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三首》第三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古诗三首》第三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16 11:40:46

文档简介

第4课 《古诗三首》第三课时 同步练习
一、在加粗字的正确读音下打”√”。
辛弃疾(jī jí) 别枝(béi bié) 丰年(niáng nián) 社林(shèn shè) 溪桥(xī xīn)
二、?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喜鹊 树枝 稻花香 丰年
B.明月 茅店 桥头 哇声
C.清风 半夜 旧事 溪边
D.鸣蝉 公社 忽然 转头
三、按要求写词语。?
明明白白(AABB):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蹑手蹑脚(ABAC):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栩栩如生(AABC):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四、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 ???????
( )他心里顿时高兴起来。
( )王吉文仔细一看,原来是师长。
( )他正在想着,忽然看见远处出现一簇人影。
( )马上坐着两个人,牵马的那个人肩上背着两枝步枪,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搀着一个病号。
( )但是这伙人走到跟前,他却失望了。
( )人影近了,还有一匹马。
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 ? ? ?
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动写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喜悦、兴奋的心情。这首词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六、课外阅读。?
红叶与白莲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望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飘散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hán?bāo?yù?fàng(???? ???)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
仍是不舒畅!——徘徊了一会,窗外雷声发作了,大雨接着就来,越来越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在那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出去,也无法可想。 ???
对面屋里母亲呼唤着,我便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fù?gài??(???????)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打在勇敢慈爱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
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能为我遮挡??
1.按照内容,补充词语。
(??? ? )雨声? ??(???? ??)天? ?? ?(?? ??)飘散????? ?( ? ????)雨点 ????
2.把短文中的拼音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
3.联系短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遮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文中的“唤”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
5.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1)“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写出相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我”心中为什么会受到感动?在生活中,你曾受过感动吗?请把自己的过的感动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篇?请把印象深刻的一、二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 《古诗三首》第三课时 同步练习答案
一、在加粗字的正确读音下打“√”。
辛弃疾(jī jí√) 别枝(béi bié√) 丰年(niáng nián√) 社林(shèn shè√) 溪桥(xī√ xīn)
解析:考察学生对字音的掌握。
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 ?
解析:B选项中的“哇声”应为“蛙声”。
三、按要求写词语。?
AABB:清清楚楚 轻轻松松 高高兴兴 干干脆脆
ABAC:有声有色 可歌可泣 自吹自擂 百发百中
AABC:息息相关 欣欣向荣 心心相印 喋喋不休
解析:此种题型比较简单,考察学生平时词语的积累。
四、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
2 6 1 5 3 4
解析:锻炼学生对上下文联系的理解能力。
五、课内阅读。 ? ? ? ?
明月别枝惊鹊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内容的理解及掌握情况。
六、课外阅读。?
答案:1.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轻轻的飘散??心中的雨点???
2.含苞欲放、覆盖??????
3.徘徊:作者不安的来回走动???
遮蔽:有东西遮挡?????
4.叫???
5.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没人能为我遮挡。
6.(1)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2)把母亲比作荷叶。因为在我伤心或遇到困难时只有母亲才能安慰我,就如荷叶保护红莲那样。
(3)写写母亲让你感动的事例便可。
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
解析:这篇小短文讲述了在雨天,荷叶把被雨水敲打的红莲覆盖住的故事,从而引发了作者无限的遐想。
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第4课《古诗三首》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4.古诗三首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古诗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诗歌情节去猜想,体会诗人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难点
感受诗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宿建德江】这首诗描写的是月夜下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月夜的词,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品读。
3.板书课题: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学生齐读
学生齐读课题
通过复习导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4.认读生字:
(1) què chán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
(3)学习本课生字。
鹊:
音序:Q
偏旁:鸟
结构:左右
书写指导:注意右边“鸟”字不要丢了里边的点。
组词:喜鹊 鹊桥
造句:旁边的树枝上停了几只喜鹊。
蝉:
音序: C
偏旁:虫
结构:左右
书写指导:注意右边“虫”字不要丢了后边的点。
组词:蝉联 鸣蝉
造句:电视里传来我国女排蝉联世界冠军的画面,全国观众欣喜若狂。
5.通读诗文,给诗文划分小节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二)交流汇报:
1.生自由说说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这首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2.解读作者: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
二、精读课文。
1.品读题目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词题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2.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词的上半阕。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我们先来学习上半阕的前两句。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别枝:树枝分枝。
鹊:喜鹊。
鸣蝉:蝉叫声。
(2)这两句词是什么意思呢?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3)这两句词描写了哪些景物?
(4)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采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5)接下来词人又描写了什么?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6)这两句词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7)作者闻到了什么?
(8)哪些是作者想象的场景?
“说丰年”是作者想象的场景,在稻花飘香的季节里,预告了一个丰收年的到来,就连田里的青蛙也耐不住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喜悦之情。
3.读上半阙,品读整理
(1)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
(2)闻到的:稻花香。——联想到丰收年
(3)听到的:鹊啼、蝉鸣、蛙声、说丰年。
(4)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静谧。
(5)作者的情感:喜悦。
(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突出了环境的清幽。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写丰年,表达了作者兴奋、愉悦的心情。
4.读这首词的下半阙,品读欣赏。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现)。
(1)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下半阙的前两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这里“七八个”“两三点”这个数字是虚指。
这里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七八个”、“两三点”形象而生动,与上阙的清幽、恬静的气氛相映成趣,充满清新的乡土气息。
(2)这两句词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天空乌云密布,星星闪烁,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3)接下来词人又描写了什么?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
见:同“现”,显现,出现。
(4)这两句词是什么意思呢?
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这两句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两句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路转”“忽见”前边“路转”,后边“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5.全文释义:
明月别枝惊鹊,—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风半夜鸣蝉。—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稻花香里说丰年,—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听取蛙声一片。—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七八个星天外,—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
两三点雨山前。—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旧时茅店社林边,—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
路转溪桥忽见。—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的感情。
三、拓展阅读
1.好诗佳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2.宋词的特点: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词是诗的别体,它最初是配音乐唱的。词的特点在于它是长短句,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词的形式有以下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四、拓展阅读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很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子,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8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5天5夜,到第6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然而”一词在文中的作用是:表示转折。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 ?
减少—(增多)? 这样—(那样)
消失—(出现)
3.根据已分好的段落,写出各段段意。
(1)写村里的人们用山坡上的树造房子,做工具,日子过得不错。
(2)写多年后,洪水把村里的一切都淹没了。
4. 这个小村庄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环境,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
五、课堂练习
(一)下列红色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C)
A.辛弃疾(jí)   惊鹊(què)  
B.鸣蝉(chán)   稻花(dào)
C.茅店(máo)?  忽见(jiàn)  
更正:忽见(xiàn)?
(二)把词补充完整。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自读课文
指名读要求
齐读
明月、别枝、鹊、清风、蝉
稻花香
说丰年

