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16 13:2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洋务
运动

维新
变法

辛亥
革命

新文化运动

先进技术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近代化的探索
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并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与
中华民国的建立
学习目标
能区分广义上的辛亥革命及狭义上的辛亥革命,并列举武装斗争的表现
能列举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能通过历史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能全面客观的评价辛亥革命
能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01
革命志士的奋斗
一、表格梳理——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革命斗争
温故
知新
中国同盟会
目的
时间
地点
纲领
地位
影响
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革命志士的奋斗
起义名称 时间 地点 领导者
1906年 江西、湖南交界 刘道一
蔡绍南
1907年 安徽 徐锡麟
1907年 浙江 秋瑾
1907年 广西 孙中山
黄兴
1911.4 广州 黄兴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绍兴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一、表格梳理——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革命斗争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02
武昌起义
二、表格梳理——武昌起义的过程
过程 概况
谋划起义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计划泄漏 1911年10月9日,共进会孙武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
士兵首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夺取楚望台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
三镇胜利 汉阳、汉口新军响应起义,武汉三镇起义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
各省响应 截至1911年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经过多方协商,决定在南京成立临时中央政府。

03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三、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①
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
成立背景 武昌起义胜利,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而独立。
成立时间
成立地点
临时大总统
副总统
历史意义
1912年1月1日
南京
孙中山
黎元洪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三、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①
认为革命的目的只在于消灭专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保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是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体现。
“和平主义”外交是在当时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四、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果实——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结束
四、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果实——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结束

0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②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约法的制定受到了法国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
第①条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第②③条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原则;第④条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同美国)

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意义: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05
客观评价辛亥革命
六、客观评价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性质
Q1: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Q2:辛亥革命的革命对象是?


Q3:辛亥革命的目标是?


资产阶级
清政府(帝国主义在华的代理人)
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性质: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六、客观评价辛亥革命
(二)辛亥革命的积极性
Q1:辛亥革命取得了哪些直接成果?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②建立了中华民国
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大功绩)
(2)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遭人民反对)

辛亥革命成功了
六、客观评价辛亥革命
(二)辛亥革命的积极性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大功绩)
(2)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遭人民反对)
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
政治:保障人权,不准刑讯、体罚,禁止贩卖人口、贩卖童工,保护华侨,保护人民财产
经济: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
生活:剪辫易俗,推行西礼,劝禁缠足
教育: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
(3)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4)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和自由平等思想的普及
六、客观评价辛亥革命
(三)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Q1: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辛亥革命是否完成此任务?


Q2: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辛亥革命后呢?


反帝反封建 没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依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辛亥革命失败了
辛亥革命
革命志士的奋斗
1906年 萍浏醴起义——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907年 安庆起义、 绍兴起义、镇南关起义
1911.4 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地点:湖北武昌
结果: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建立了湖北军政府,各省宣布独立

革命成果
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地点:南京
总统:孙中山(临时大总统)、黎元洪

推翻清王朝统治——1912.2.12 宣统帝 溥仪退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地位: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意义: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客观评价

性质:
积极性:①②③④
局限性:①②

1912.4 袁世凯 窃取

洋务
运动

维新
变法

辛亥
革命

新文化运动

先进技术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近代化的探索
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并顺应世界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