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3身高的情况
一、单选题
1.画折线统计图的第一步是(???? )
A.?整理数据????????????????????????????????????????B.?画出横纵轴
2.一游泳池长90米,甲、乙两人分别在游泳池相对两边同时朝另一边游去,甲的速度是3米/秒,乙的速度是2米/秒,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为甲、乙与游泳池一边的距离随游泳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图像,若不计转向时间,则从开始起到3分钟止他们相遇的次数为(??? )
A.?2次???????????????????????????????????????B.?3次???????????????????????????????????????C.?4次???????????????????????????????????????D.?5次
3.折线统计图表示()。
A.?数量关系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B.?数量的多少?????????????????C.?部分与总数的关系
4.肖勇和妹妹一起去上学,途中肖勇发现忘带作业本,于是他跑回家,拿好作业本,马上向学校飞奔而去,刚好在校门口追上了妹妹,下面哪幅图描述的是肖勇和妹妹上学路上的情景( ??)。
A.???????????????????????????????????????B.?C.??????????????????????????????????????????D.?
二、判断题
5.从折线统计图中既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6.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
7.要对比汉中和西安2018年降水量变化情况,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
三、填空题
8.折线统计图分为________折线统计图和________折线统计图。
9.下面是小明和小敏两人600米赛跑的行程图.
看图填空.
(1)跑完全程小明用了________分.
(2)小明到达终点后,小敏再跑________分才能到达终点.
(3)小明平均每分速度是________米,小敏平均每分速度是________米.
(4)第________分两人相距100米.
10.下面是明明和亮亮200米赛跑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1)跑完200米,明明比亮亮多用________秒。
(2)亮亮到达终点时,明明离终点还有________米。
(3)前15秒,________跑得快些。
(4)亮亮跑完全程平均每秒跑________米。
11.把两个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个,称为________折线统计图。
四、解答题
12.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2000~2004年五、十月份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统计表
(1)这五年中,五月份和十月份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含量分别是多少?
(2)从2000年到2004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总体呈现什么样的趋势?你觉得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请你预测一下,2006年五月份和十月份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是多少?
(4)为什么每年五月份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都比十月份的高?请你结合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方面的知识,试着解释一下原因.
13.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复习阶段数学自测成绩和在家学习时间分配情况。请看图回答以下问题。自测成绩统计图
学习时间分配统计图
(1)总体上看两个人的成绩呈现________趋势,________的成绩提高得快;甲比乙反思的时间多________%,甲比乙做题的时间少________%。
(2)你喜欢谁的学习方式,为什么?
14.根据统计表完成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完成折线统计图
(2)甲城市________月平均降水量最多,乙城市________月平均降水量最多,相差________毫米;两城市________月平均降水量相差最多,相差________毫米.
(3)甲、乙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4)甲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怎样?乙城市呢?
(5)你还能了解到哪些情况?
15.统计
某公司两个销售科2006年的销售情况分别是:
第一季度:一科销售40万元,二科销售20万元;
第二季度:一科销售70万元,二科销售50万元;
第三季度:一科销售85万元,二科销售60万元;
第四季度:一科销售120万元,二科销售100万元.
根据上面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问题.
(1)将两个销售科2006年的销售情况制成统计图.
(2)2006年,销售一科的销售额是( ??)万元,销售二科的销售额是( ??)万元.
五、综合题
16.下面是学校航模组两架模型飞机一次试飞中时间和高度的记录,看图填空.
(1)甲飞机共飞行了________秒,乙飞机共飞行了________秒;
(2)乙飞机飞得最高时是在起飞后第________秒;
(3)起飞后第________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个高度;
(4)两架飞机高度相差最大时,是在起飞后第________秒.
17.如图是新风机床厂2006~2009年一、二车间机床产量统计图.
看图回答下面问题.
(1)________年两个车间的产量相差最大.
(2)第一车间2009年的机床产量是2006年的________%.
?
(3)请看图提出一个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六、应用题
18.下面是光明小学2012年入学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6年的近视人数统计表。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近视人数
4
12
28
40
56
60
(1)根据统计表完成折线统计图。
光明小学2012年入学的学生一至六年级这6年近视情况统计图
(2)这个班六年时间近视学生人数整体趋势是(??? )。
(3)从(??? )年级到(??? )年级近视人数上升得最慢。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D
3.【答案】 A
4.【答案】 A
二、判断题
5.【答案】 正确
6.【答案】 错误
7.【答案】 正确
三、填空题
8.【答案】 单式;复式
9.【答案】(1)5(2)1(3)120;100(4)5
10.【答案】(1)5
(2)40
(3)明明
(4)8
11.【答案】复式
四、解答题
12.【答案】(1)解:五月份:(372+374+376+378+381)÷5=1881÷5=376.2(ppm)
十月份:(367+368+370+373+374)÷5=1852÷5=370.4(ppm)答:五月份的平均值是376.2ppm;十月份的平均值是370.4ppm.
(2)解:二氧化碳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汽车也越来越多,排放的尾气也越来越严重,等等.(3)解:可以预测2006年五月份二氧化碳的含量大约是388ppm,十月份的大约是378ppm.(4)解:因为夏天树木茂盛,吸收了很多二氧化碳,释放了很多氧气,因此,五月份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十月份的高.
13.【答案】(1)提高 ;甲 ;50 ;20 (2)解:解:甲的学习方式,因为甲的成绩提高的快.
14.【答案】(1)解:折线统计图如下:
(2)8;5;50;5;200(3)解:最明显的差别是:乙城市任何一个月的平均降水量都高于甲城市相对应的月平均降水量。 (4)解:甲城市从1月到8月呈上升趋势,从8月到12月呈下降趋势;而乙城市从1月到5月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较快;5月以后有降有升,从8月以后又呈下降趋势。 (5)解:①甲城市可能是北方某市,乙城市可能是南方某市。②两个城市4月、5月、9月降水量相差较大。③乙城市全年平均降水量远远高于甲城市全年平均降水量。
15.【答案】(1)解:制作折线统计图如下:
(2)解:40+70+85+120=315(万元);20+50+60+100=230(万元)所以,2006年,销售一科的销售额是315万元,销售二科的销售额是230万元.
五、综合题
16.【答案】 (1)7 ;8
(2)4
(3)3
(4)6
17.【答案】 (1)2009
(2)346
(3)解:第二车间2009年的机床产量比2006年多百分之几?
(400﹣150)÷150×100%,
=250÷150×100%,
≈166.67%,
答:第二车间2009年的机床产量比2006年多166.67%.
六、应用题
18.【答案】(1)解:如图: (2)解:这个班六年时间近视学生人数整体趋势是上升。 (3)解:从五年级到六年级近视人数上升得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