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猫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猫课件(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16 11:0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福建省长乐县人。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   
郑振铎(1898—1958)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忧郁 污涩 怅然 蜷伏 惩戒 凝望 诅骂 怂恿 叮嘱
yōu yù sè chàng

quán chéng níng

zǔ sǒng yǒng dīng zhǔ
细读课文
完成下列问题:

这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及对我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在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词句,并完成下表。
次别
内 容
项 目
从隔壁
要来的
舅舅家
抱来的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浑身黄色的
很活泼
更有趣
更活泼
宠 物
宠 物
病死
被一个
过路人

捉去了

一缕
酸辛
怅然
愤恨
诅咒
路人
(1—2)
(3—14)
(15—34)
张婶
捡来的。
毛色花白,并不
好看,又很瘦,
烧脱了好几块毛
之后,样子更难
看了。
不活泼
忧郁
懒惰
若有若
无,大家不喜欢,不
大注意它。
被我
打伤
致死
更难过
得多。
永不养
猫。
第一、二、三只猫档案记录表:
来 历 外 貌 性 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 对我的
影响
第一只
花白猫

第二只
小黄猫
第三只
丑猫


(1)第3只猫的遭遇是什么?
为什么最后“我”对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又要“更难过得多”?
“芙蓉鸟事件”
讨论
冤 案
案件定性:




芙蓉鸟被吃的真相是:
一只黑猫,不是那只丑猫。
1.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 “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2.在这个冤案中,“我”错在哪里?(原文)
案件反思:
难过、自责、内疚。
妄下断语:

不能说话:





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更感到难过得原因是:
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于“我”。“我”主观臆断,断定鸟是被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却无法辩诉,最后死在邻居家的屋脊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挽救的
(1)三次养猫,我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2)作者为何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
难过酸辛→怅然愤恨→后悔莫及
前两只猫的受宠,反衬了第三只猫遭
冷遇,而第三只猫遭冷遇的地位,是酿成
它的悲剧的直接原因。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那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夺人所爱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所以,好久不愿意再养猫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此两句一前一后,前后呼应,是作者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标志着“我”思想感情受到的两次震撼。
①表现的是当别人夺去自己所爱之物,伤害了自己感情时而发自内心的气愤。

②这一句话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抒发的是自己伤害了无辜,心里充满了内疚和悔恨的感情。
你从这个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
待人接物不要有偏见,应当平等公正,不能以貌取人、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弱小者、不受欢迎者常成为误解的对象。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小人物的悲剧!

表达对弱势小人物的同情,对专制、霸道、缺乏关爱的社会的谴责!
创作背景:
《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在此之前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创作团体——文学研究会。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郑振铎主要探究的是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他在小说中毫不讳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强权,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
郑振铎在他的《新文学观的建设》一文中提出“文艺的对象,应该是被侮辱与被践踏的血和泪”的主张。
勿以貌取人———博爱
勿偏见待人———平等
勿主观断事———民主
关爱小生命,
小人物!
1、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2、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跑、翻滚。与白雪球照应。 更显活泼
花费时间之长,可以看出猫的可爱
1、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2、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抓捕什么似的。


3、有一次,居然捉到了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声了。
动词传神 轻捷活泼
富有情趣 可爱活泼
本领之大 令人意外
1、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2、我很愤怒,叫到:“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3、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
地位低下
一口咬定 语气强烈
否定反问 语气更强
1、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2、我开始觉得我错了。
“是”字 加强语气更体现我自责之情
写作手法
1.抓住事物特征,生动的细节描写。
2.对比烘托。
3.心理描写
4.设置伏笔。
5.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作业布置: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可怜猫”这样的委屈吗?请以《我的一次委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