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第 3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的展现,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和方法,会进行相应的笔算。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3.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学的意见,体验合作的快乐,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
重难
点
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及乘法竖式书写格式。
2.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答。
10×3=( ),想( )个十乘3得( )个十,是( )。
200×4=( ),想( )个百乘4得( )个百,是( )。
2.口算。
12×4= 21×2= 2×2= 30×3=
700×5= 4000×2= 10×3+6= 20×2+8=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的复习,唤起学生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算法算理的回忆,为新知学习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1情境图。
1.师:元旦就要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获取信息,理解题意,并且提出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每盒有12支彩笔,3盒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3.指名列式:12×3=(师板书)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4.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1)12×3等于多少呢?你能用学过的方法算一算吗?
(2)先独立思考,后交流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12+12+12=36或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
(3)同学们,乘法除了可以口算以外,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4)师生共同列出乘法竖式,(边讲解边演示)指导:
①相同数位对齐,乘号写在第二行的前面。
②先用3去乘个位上的2等于6,表示6个一,写在积的个位上,再用3去乘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等于3个十,也就是30,再把30和6相加等于36。(图1)
1 2 1 2
× 3 × 3
6 …… 2×3 3 6
3 0 ……10×3 (图2)
3 6 ……6+30
(图1)
因为:3乘十位上的1等于3个十,所以3要写在十位上。(图2)
5.同桌互相说说计算过程(先算……,再算……),加深理解计算步骤和算理。
【设计意图】
通过对学生的预设,老师可引导学生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并在用乘法竖式计算过程中,强调格式和各部分的含义,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正确计算。
6.加深理解,体会乘的顺序。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先独立完成,后引导小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小结:应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说一说积的每一位数的意义。
2.完成练习十三第2题。
3.拓展练习。
一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有32人,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四、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
五、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时要注意什么?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