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6单元 表内除法第7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3)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6单元 表内除法第7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3) 西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16 18:2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表内除法
第7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3)
课时目标导航
[来源:学&科&网Z&X&X&K]
教材第78页例3、课堂活动、练习十八第1~9题。?
1.能进一步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
2.能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重、难点:用求商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一、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现在我们一起用小棒来分一分。(每个小朋友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再互相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活动后汇报:?
生1: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2根。8÷4=2?
生2: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4根。8÷2=4?
生3:8根小棒,每2根1份,可以分成4份。8÷2=4?
生4:8根小棒,每4根1份,可以分成2份。8÷4=2?
师:通过分小棒,我们写出了除法算式。那么,你们是怎样算出这些除法算式的商呢??
生:用乘法口诀。?
师:对!用乘法口诀可以又对又快地求出除法算式的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板书:用乘法口诀求商(3))?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课件出示:一群小朋友去餐厅吃饭)?
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两个班小朋友就餐,其中一个班是48人,每桌坐8人;另一个班是45人,坐5桌。?
师:现在,要求能坐几桌和每桌坐几人,该怎样列算式??
生:48÷8= 45÷5=?
(板书:48÷8=〖FK(〗 45÷5=〖FK(〗 )?
师:你能很快算出48÷8的商是多少吗?怎样算呢??
生:用乘发口诀来算。?
师:用哪句口诀可以算出结果??
生:想“六八四十八”,所以48÷8=6。?
(板书:48÷8=6(桌))?
师:45÷5的商怎样算??
生:也用乘法口诀算,五九四十五,所以45÷5=9(人)。?
(板书:45÷5=9(人))?
师:你能结合上面的计算说一说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吗?小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
2.课堂活动展示主题图。?
小恐龙和小绵羊在数自己的小棒,小恐龙说我有63根小棒,小绵羊说我也有63根小棒。?
师:看图后,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个小故事吗?
生1:小恐龙有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
生2:小绵羊有63根小棒,每份9根,可以分几份??
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算式。?
学生活动后交流。?
师: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用哪句口诀计算??
生1:这两种方法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生2:用“七九六十三”这句口诀可以算出结果。?
师:对比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是将63根小棒平均分。?
生2:小绵羊是将63根小棒,每份9根,算算可以平均分几份。?
生3:小恐龙是将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算算每份几根。
?
三、巩固练习?
师:接下来,我们就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吧。
1.完成练习十八第6题。?
出示24个小朋友乘车去春游的图。?
师:你能不能开动脑筋帮帮他们,该怎样租车?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商量商量。?
师:谁来说说你们的方法??
生1:都坐小轿车,4人一辆,24÷4=6,需要6辆。?
生2:都坐面包车,8人一辆,24÷8=3,需要3辆。?
师:你是怎样求商的?
?
2.完成练习十八第1题。?
师:小朋友们的方法都不错,让我们和这些小朋友一起去春游。(课件出示)春游的小朋友们看见公路边一匹小马在拉车。(练习十八第1题。)?
师:你能帮助小马很快拉完车吗??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并说说用的口诀是什么。
?
3.完成练习十八第2、7题。?
(课件出示)现在我们来到小河边。(练习十八第2题)?
师:小马遇到了什么难题?帮帮它吧。?
师:谢谢小朋友们的帮忙,可是小马还有个问题想请你们帮它解决。(课件出示)?
小马说:小红家有35个鸡蛋,准备一个星期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个呢?(练习十八第7题)?
生:一个星期有7天,35÷7=5(个)。
?
4.完成练习十八第9题。?
(课件出示)树林里的两只小刺猬想请春游的小朋友们猜一猜、算一算。(练习十八第9题)?
师:小刺猬想请你们算什么呢??
生1:小刺猬有36个梨,6次背完,平均每次背几个??
生2:另一只刺猬想把36个梨平均每次背9个,几次能背完??
师:我们该怎样帮助小刺猬呢?用哪句口诀算呢??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
5.练习十八第3、4题。?
四、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小朋友们有什么收获??
用乘法口诀求商(3)?
48÷8=6(桌) 45÷5=9(人)
这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新授例3时,我放手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和问题,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内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孩子们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通过学习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锋、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学会了学习。
整节课从始至终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在练习题中又再次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加深了学生用口决求商思路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