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4.3.1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
单项选择题
1.血液的组成是( )
A.血浆、血小板
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C.血浆、血细胞
D.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水
2.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或分离取决于血液中的( )
A.二氧化碳浓度 B.氧的浓度
C.血红蛋白含量 D.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能力
3.有时我们不小心把手刮坏流出鲜血,按压一会儿,血液就止住了,起止血作用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4.伤口愈合时,血凝块周围的液体是( )
A.油脂 B.血浆 C.血清 D.组织液
5.血小板的功能是( )
A.吞噬进入人体内的病菌?
B.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C.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D.运输养料和废物
6.加入抗凝血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血液开始出现分层现象,从上到下依次是( )
A.血浆、血小板、血细胞
B.血清、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C.血浆、白细胞、血小板
D.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7.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容易与氧结合,容易分离 B.容易与氧结合,不易分离
C.与氧不易结合,容易分离 D.与氧不易结合,不易分离
8.血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的是( )
A.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B.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C.白细胞和血小板? ? ??
D.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9.下列关于血液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节体温 B.运输物质 C.防御保护 D.连接功能
10.有关红细胞的特点与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
B.红细胞中含血红蛋白,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
C.红细胞比白细胞小
D.成熟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由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
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C
【解答】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故选:C
2. B
【解答】解: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因此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或分离取决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故选:B
3. C
【解答】解:A、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B、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C、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D、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所以,起止血作用的是血小板.故选:C.
4. C
【解答】解: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自血管内抽出,放入试管中,不加抗凝剂,则血液迅速凝固,形成胶冻,凝血块收缩,其周围所析出之淡黄色透明液体即为血清.故选:C
5. C
A、白细胞的作用是防御和保护,吞噬病菌,所以不符合题意. B、红细胞的作用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所以不符合题意. C、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和加速凝血,所以符合题意. D、血浆的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C
6. D
【解答】解:如左图:新鲜人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故选:D
7. A
【解答】解: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但是一氧化碳也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并且其结合能力比氧气大200多倍,结合后不易分离.故选:A
8. A
解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成熟的卵细胞和精子中都有细胞核.所以没有细胞核的有红细胞和血小板,故A符合题意.故选:A.
9. D
【解答】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综上所述血液有运输物质、调节人体温度、防御保护、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
10. D
【解答】解:A、在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A正确; B、红细胞中含血红蛋白,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B正确; C、红细胞比白细胞小,C正确; D、成熟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由细胞膜、细胞质组成,而没有细胞核,D错误.故选:D.
课件16张PPT。浙教版《科学》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 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1课时[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512010204Z91040301CSL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www.moocun.com
授课:物化老师 学 习目 标②营养物质通过哪部分结构进入循环系统?问题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在人体哪个器官进行消化和吸收?③进入循环系统的营养物质是如何被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的?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淋巴系统血液
血管
心脏循环系统的组成:下层:深红色
占血总量约45%上层: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占血总量约55%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7%~8%血浆血细胞血 液 的 组 成将新鲜的血液倒入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的抗凝剂
(柠檬酸钠),静置一段时间.现象如下图所示:血浆:
55%血细胞:
45%水 92%
蛋白质 7%
葡萄糖 0.1%
无机盐 0.9%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作用:
运载血细胞,
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液显微镜下的血液 红色、没有细胞核 两面凹的圆盘形较小350~500万个/毫米3有细胞核较大0.5~1万个/毫米3红细胞白细胞最多最少无细胞核最小10~30万个/毫米3较多血小板①红细胞:数目最多 含有血红蛋白(含铁) 特性: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和氧结合
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和氧分离功能: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男:500万/立方毫米
女:420万/立方毫米②白细胞:数量少种类多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少,血液病变多,
多,有炎症功能:吞噬病菌、抗传染免疫,对人体起保护作用。 如有炎症,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大量增加,并到毛细血管壁做变形运动,在组织内吞噬病菌,自我牺牲,如产生的脓液即白细胞和细菌的遗体。功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③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在19世纪英女王维多利家族出现了一种疾病,人只要有轻微的破损就会出现持续的、难以控制的出血,当时人们把这种病称为“皇家病”,该病的发病率为0.05~0.1%。今天医学上把该病称为“血友病”,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吗?缺少血小板!体内血量的相对稳定,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重大意义。如果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生命活动就有困难;超过1200-1500毫升,就有生命危险。但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200-400毫升(占总血量的5-10%),所丧失的血浆水分和无机盐可以在1-2小时内,由组织间隙内的液体渗入血管内而得到补充,红细胞恢复较慢,但一般也可以在一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所以,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国内外血液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献血后可因血液粘滞度和比重适当降低,脑血流量增加而感到头脑清醒,轻松灵活,记忆力增强;有的人献血后食欲增强,睡眠安稳,精神焕发,感冒次数明显减少。长期坚持适量的献血,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动脉硬化、脑梗塞、脑溢血及心肌梗塞等症的发病率。坚持经常适量献血的人,由于机体各器官和骨髓(红骨髓)造血系统在外界因素的促进下,始终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和强劲的免疫能力。因此,经常献血的人的血细胞要比不献血者年轻。这种质量上的优势,对人体健康是很有裨益的,不但使人延缓衰老,还可使人增长寿命,而且一旦遇到外伤出血也有较强的耐受力和自我调节功能。 适量献血 有益健康 血液的作用血液具有运输氧、二氧化碳、各种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功能,还能起防御保护作用, 血液还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数量多,两面凹圆饼形、没有细胞核 结构完整,有细胞核,个体比红细胞大,数量少 运输养料和废物
运载血细胞运输氧、部分二氧化碳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 加速止血、促进凝血没有细胞核、体积小、形状不规则小结慕联提醒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