认读生字
通过断句练习,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熟读。
交流讨论。
解读作者。
品读题目
品读词。
了解词的意思。
了解词含义。
体会描写方法的作用。
品读词
了解诗词含义
体会词句中所涵盖的场景。
整理品读
了解词的下半阙及含义。
了解数字的作用。
了解含义。
体会词人情感。
拓展学生知识面。
锻炼学生阅读能力,拓展思维。
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并默写。
2、体会古诗中所表达的诗人情感。
课堂小结
这首词写的是夏夜风光,月白风清,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丰收在望,给夜行人带来无限的喜悦,同时表达了词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
3.古诗三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幽静
七八个星天外,
清风半夜鸣蝉。 喜悦
两三点雨山前。
稻花香里说丰年,
旧时茅店社林边,
听取蛙声一片。
路转溪桥忽见。


课件38张PPT。4.古诗三首语文部编版 六年级上第三课时新知导入复习导入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新知导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自读课文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识字解词 què chán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我会读书写指导 què鹊书写指导:
注意右边“鸟”字不要丢了里边的点。组词:喜鹊 鹊桥 造句:旁边的树枝上停了几只喜鹊。音序:Q
偏旁:鸟
结构:左右书写指导 chán蝉书写指导:
注意右边“虫”字不要丢了后边的点。组词:蝉联 鸣蝉 造句:电视里传来我国女排蝉联世界冠军的画面,全国观众欣喜若狂。音序: C
偏旁:虫
结构:左右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新知讲解解读作者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辛弃疾题目解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词牌名词题新知讲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读这首词的上半阙,品读欣赏。新知讲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词的前两句?树枝分枝喜鹊蝉叫声新知讲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什么意思呢?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新知讲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两句词描写了哪些景物?采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新知讲解这两句词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新知讲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作者闻到了什么?哪些是作者想象的场景?“说丰年”是作者想象的场景,在稻花飘香的季节里,预告了一个丰收年的到来,就连田里的青蛙也耐不住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喜悦之情。新知讲解读上半阙,品读整理。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闻到的:___________。稻花香联想到丰收年听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鹊啼、蝉鸣、蛙声、说丰年感受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夜的清幽、静谧作者的情感:____________。喜悦新知讲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读上半阙,品读整理。前两句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后两句通过写丰年,表达了作者兴奋、愉悦的心情。新知讲解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读这首词的下半阙,品读欣赏。新知讲解这里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七八个”、“两三点”形象而生动,与上阙的清幽、恬静的气氛相映成趣,充满清新的乡土气息。虚指新知讲解这两句词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天空乌云密布,星星闪烁,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新知讲解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接下来词人又描写了什么?往日茅草盖的乡村客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同“现”,显现,出现。新知讲解“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是什么意思呢? 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新知讲解这两句你是怎样理解的?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两句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前边“路转”,后边“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全文释义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全文释义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 —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新知讲解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的感情。知识拓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好诗佳句知识拓展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词是诗的别体,它最初是配音乐唱的。词的特点在于它是长短句,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词的形式有以下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宋词的特点拓展阅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很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子,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8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5天5夜,到第6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拓展阅读1.“然而”一词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 ?
减少—(? ?? ?)? 这样—( ? ?? ?) 消失—(? ?? ?)
3.根据已分好的段落,写出各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个小村庄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转折增多那样出现(1)写村里的人们用山坡上的树造房子,做工具,日子过得不错。(2)写多年后,洪水把村里的一切都淹没了。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环境,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课堂练习一、下列红色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辛弃疾(jí)   惊鹊(què)  
B.鸣蝉(chán)   稻花(dào)
C.茅店(máo)?  忽见(jiàn)  C xiàn明月别枝惊鹊,
_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
_________________。二、把词补充完整。课堂练习清风半夜鸣蝉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
_________________。
旧时茅店社林边,
____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词写的是夏夜风光,月白风清,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丰收在望,给夜行人带来无限的喜悦,同时表达了词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3.古诗三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七八个星天外,
清风半夜鸣蝉。 两三点雨山前。
稻花香里说丰年, 旧时茅店社林边,
听取蛙声一片。 路转溪桥忽见。幽静喜悦作业布置1、朗读课文,背诵这首词并默写。
2、体会这首词中所表达的诗人情感。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