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1878年,李鸿章主持筹建了上海机器织布局。1893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因失火焚毁后重建,由盛宣怀主持,改名“华盛总厂”。后经营失当,亏损连年。1901年以后,盛宣怀通过出售、转租、更改厂名等方式,逐步将其据为己有。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命运( )
A.揭示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B.体现了洋务派追求自强求富的目标
C.是近代洋务企业发展坎坷的一个缩影
D.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答案 C
解析 上海机器织布局属于洋务企业,故A项错误;上海机器织布局属于民用工业,体现的是求富的目标,故B项错误;材料“上海机器织布局……失火焚毁后重建……后经营失当,亏损连年……盛宣怀……逐步将其据为己有”表明,上海机器织布局发展艰难曲折,是洋务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故C项正确;材料记述了上海机器织布局的曲折发展,并未提及民族矛盾,故D项错误。
2.下图是创作于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一幅名为《临渴挖掘“海军港”水井》的漫画。该漫画讽刺( )
A.清廷筹划海军缺乏长远眼光
B.政府官员积极挖掘海军港口
C.北洋舰队遭到日军沉重打击
D.大规模的国防建设正在进行
答案 A
解析 由漫画题名中的“临渴”及漫画中茶壶与水缸俱空的情景可知,“海军港”并不是为长远打算而“挖掘”,乃是为眼前形势所迫,这表明清廷的政策只顾眼前,缺乏长远规划,故选A项。“政府官员积极挖掘海军港口”与漫画的主旨不符,排除B项;北洋舰队遭到日军沉重打击是在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而此漫画创作于甲午战后,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3.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
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
A.军队贪污腐败盛行 B.洋务派任人唯亲
C.军队指挥系统分散 D.舰队数量的过多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不能体现军队贪污腐败情况以及洋务派用人状况,故A、B两项错误;材料中中国舰队指挥体系分散,各舰队分属于不同政府部门,而日军舰队指挥体系更简单、协调,因此中国战败的原因是由于军队指挥系统分散,故C项正确;舰队数量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作战,这不是战败的原因,故D项错误。
4.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规定:“将以前被充公的天主教产赔还”,“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这些规定( )
A.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B.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C.为列强在华建立租界提供依据
D.便利了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
答案 D
解析 这些规定是不平等的,不利于中西方之间正常的文化交流,故A项错误;这些规定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结果,故B项错误;《虎门条约》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为列强在华建立租界提供依据,故C项错误;这些规定有利于传教,便利了列强对中国文化的侵略,故D项正确。
5.咸丰皇帝亲自批准的《天津条约》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但不久,他就借上海关税谈判之机,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将取消公使驻京等条款作为“第一要事”。这主要说明( )
A.清政府极力维护国家主权
B.清政府不认真履行条约
C.统治者天朝上国思想严重
D.清政府接受了自由贸易的主张
答案 C
解析 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不能保障经济主权,故A项错误;清政府一定程度上是在履行条约,并且以其认为最合理的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咸丰皇帝不顾全免关税和鸦片自由贸易给国家带来的危害,竟以“取消公使驻京等条款作为‘第一要事’”,这表明统治者根深蒂固的天朝上国的思想,故C项正确;清政府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不等同接受自由贸易,故D项错误。
6.鸦片战争前后,在广东任职的林则徐积极关注西洋动向,提倡“师夷长技”,获得了后人“开眼看世界”的赞誉。回到福州后,他领导当地士绅激烈反对外国传教士入居神光寺行医。这最能体现( )
A.林则徐具备较强的国家主权意识
B.基督教和西方科学冲击儒学地位
C.列强入侵激化了沿海地区的矛盾
D.开明士大夫仍受华夷之别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通过材料中林则徐对洋人态度的前后矛盾,可以推知其复杂的心态,即林则徐仍然受到“华夷之别”的影响,故选D项。林则徐激烈反对外国传教士入居行医的行为与“国家主权意识”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基督教和西方科学冲击儒学地位”无关,排除B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与列强入侵无关,排除C项。
7.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述及菲律宾、印尼亡国,越南、缅甸抵御外敌时指出“夷烟夷教,毋能入界,嗟我属藩,尚堪敌忾”;他还探讨英国所以强大的原因,对照中国的积弱,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这反映出魏源( )
A.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近代化
B.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C.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
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了当时魏源对其他国家的抗敌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叙述,不是社会发展的近代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天朝上国的思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嗟我属藩,尚堪敌忾”“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说明面对列强的侵略,魏源主张抗敌救国的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是对当时各国的分析及态度,并未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故D项错误。
8.洪仁?诮?故褂门?臼彼担骸敖?缱优??坏靡涯蜒?撸?几徽咔肴斯凸ぃ?坏寐蚺?!闭獗砻骱槿诗( )
A.决心破除封建制度
B.施政设想中有人本主义色彩
C.希望实现人人平等
D.承认妇女儿童的经济价值
答案 B
解析 禁止使用奴婢不等同于反对封建制度,故A项错误;禁止使用奴婢、“禁溺子女”等一定程度体现了人生而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观念,故B项正确;C项材料不能体现;材料未提及妇女和儿童的经济贡献,故D项错误。
9.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汉族督抚数量增加,满族督抚数量减少,汉族官僚在清政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主要背景是( )
A.鸦片战争后国内民族矛盾缓和
B.洋务运动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
C.八旗军无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湘军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神勇
答案 C
解析 鸦片战争之后民族矛盾变得日益激化而非逐渐缓和,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的中心主要是在地方,其并没有获得除总理衙门之外的中央支持,故B项错误;满洲八旗军由于长期的腐化堕落而无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汉族官僚地主转而成为抗击农民起义军的主力,迫使清王朝不得不加强对其的倚重和任用,故C项正确;湘军表现神勇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军时而非反侵略的对外战争中,故D项错误。
10.据记载,1859年洪仁?摹蹲收?缕?钒湫泻螅?钚愠傻纫恍┲匾?斓既硕云洹八??魇椤薄敖圆恍伎匆病薄U庵饕?怯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