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课题 《妈妈睡了》
解读理念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深切的母子之情,因此,教学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以读为本,以情为线,感悟真情,理解为客。 引导学生用心读书,体会文中的母子深情。把文中的妈妈当成自己的妈妈读读课文,把自己对妈妈的感情通过朗读传达出来,学生有感而读,感情自然流露,读出来也自然充满深情。 在作业布置上也以情为主,延续课文内容。启发学生以后该怎样回报妈妈对我们的爱。 这样,通过学文,能够明理做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本身就有着好奇、好动,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的表现欲望,因此教学中满足孩子们自我展现的活动空间,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营造浓厚的朗读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语文,领悟语言艺术的美。
教材分析 内容标准 《妈妈睡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部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七课。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妈的爱。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
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句。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知识目标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资源 1.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 2.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参3.多媒体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句。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方法解读 教学方法 引导法、启发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 1.把握教材,了解学生的朗读状况。 2.学生课前预习生字词。 3.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4.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通过读《妈妈睡了》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妈妈睡着了的安静的氛围以及妈妈筋疲力尽沉入梦乡的意境。 今天郭老师要带领同学们上一节幸福的课,因为在我们的课文里有一个幸福的名字,来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嘘!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那妈妈睡了我们要用多大的声音呢? 再读课题。 齐读课题:《妈妈睡了》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生字。 4、学习生字“窗”。 5、检查词语朗读。6、学习课文。 7、观看视频《母爱》,升华情感。 1、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老师读课文的语气和文中长句子的读法。请看大屏幕,红体字是课文中的生字,请同学们注意听生字的读音。 2、听完了老师的朗读,我看到同学们的眼睛都红了。是不是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呢?你爱你的妈妈吗?那就把你们对妈妈的爱带入文中,自己来试一试吧!(生读课文) 3、好,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识字。 (指名读生字。) 请看生字排排队。谁能读一下。(开火车朗读)重点讲解润、粘、发和窗。我们来重点写一下窗字。窗是什么?就是房子或车子透亮透光的透气的部分。大家看这是窗的演变过程。古代的窗户,近代的窗户,现代的窗户,窗户的形状越来越漂亮,窗字也越来越规范。这样的按照物体的形状造出来的字我们叫他象形字。 来看窗字的写法,请大家伸出食指,一起写,同时读出笔画。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写一写。一笔一划,横平竖直,注意结构和占格。 4、学生写字,教师相机指导。 5、根据老师的提示,请给自己的字评价。笔画正确一颗星,书写规范一颗星,卷面整洁一颗星。获得三颗星的同学举手。同学们都进步了,只要大家仔细观察,一定能把字写的更漂亮。 6、读词语。请看大屏幕,我们看词语袋袋裤里有哪些词语?请同学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 7、好,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思考一下本文讲的是什么? (妈妈睡觉的样子)课文用三句话写出了妈妈睡觉时的样子,你能找出来吗?(美丽、温柔、累)同时板书。 8、指导朗读第二段。指名学生朗读。 谁能把描写妈妈美丽的那一段给同学们读一下。 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妈妈很美丽。像“明亮的”、“紧紧地”,这一类词语非常形象,我们把它读的夸张一点,把他的形象读出来,谁想来试一下?(指名学生朗读。) 9、妈妈睡觉的样子真美丽。谁能把写妈妈温柔的一段读一下。什么叫温柔。(温和,和善。)谁来读一读。 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出妈妈很温柔,(指名回答),你能不能试着读一读。 10、同学们刚才读得非常好,读出了妈妈的美丽和温柔。那课文是怎样描写妈妈很累的,谁来读这一段。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出妈妈很累。大家想想妈妈为什么会这么累呢?她干了哪些活?老师这有一段视频,记录了我们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我们一起看一下。 这就是我们的妈妈。妈妈养育我们长大,陪伴我们成长,我们一天天长大,妈妈一天天变老。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应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指名回答)用你们的爱去回报妈妈的付出。 1、自读课文。妈妈睡了。妈妈在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2、认读生字,学习生字。 乏 额 润 吸 汗 紧 等 粘 哄 先 闭 脸 事 沉 发 窗 3、认读词语哄孩子 熟睡 粘在 窗外 讲故事 红润 呼吸 闭眼汗珠 乏了 应该 眉毛等会儿 美丽 温柔 好累4、分段学习课文,朗读课文。 5、观看视频《母爱》说出感受,思考:我们能为妈妈做什么?
拓展延伸 通过《我爱爸爸妈妈》的朗读,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升华课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个人,和妈妈同样重要,他就是我们的爸爸。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爸爸也付出了很多很多,同学们一定要像爱妈妈那样爱自己的爸爸。我有一首非常好的文章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题目叫《我爱爸爸妈妈》,谁来给同学们读一下。 三个时间要一个比一个感情强烈,音量要大,“请你”后要有一个大的停顿。 千言万语汇聚在心中,希望大家永远记住“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做一个关爱父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稍后我会把这首诗发到咱们班级的扣扣群,请同学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朗读,同时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好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我爱爸爸妈妈 我爱我的妈妈,爱她那温暖的双手;我爱我的爸爸,爱他那坚强的臂膀。 妈妈的双手托着我,爸爸的臂膀保护我。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快乐地飞翔,快乐地歌唱。 可是有一天,我发现妈妈的鬓角多了白发,爸爸被生活压弯了腰。 啊!我长大了,可他们却老了。时间啊,时间啊,时间啊,请你 / 慢点走,让我来照顾你们,呵护你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教师寄语 认真备好每节课。 希望每个孩子能够开心的度过自己的童年。
板书设计 7、妈妈睡了美丽 温柔 爱 累
教学效果预测 1、在导入时,幸福做字眼,说起给我们带来幸福的人---妈妈,引入课题《妈妈睡了》,我让学生自己读读课题,根据此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题《妈妈睡了》,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对妈妈的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对妈妈的爱的情感体验下进入了文本。“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听老师读课文。”在教师动情的朗读下,在学生听课文的过程我也让学生的带着问题进行倾听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情不自禁地关注、 向往、投入。 2、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课文只分三部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我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妈妈为什么睡得那么沉?”去读课文,让学生感知妈妈的“累”,这时我抓住这八段引导学生都来分析。“仔细读读课文,你从哪句话就能读到妈妈的累”,指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生说:“我从妈妈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看出妈妈很累。这是我紧紧抓住“好多活儿”进行生活拓展,妈妈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因为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 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所以我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 3、《母爱》视频的观看把整节课推向高潮。视频播放的是一个小女孩从出生到为人母的成长过程,期间,小女孩一天天长大,妈妈一天天变老,这鲜明的对比引起了孩子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画面、音乐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深入其境,作品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4、课外拓展《我爱爸爸妈妈》的设计,旨在抒发学生情感,把对爸爸妈妈的爱在朗读中体现出来,并预留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进一步加深了情感,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