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 第 11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利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策略(估大、估小),并且能够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有意识的运用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
教学
重难
点
1.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能根据生活实际选择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80×9= 700×6= 9000×5=
300×6= 90×2= 500×8=
7×400= 400×6= 4×300=
2.说出下列数的近似数。
29 41 597 320 77 288 186 198
3.在这个笔筒里大约有60支铅笔。同学们猜猜看,这个笔筒里可能有多少支铅笔?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
设计与生活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复习近似数为学生学习估算做好铺垫。关于估算的方法学生可能不太容易想到,老师在这里要进行适当地引导。
二、新知探究
1.出示教材第70页例7主题图:
三年级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够吗?
2.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
(1)要想知道带250元够不够,只要知道29个同学买门票共需多少元?你能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吗?
(2)学生尝试解决。
预设:8×29=232(元),232<250,所以是够的。
3.这道题只要知道8×29的结果比250大还是小就可以了,不必要算出精确结果,因此我们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小组交流讨论估算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汇报。
用8×30=240,所以8×29大约等于240, 240<250,把29看成30,估大了都够,所以肯定带250元够买门票。
5.向学生介绍约等号。
6.完成例7下面的想一想。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习十五第1、3、11题。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分析,在分析时选几题请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
(2)第3题。结合具体的问题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估算。
(3)第11题。教给学生借助估算检查笔算结果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70页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及时练习让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并能解决下面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在估算时根据具体问题选择策略的能力。
四、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第2、4、6题。
学生先独立解答,完成后进行分析,在分析时请学生说说什么时候口算、什么时候笔算,什么时候适合估算,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