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九级阶段性测试(一)
物 理 试 题
2019.9
一.选择题(第1到第7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满足题目要求,第8题到第12题每题可能有多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某同学的物理笔记上,有一些关于运动学概念的记录,其中记录有误的是( )
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2.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
B.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
C.12秒80是男子110米栏最新世界纪录,这里的12秒80是指时间间隔
D.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间隔
3.我们知道要拍打蚊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这是因为蚊子在感受到突然袭击而飞走时,具有很大的( )
A.速度 B.加速度 C.速度的改变量 D.位移
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
B.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
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
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
5.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设均做匀减速运动,甲经3s停止,共前进了36m,乙经1.5s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 )
A.9m B.18m C.36m D.27m
6.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1 s 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物体在第 2 s 内、第3 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物体在第2 s 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第5 s 时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 m
7.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40 m/s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报警,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的速度也为40 m/s,有三种行进方式:a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先减速再加速;c先加速再减速,则( )
A.a种方式先到达 B.b种方式先到达
C.c种方式先到达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可能的是( )
A.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B.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
C.加速度为零,速度变化 D.加速度为零,速度很大
9.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大小为v0,经过时间t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 )
A.v0t+at2 B.v0t C. D.at2
10.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由A、B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线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比A晚出发2 s
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 m/s
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 s、距原点20 m处相遇
1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由于前方出现险情,刹车后汽车的位移与时间关系为X=27t-3t2(X单位为m,t单位为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3m/s2 B.刹车的最初2秒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21m/s
C.第5秒内的位移为0.75m D.刹车5秒内的位移为60m
12.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速度为 B.超声波的速度为
C.物体平均速度为 D.物体平均速度为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空4分,请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作答)
1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B.要舍去纸带上的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
C.打点频率为50 Hz,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 s。
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
1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______m/s,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为v4=______m/s.
(2)根据(1)中的数据求出小车的加速度是a=________m/s2.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分)一滑块自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 s末的速度是6 m/s,试求:
(1)第4 s末的速度; (2)运动后5 s内的位移; (3)第3 s内的位移.
16.(10分)某款小轿车对紧急制动性能的设计要求是: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急刹车距离不得超过25 m.在一次实验紧急制动性能测试中,该款小轿车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时实行紧急制动,测得制动时间为1.5 s,轿车在制动的最初1 s内的位移为8.2 m,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计算来判断这辆轿车的紧急制动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7.(14分)据统计,开车时看手机发生事故的概率是安全驾驶的23倍,开车时打电话发生事故的概率是安全驾驶的2.8倍。一辆小轿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行驶时,司机低头看手机2s,相当于盲开50m,该车遇见紧急情况,紧急刹车的距离(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汽车所行驶的距离)至少是25m,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
(1)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和刹车的最大加速度大小;
(2)若该车以108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前方100m处道路塌方,该司机因用手机微信抢红包2s后才发现危险,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刹车的加速度与(1)问中大小相等。试通过计算说明汽车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
二〇一九级阶段性测试(一)
物理试题答案
2019.9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C 2 C 3 B 4 C 5 B 6 B 7 C 8 ABD 9 CD 10 BD 11 BC 12 AD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空4分)
13.AB 14. (1)0.21 0.33 (2)0.60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
15.解析
(1)因为v0=0,所以v=at,即v∝t,故v4∶v5=4∶5
所以第4 s末的速度v4=v5=×6 m/s=4.8 m/s
(2)前5 s的位移 x5= t=t=×5 s=15 m
(3)利用xⅠ∶xⅢ=1∶5,x1∶x5=12∶52=1∶25
故x1=x5=×15 m=0.6 m,又由于xⅠ=x1,
所以第3 s内的位移xⅢ=5x1=5×0.6 m=3 m
16.解析
设实验测得的加速度为a,轿车的初速度为v0,在制动的最初t1=1 s内,x1=v0t1-at,
从小轿车开始行驶到制动过程有0=v0-at,解得a=8.2 m/s2.
若该轿车以20 m/s的初速度开始刹车,则刹车距离由
x=得 x=24.4 m. x<25 m,表明这辆轿车的紧急制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17.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