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习题课)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章第2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习题课)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0-16 18:1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完整课题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备课时间
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数学表达式及变形公式:
I=U/R,U=IR,R=U/I
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时间
过程与方法
通过习题进一步巩固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
利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方法
练习法
情感与态度
1.进一步理解物理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用具
同步练习试题
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及变形公式应用
学法指导
习题课
教学难点
欧姆定律及变形公式应用
课堂类型
习题课
模式环节
主要内容
内容调整
学习方式
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学科环节)
布置习题,直接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欧姆定律及变形公式
教师直接导入新课
出示问题
自主学习
(学科环节)
归纳总结结题技巧。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归纳解题技巧,并提出疑问。
尝试练习
互动探究
(学科环节)
1.一根电阻丝接在一节干电池的两端,通过电阻丝的电流是 300 mA ,则这根电阻丝的电阻是:
A . 5Ω B . 0 . 05Ω C . 0 . 2Ω D . 0 . 45Ω
2.一只电阻两端加3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 A,如果两端电压再增加1.5 V,此时通过它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值分别为:
A.0.6A和7.5Ω B.0.9A和5Ω
C.0.3A和5Ω D.0.6 A和2.5Ω
学生尝试练习,小组讨论解题过程中最佳方案。
交流展示
精讲点拨
(学科环节)
学生分小组展示解题过程,并归纳解题过程中的解题思路。
先确定连接方式
应用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规律找出隐含条件
应用欧姆定律找出未知量
注意物理量的对应。
小组展示
再次尝试
当堂检测
(学科环节)
一、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情况下,电流都与电压成正比
B.在任何情况下,电流都与电阻成反比
C.电压增加电流一定增大
D.对同一个电阻器,两端电压加倍后,通过的电流也加倍
2.几位同学学习了欧姆定律后,根据I=U/R,导出了R=U/I。于是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跟电压成正比
B.通过导体的电流减小,导体的电阻就增大
C.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D.导体电阻的大小等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
3.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为10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20 Ω,电源电压为30 V,某同学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在可能的范围内滑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A.0~10V B.0~30V C.0~20V D.10~30V

4.如图2所示,已知电阻R1=3Ω、R2=6Ω,电流表A的示数是0.6A,则电流表A1的示数:
A.0.6A  B.0.4A C.0.2A  D.0.1A
5.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灯L1的电阻为5Ω,灯L2的电阻为25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当开关S闭合时,电表甲、乙都是电压表,则U甲:U乙= 5:1
B. 当开关S闭合时,电表甲、乙都是电压表,则U甲:U乙= 6:5
C.当开关S断开时,电表甲、乙都是电流表,则I甲:I乙=5:6
D.当开关S断开时,电表甲、乙都是电流表,则I甲:I乙=1:6
6. 如图4表示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由图中信息可知:
A.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
B.导体的电阻为1.5欧??
C.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
D.导体的电阻为6欧?
7.教室里装有多盏电灯,每多开一盏灯,则教室内电路的:
A.总电阻增大 B.总电压增大
C.总电流增大 D.总电压、总电流都不变
8.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如图5所示的情况下,将A、B两点间10Ω的电阻更换为3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应当是: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9.下列关于电压的高低与人身的安全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A.只有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B.高压输电线路电压很高,即使不接触,也可能使人致命
C.干电池的电压1.5V,对人会造成危害
D.家庭照明电路电压是220V,不算危险
10.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11.在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每个电阻阻值都是10欧姆。通电后,各电流表的示数满足:
A.I1>I2>I3 B.I1=I2=I3 C.I1=I2>I3 D.I1>I2=I3
12.如图8所示.物体M在水平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可反映出物体移动距离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M不动时,电流表、电压表都没有示数
B.物体M不动时.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
C.物体M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D.物休M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增大
13. 将一定值电阻接在3V的电源上,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3A。若把该电阻改接在另一个电源上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则此时的电源电压和该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A. 2V,15( B. 3V,10( C. 2V,10( D. 3V,15(
二、填空题
14.现有一只正常工作电压是2.2V,工作电流是0.2A的小灯泡。要使它能正常工作,必须串联一个阻值是 Ω的电阻才能接在电压为6V的电池组两端。
15.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的电流的大小跟加在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导体电阻不变)人体也是 ,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 ,电流达到一定程度,人就有危险了。所以电压越高越危险。经验证明:只有 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16.如图9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
电压表V的示数    (“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电流表A1的示数     (“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电流表A2的示数     (“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17.如图10所示,S2 闭合,S1断开时灯L1 两端电压为
2V, L2两端电压是4V。当S1、S2同时闭合时,灯L1两端
电压是 V,灯L2两端电压是 V。
18.粗细相同的两根镍铬合金线,长度不等,不考虑温度影响,
则R长 R短;将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则I长 I短;
将它们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则U长 U短。(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三、实验与探究题
19.我们进行了实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1)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2)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即采用了 法。
(3)下图11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 图;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图(选填“甲”或“乙”)
(4)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和 。
(5)实验的结论是:
① ;② 。
20.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该调到 端。
(2) 某次实验中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分别如图12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 A,
电压表的读数为 V,由此可知此时被测小灯泡的电阻为 Ω。
(3)下面是某同学正确的实验记录表格,从中可以看出,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原因是 。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
2.5
0.42
6
1
0.25
4
0.5
0.15
3.3

21.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12V不变,灯泡正常工作时电压为8V,电阻R1=10Ω,变阻器R2最大阻值是20Ω.(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1)当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多大时,灯恰好正常发光?
(2)滑片P滑到最右端时,R2两端的电压?
22.如图所示,R1=12Ω ,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5A ;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1.5A 。 求:(1)电源电压 (2)R2的阻值
学生独立完成,互助完成讲评。
板书设计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习题课
应用知识:
解题技巧
1.先确定连接方式
2.应用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规律找出隐含条件
3.应用欧姆定律找出未知量
4.注意物理量的对应
课后反思
学生能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解决简单问题,但是书写上不够规范。
说明:
1.教案表格中所有项目均为评分项目,所以要填写全面,且所有项目不能用铅笔填写。
2.环节部分是基本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学科教学模式备课,但要写清学科模式名称。
3.课堂类型项填写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作文课、练习课、综合课、竞赛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