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0-16 09:0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是怎样吹起来的
大气为什么会运动?是什么力量驱使它运动呢?自从十七世纪出现了气压表,指出空气有重量因而有压力这个事实后,为人们寻找风的奥秘提供了开窍的钥匙。一百多年来,人们抓住气压与风的关系,深入探究,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关于风的理论。风朝什么方向吹?为什么风有时特别迅猛,而有时却懒散无力?这完全是由气压高低、气温冷暖等大气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支配着的。人们不仅用这种规律来解释风的起因,而且还用这些规律来预测风的行踪。一.风形成的过程水平气压
梯度力高气压区低气压区二.风形成的原因
(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其特征是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气压区指向低气压区。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1、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又叫水平气压梯度。三、作用力①水平气压
梯度力a. 垂直于
等压线b .由高压
指向低压同一个水平面(同一高度)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压线。等压线是表示水平面气压场的分布情况。等压线图是水平方向的, 等压面图是垂直方向的 。 等压线②方向:
③大小:
④特点: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等压线越密集,气压差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既改变风向,也改变风速。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一: 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处于风形成的起始阶段2.地转偏向力(百帕)
1000
1005
1010水平气压梯度力(起始阶段的风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①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②垂直于空气的运动
方向(即风向);③与运动速度成正比,
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关于偏向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偏转方向北半球偏转方向初始方向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三:
近地面: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近地面摩擦力影响。3.地面摩擦力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①②与气压梯度成正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影响 不影响影响影响
(降低)影响影响与运动速度成正比垂直于运动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与地表的粗糙程度成正比与运动方向相反四、不同部位的风地转偏向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二:
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风向在高空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地转偏向力(百帕)
1000
1005
1010(北半球)风向地面摩擦力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气压
梯度力风向:斜穿等压线 (近地面风)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三大作用力和风的形成决定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原因)影响因素地转偏向力(方向: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使北半球风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左偏(南左北右),赤道不偏。)摩擦力 (方向与风向相反,可减小风速)形成过程起始阶段:只有F水,风向与等压线垂直。高空大气:F水和F地,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大气:F水、F地、F摩,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课本P32活动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根据图2.8完成下列要求。
(1)甲、乙两地,哪里的气压梯度大?简要说明判断理由。甲因为等压线越密集,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规律:密则大疏则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使北半球风向右偏,
南半球风向左偏)地面摩擦力大气作水平运动所受作用力二力平衡,风向平行于等压线(高空风)三种力共同作用下,风向斜穿等压线(近地面风)(与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反)空气产生水平
运动的原动力1.下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D2.下图中,属于北半球风向的有( )C读图,回答3~4题。3.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②⑥ B.⑥⑦
C.⑦⑧ D.②⑧
4.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②③ B.③⑦
C.③⑥ D.⑦⑧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北半球和南半球高空的风向BB5.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N地风向为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A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