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
____科学_______学科 第____七_____册 第 18 课
课题:___ 《电 磁 铁》________设计人___ ____所任班级 六年一班
设计意图
在学生学习了电和磁铁的基础上来认识电磁铁,让学生明白电磁铁与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电磁铁在通电的状态下具有了磁铁的一些性质,其中所蕴涵的秘密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研究电磁铁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是在此研究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本课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活动:
1、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的性质。
2、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第二课,在上一课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经历了用通电线圈做电生磁实验,已为理解电磁铁的原理打下基础上,对电磁铁这一电生磁的最直接应用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活动:制作电磁铁与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是四年级“磁铁”以及上一课时“电和磁”相关知识。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使铁芯磁化而产生磁力的装置。电磁铁是电生磁的最直接应用电磁铁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呈现的现象有趣,可以开展适合学生水平的多种研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探究发现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2、能够根据所给材料制作铁钉电磁铁,并验证电磁铁有南北极。
3、养成认真细致、合作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制作铁钉电磁铁,并发现电磁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 :研究铁钉电磁铁南北极实验
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新课引入
活动一
制作电磁铁
各位同学,大家好!你们喜欢看魔术吧!刘老师就是一位魔术大师。今天我就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这是一堆大头针、一个铁钉、一段漆包线。展示给同学们看。老师要用这个铁钉把大头针吸引起来。你们相信吗?请大家仔细看哦!只见大头针被铁钉吸引起来,一松开导线,大头针又掉了下来。?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也就是说,在有电流通过线圈的情况下,它具有磁性。而当没有电流通过线圈时,它没有磁性。那我们可以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
非常好,谁能给电磁铁下个定义?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同学们,你们想亲手制作一个电磁铁吗?
要怎么做呢?请同学们看仔细阅读P50,小组研究一下,如何制作电磁铁。
学生观察并回答
电磁铁
思考并得出电磁铁的定义
自学,汇报
魔术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
认识电磁铁性质
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磁铁的构造,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参与制作、实验的愿望
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能够根据所给材料制作铁钉电磁铁
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活动二
电磁铁的南北两极
总结
我们把导线从铁钉的一端沿着一个方向绕到铁钉的另一端。导线两端各留出10-15厘米左右长作为引出线。这样一个电磁铁就做好了。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做法,制作一个电磁铁。并检验下自己制作的电磁铁能否把大头针吸引起来。在吸引大头针时,请不要长时间把导线接在电池的两端,这样很耗电。
你们的电磁铁做成功了吗?它在通电时能吸引大头针吗?
我们知道磁铁具有南北两极?那电磁铁它在通电情况下是不是也有南北两极呢??猜测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
?好的,那就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实验方法来验证下电磁铁在通电情况下有没有南北两极。如果它有南北两极,那哪一端是南极,哪一端又是北极呢?请你把它记录下来。
那你们哪一端是南极,哪一端又是北极呢??请三四个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并板书到黑板上。?
有些小组的电磁铁钉帽是南极,钉尖是北极。而有些小组的结果却和它恰恰相反。这是怎么回事呢?电磁铁的南北两极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下节课,我们再共同研究。
我们今天研究了电磁铁的构造,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磁铁,还研究了电磁铁的南北两极。电磁铁在我们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还有许多其他的秘密。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同学,下课!
动手制作电磁铁,填写实验报告单。?
成功了
学生思考并回答
动手做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汇报实验结果
养成认真观察、合作研究的品质
让学生大胆猜测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动手去实验、观察、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意见,乐于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板
书
设
计
电磁铁
性质 通电 产生磁性
断电 磁性消失
有南北极
课堂教学反思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这节课中,按新课标的要求主要体现了这样几点: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实验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它要求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将学生“动起来”因此我设计由魔术引人,使学生对电磁铁产生好奇,想知道电磁铁的秘密,充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二、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分析,发现规律。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磁铁的构造,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参与制作、实验的愿望。通过实验前的“温馨提示”,对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强调学生细致观察,合作研究。在实验过程中,我加以巡视和指导,减少实验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动手去实验、观察、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实验的效果。实验后让学生汇报与交流评价实验结果,使他们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努力分析实验结果,找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与错误。从而使学生通过实验、汇报、交流评价等环节学会了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的性质,做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
三、以发现和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起点。这节课,教师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资源。教学中,还注意了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另外,教师还注意了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并让学生通过比较,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四、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这一课是通过学生“动手做科学”的方式来进行的。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验证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次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