A [A项,“绮”读qǐ。]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玲珑 栈行 霎时间
B.咫尺 琉璃 西风剪剪
C.雕栊 摇曳 筛曲槛
D.蹁跹 黯然 翡翠
A [A项,栈—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霎时间月缺花飞(古人以“花好月圆”喻男女美满相聚,此处指悲痛分离)
B.《【双调·沉醉东风】》(“双调”指曲牌名,“沉醉东风”指此曲的题目)
C.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形容旋转舞动姿态)
D.眼阁着别离泪(“阁着”即含着,“阁”通“搁”)
B [B项,双调,宫调名;沉醉东风,曲牌名。]
4.下列词句不含比喻的一句是( )
A.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
B.拂苔痕满砌榆钱
C.一片朝云尽日悬
D.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
D [A、B、C三项皆用了比喻。]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双关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
B.凌波殿前,碧玲珑掩映湘妃面,没福怎能够见。
C.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D.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着耐心儿卷。
C [无修辞手法的运用。]
6.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银行信贷依然快速增长的前提下,现行的楼市调控政策只能是________。因为充盈的流动性正继续吹大楼价泡沫,开发商依然可以从银行那里源源不断地获取资金,这使得他们并无________的资金链压力,从而也就有________的资源长久与中央政府耗下去。因此,一道道“限购令”,充其量只是延后了房价的进一步上涨而已。
A.扬汤止沸 迫不及待 充沛
B.扬汤止沸 迫在眉睫 充足
C.推波助澜 迫在眉睫 充足
D.推波助澜 迫不及待 充沛
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第一空形容现行的楼市调控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用“扬汤止沸”。“迫不及待”形容心情急切。“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第二空形容开发商没有急迫的资金链的压力,应该用“迫在眉睫”。“充沛”,充足而旺盛。“充足”,富足的,足够的。第三空形容足够的资源,应该是“充足”。]
二、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7~8题。
[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①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②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注】 ①阁着:含着。②痛煞煞:痛苦到了极点。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捕捉住别离时的“霎时间”,从动作、神态、语言等多侧面刻画了恋人依依不舍的情态。
B.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天南地北”是说从此天各一方,相见无期;“花好月圆”喻男女美满相聚,这里用“月缺花飞”则写出别离的悲痛。
C.本曲从眼前景象切入,激活人物的想象——从此天各一方,昔日花好月圆的美景,已成为月缺花落。
D.摄祝福语言入诗,是这首元曲的创造性表现。“保重将息”,“好去者望前程万里”,貌似平淡,却深藏柔情蜜意。
C [C项,开篇未写眼前景象,“已成为”极为不妥。]
8.本曲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离别的主题,试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动作描写,“执着饯行杯”,神态描写,“阁着别离泪”,语言描写,“道得声保重将息”,心理描写,“痛煞煞教人舍不得”与“好去者望前程万里”的矛盾心理,以此表现女子送别情人时的依恋与痛苦。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9~10题。
[南吕]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①袖拂杨花雪②。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注】 ①凭阑:靠着栏杆。②杨花雪:像雪花一样洁白的杨花。
9.下列对本曲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小令描写了离别的情绪,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时凭栏望远、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
B.“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的中心,它强调了别情的缠绵,只是作为全篇描写的基调。
C.“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首先点明季节为暮春(杨花如雪)时节,此时节容易动人离思。与此同时也点明了女主人公是独上高楼,她在楼上站了很久,以致杨花飞满衣襟,须时时“袖拂”。
D.这首小令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地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
B [B项应为作为全篇描写和抒情的基调。]
10.曲子的最后三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与前面几句的关系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首小令为离别之作,所写景象也是离别之景,而作品的结构往往以时间的先后发展为序,但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应结合自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可有不同的回答。
[答案] 别时的景象。“关系”可作多种理解:(1)顺承,女主人公由望着情人的去路而引起伤神。(2)倒叙,可看作作者在章法上作了倒叙腾挪,使得作品的结构不落俗套,结尾有余韵。(3)可以看作是前两种意见的融合,因为倒叙也可以看作是女主人公的追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1~12题。
[南吕]四块玉·闲适
关汉卿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①,闲快活。
【注】 ①日月长,天地阔:暗用“壶公”的故事,即一个叫施存的道士施展法术,缩身到酒壶中过日子,壶中也有天地日月,应有尽有,只是没有人世间的争斗、干扰和罪恶。
11.下列对本曲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曲子概括写出了闲适生活的情景,反映了作者的心境比天地更空旷,他似乎什么思绪都没有,进入了一种顺其自然的境界。
B.作者的闲适,正是向往着这种境界,“闲快活”是进入这一境界的心情。
C.作者是如此的闲适,快活得似神仙。但如果深入了解作者当时的社会环境,也许可以看到快活的背后积淀着无穷的辛酸和苦闷。
D.大丈夫生在世上,理应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即使走不通仕途,也有别的途径可走,关汉卿就是用自己丰富的杂剧为国家、为民族建了大功,立了大业。
C [C项,作者未必就如此闲适。]
12.这首曲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白描,“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均不事雕琢,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出作者闲适的生活。(2)用典,最后一句暗用“壶公”的故事来寄寓主旨。(3)直抒胸臆,“适意行,安心坐”,“闲快活”直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快乐、闲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