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1节 金属材料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金属与非金属不同的性质。
2、举例说明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使学生初步认识金属材料(合金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提高其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重点、难点
1、了解常见的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
三、复习回顾
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课堂探究
引言:锡疫的故事。(认识到学习金属性质的必要性。)
(一)金属与非金属(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1、部分常见金属的外观及性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课内交流。)
名称 外观 性质
铜 紫红色 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好。
铝 银白色 质轻、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好。
铁 银白色 具有铁磁性,纯铁质地柔软。
金 金黄色 延展性、导电性好。性质稳定。
汞 银白色 有毒,常温下液体。易热胀冷缩。
2、部分非金属的外观及性质
名称 外观 性质
硫 黄色 可燃烧
碳 黑色 可燃烧,常温下性质稳定。
磷 红色 分为红磷和白磷,白磷着火点低。
溴 红棕色 常温下唯一液体非金属单质
3、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金属 非金属
颜色 有光泽,一般为银白色或灰色 无光泽,外表暗淡
状态 常温下一般为固体 常温下一般为固体或气体。
性质 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好 导电性、导热性差、无延展性
小结常见金属的性质:
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一般具有金属光泽、一般比较硬、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具有一定的熔点和沸点等特点。
(二)、金属的用途与金属性质的关系
活动:(学生根据日常经验及收集的资料。)
话题:呈现生活中的金属物品,思考这些金属制品能反映出物质的什么性质。
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我们可以推测出它的用途。
归纳:
有金属光泽―――可以做装饰品;比较硬―――可以做钻头、机器等;有延展性―――拉铁丝、打锄头、做铝箔等;有导电性―――铝丝、铜丝等做导线;导热性―――铁锅、铝茶壶等;铁磁性―――永久磁铁等。
2、思考与讨论:(P37)(指导: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1)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银不宜用来制造煮食器皿?试举出二种原因。
答:①银器煮食回产生Ag+,Ag+会对人体有害,影响人体健康;②银的价格太贵;③银的质地相对较软,熔点较低。
(2)、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的铁制造,而不用锡制造?
答:镀锡的铁片具有耐腐蚀、无毒、强度高、延展性好等优点,而纯锡的熔点低、强度小、不易成型。
(三)、常见金属材料
1、合金
(1)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_________(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________特性的混合物。大多数金属材料实际上是合金。合金往往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2)铁的合金:_____________、 等。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分类主要是根据含碳量不同,下表对生铁和钢的成分、性能作了比较、
拓展阅读:合金的性质
合金的性质与纯金属相比,你觉得有哪些改变?哪一类更广泛?
答:合金的导电性比各部分金属的导电性弱;熔点比各部分金属熔点要低;合金的硬度和强度比各部分金属要高。所以应用广泛。
2.合金的应用:
思考:现代建筑物的门窗广泛使用铝合金,你能说说为什么不用纯铁或纯铝?
答:纯铁制品容易生锈,质量较大,使用不便;纯铝制品硬度较小,抗压性较弱。
(四)、金属污染和回收利用(讨论)
1、污染来源:
(1)、日常生活废弃的金属垃圾;(2)、大量工业废弃的金属垃圾;(3)、工厂排出含重金属的污水。
2、金属污染的危害:
(1).浪费大量资源
(2).铝等金属在自然界不会自行分解,积累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
(3).含铅、镉等有毒金属被腐蚀后,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源重金属污染。
(4).大量使用含铅汽油和废弃的电池都可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
3、防治金属污染的方法:
(1).分类回收各种废弃的金属材料。(2).使用无铅汽油。
(3).废旧电池不能任意丢弃。 (4).工业废水和废渣不能任意排放和堆放。
五.作业布置
作业本A、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