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给加点字注音。
( ) ( ) ( )
钟子期 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破琴绝弦
2.解释加点的字。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巍巍乎若太山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二、综合题
4.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5. 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三、提高题
(一)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
1.这篇短文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
2.孟母剪断正在织的布匹,是为了告诫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这句话中,“其母”的“其”指 _______________,“其织” 的“其”是指 ________________。
(二) 《列子》一则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李惠拷皮
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拷知主乎?”群下以为戏言,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而就罪。
1.解释加点的字。
① 同释重担 ( ) ②于何逃声 ( )
③ 卒逢暴雨 ( ) ④负薪者乃服而就罪( )
2.翻译句子。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3.李惠对州纲纪说出了断此案的办法,你知道是什么办法吗?请解释。
4.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zhōng shāng xián
2. (1)志:心志、情志。
(2)少选:一会儿、不久。
(3) 若:像。
3. (1)琴弹得真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
(2)锺子期死后,伯牙毁琴断弦,一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三、(一)1.熟读成诵 (意思对即可)
2.只有达到熟练,才不会像裂织一样前功尽弃。 (意思对即可)
3.孟子 孟母
(二)1.放下 使......逃跑 同“猝”,突然 于是,就
2.有一个背盐的和一个背柴的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歇息。
3.用拷打羊皮的办法,羊皮粘盐,拷打即落下,知其主人。
4.遇事要多思考,多联系,用智慧解决问题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不能巧取豪夺,见利忘义,是你的,想跑也跑不掉,不是你的,想的也得不到;掌权为官者在事实弄清楚前,要一碗水端平,公平对待当事人,要有心明眼亮、明察秋毫的素质。)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译文:有一个背盐的和一个背柴的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歇息。二人起身将走时,争夺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背的东西。李惠打发两个争羊皮的人出去,回头对州的主簿(相当于现书记员)说:“从这张羊皮身上能拷问出它的主人吗?”手下竟没有一个能回答的人。李惠令手下人把羊皮放在席上,用庭杖击打它,见有少许盐屑落下,便说:“得到实情了。”令手下人叫两个争羊皮的人来看,一看,背柴的人就拜伏认罪。凡是李惠所查察考察过的案子,大多跟这个类同,由此,官吏、草民没有人再敢欺瞒犯上了。)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上第21课《文言文二则》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课题
伯牙鼓琴
单元
7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6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中重点文言字词,如:善、志、阴、卒、辄等等;反复朗读课文,培养文言文朗读语感。?
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梳通文意;通过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通过学习感受到伯牙与子期间的真挚情谊,明白“知音”的真正涵义,树立正确友情观。
重点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难点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古曲《高山流水》。
听着这优美的乐曲,使我们很自然的想起钟子期与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 。
今天我们学习《伯牙善鼓琴》,让我们一同去见证伯牙和子期之间那种令人敬仰的情谊吧!
出示课题。
思考、讨论问题。
通过歌曲引发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Zāi wēi xián
哉 巍 弦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
(4)图片认读生字
琴弦 巍峨
3.重点字词
志 :心志,情志。
鼓:弹。
志在太山:心里想到高山。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好啊。
少选:形容极短的时间。
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5.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听他弹。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高山)说:“弹得真好啊!我好像看到巍峨的大山!”一会儿,伯牙又弹奏到意在描绘流水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江河)又说:“弹得真美啊!我又好像看到浩浩荡荡的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万分,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破,并发誓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这个世上没有值得再为之弹琴的人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走进作者
列子,名列御寇,相传郑国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家。是战国时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思想上崇尚虚无缥缈,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是中国道家和哲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已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都选自此书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2.了解人物
?俞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是一名樵夫。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4.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5.划分节奏:?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6.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伯牙鼓琴》文章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2) 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层(前三句话):伯牙遇知音,欣喜万分。??第二层(最后一句话):伯牙失知音,悲痛欲绝。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
哉 弦 巍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生字归类
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左右结构:弦 哉
上下结构:巍
(2)加一加:熟字加偏旁
山+魏=巍 弓+玄=弦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哉、弦、巍”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哉:斜钩要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弦:左小右大,两个部首要相互关照。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巍:山字头不要写的太大。
组词、造句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精读感悟
(一)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用文中词语概括故事的主要意思?阅读课文,你还读懂了什么?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课文最后一句。“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
(二)探讨、交流、回答。
(1)用文中词语概括故事的主要意思?
明确: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2)认真阅读课文,你还读懂了什么?
? A.我读懂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 B.我读懂了“方鼓琴而志在太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
C .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能弹出什么。?
D .我读懂了伯牙不论弹什么,锺子期都能听出来,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意相通,是知音。?
(3)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4 )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我们会说:?善哉乎鼓琴,徐徐兮若清风。
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我们会说:
“善哉乎鼓琴,皎皎兮若明月。……?
(5)假如现在你是锺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会怎么赞美他?
