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16 14:3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标要求】
结合汉至唐的选官制度,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影响。
搜集中外朝、三省六部制等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汉至唐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及作用。
3、结合赋税制度的变革,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唐代两税法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重点难点】
1、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2、难点:隋唐制度创新的历史意义。
【基础认知】
选官制度
察举制
(1)创立:汉代
(2)特点: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
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
(1)创立:曹魏
(2)内容:中央委任 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次授以相应的官职。
(3)选官标准:初创时 、道德和才能并重;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逐渐成为维护 特权的工具。
(4)作用: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任务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科举制(隋唐至清末)
(1)创立: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 选拔官员,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2)发展: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升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作用: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 ,提高了官员的 ,加强了 。
中枢政务机构
汉武帝时期:中外朝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隋唐时期:
(1)形成及发展:隋朝中央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 ,后改称中书门下。
(2)职能: 负责草拟皇帝诏令; 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 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3)影响:①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有利于加强皇权;
②提高了工作效率; ③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赋税制度
唐代之前的赋税制度
(1)魏晋时期: 制,按 征收粮和绢帛。
(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 ,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唐初:租庸调制
(1)规定: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 。
(2)作用: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安史之乱后:
(1)背景:①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②为了解决财政困难。
(2)内容:每户按 和 缴纳户税,按 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3)作用:①简化了税收项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 。
【合作探究】
概述汉至隋唐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分析其演变趋势(选官方式、标准等)。
概述汉至唐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分析其演变的特点。
简析两税法实施的影响。
【知识框架】
1、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九品中正制
选官制度 科举制
制度的变化
与创新 三省六部制
租庸调制
赋税制度 两税法
2、三省六部制
/
【课堂检测】
1、“选举专重门第,不重才能,中正徇私舞弊,趋炎附势,贪图贿赂,定品不实,使得选举腐败,世风颓废”。材料中描述的制度是( )
A. 世袭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2、中国近代考古学家罗振玉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此制度( )
A. 是由秦始皇最早创立
B. 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
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
3、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镈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 )
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
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
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
4.图一和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化。此变化所反映的本质是( )
/
A.皇权不断得到加强 B.中央官员数量增多
C.大臣分工逐渐明确 D.丞相负责军事责任
5、这项改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即“惟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这项改革指的是( )
A.汉代的更赋 B.北魏的租调制
C.唐朝的租庸调制 D.唐朝的两税法
6、1970年在陕西何家村出土了22枚银饼,据其中几枚上的文字“怀集县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家称之为“关中怀集县的庸调银饼”。对此发现,合理的推测是( )
A.银两是当时流通的主要货币 B.租庸调制度下征收的实物具有多样性
C.租庸调制度在开元年间被废除 D.关中地区在当时以产银著称
7、下面是公元780年唐朝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它的实施( )
(1)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杂税。(2)户不分主户、客户,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3)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的数字为准,分类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征。(4)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A.使税制更加紊乱 B.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
C.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