仿佛清风徐徐,流水潺潺、鼓声阵阵、马蹄哒哒……
弹得真美啊!我又好像看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
教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想到的,锺子期真的都听懂了,实在难得。这就是── 知音。 ?
(6)在遇到锺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锺子期为知音??
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锺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 ?
(7)当他没遇到锺子期,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心情会是怎样的??
失望 、寂寞、忧虑、渴望、……
(8)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
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9)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 ?
(10)课文最后一句。“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
A .因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B .因为他们之间就像亲人一样。…… ?
(三)合作、交流学习:
通读课文,思考: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交流、回答:
( 1)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明确: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2)课文的主题。
《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主人公伯牙和锺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读《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
<一>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节选)
<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是伯牙在子期墓碑前的一首短歌)
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明确: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感悟、思考、表达。
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思考并回答问题。
活动探究。
理解、探究。
思考,回答问题活动探究
让学生了解作者、掌握字词。
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知音难得,知己难求的道理。
课堂练习
一、《伯牙鼓琴》的主要人物是___和___。?相传他们是___时期的人。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用“___”比喻___。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巍巍乎若太山。
2.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才能真正理解。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才是真正的知音啊!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课文。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伯牙善鼓琴》
——《列子》
寓意
俞伯牙
钟子期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课件41张PPT。 《文言文二则 》部编版 六年级上 第一课时播放古曲《高山流水》。自读课文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别人。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zāi wēi xián
哉 巍 弦识字解词我会读(1)根据拼音读一读(2)开火车认读生字识字解词认读生字巍然屹立 巍峨 善哉壮哉 和弦 琴弦 我 来 组 词识字解词哉 巍 弦 识字解词认读生字琴弦xián巍峨wēi志 :
鼓:
志在太山:
哉:
少选:
汤汤乎若流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心志,情志。
弹。
心里想到高山。
语气词,表示感叹,好啊。
形容极短的时间。
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听他弹。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高山)说:“弹得真好啊!我好像看到巍峨的大山!”一会儿,伯牙又弹奏到意在描绘流水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江河)又说:“弹得真美啊!我又好像看到浩浩荡荡的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万分,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破,并发誓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这个世上没有值得再为之弹琴的人了。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列子,名列御寇,相传郑国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家。是战国时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思想上崇尚虚无缥缈,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是中国道家和哲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已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都选自此书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俞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是一名樵夫。朗读课文要求: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
是否正确。
2、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带着问题读课文:《伯牙鼓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听范读,划分节奏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伯牙鼓琴》文章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划分层次,概括层意。:伯牙遇知音,欣喜万分。:伯牙失知音,悲痛欲绝。生字书写1、小组长带领全组讨论,识记生字
2、分享你们的识字方法哉 弦 巍生字书写游戏:送字宝宝回家哉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巍弦生字书写山+魏=巍
弓+玄=弦生字书写书写指导:
斜钩要舒展。哉zaī组词:美哉 壮哉造句:善哉!多为人造福啊!哉 生字书写书写指导:
山字头不要写的太大。巍 wēi组词:巍峨 巍然屹立造句:巍峨的山峰耸立在我们面前。巍 生字书写书写指导:
左小右大,两个部首要相互关照。弦 xián组词:琴弦 弦乐造句:这弦乐悠扬动听!
弦 新知讲解 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用文中词语概括故事的主要意思?阅读课文,你还读懂了什么?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课文最后一句。“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用文中词语概括故事的主要意思?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认真阅读课文,你还读懂了什么? 我读懂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我读懂了“方鼓琴而志在太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 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能弹出什么。? 我读懂了伯牙不论弹什么,锺子期都能听出来,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意相通,是知音。?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我会说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我们会说: 善哉乎鼓琴,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我们会说:善哉乎鼓琴,皎皎兮若明月。 假如现在你是锺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会怎么赞美他?仿佛清风徐徐,流水潺潺、鼓声阵阵、马蹄哒哒…… 弹得真美啊!我又好像看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 在遇到锺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锺子期为知音?
?
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锺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 ? 当他没遇到锺子期,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心情会是怎样的??
失望 、寂寞、忧虑、渴望、…… 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
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 课文最后一句。“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 (1)因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
(2)因为他们之间就像亲人一样 …… ? 新知讲解 合作、交流学习:
通读课文,思考: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知音难得,知己难求。课文的主题。 《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主人公伯牙和锺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读《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
<一>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节选)
<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是伯牙在子期墓碑前的一首短歌)
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一、《伯牙鼓琴》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相传他们是______时期的人。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巍巍乎若太山。
2.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俞伯牙 锺子期 春秋
知音
高山流水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像大山一样高峻。
认为世上再没有让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才能真正理解。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才是真正的知音啊!
板书设计
《伯牙善鼓琴》
——《列子》
寓意
俞伯牙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钟子期
?
作业布置背诵,默写课文。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