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雨的四季》表格式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雨的四季》表格式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17 19:0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内容
课题: 3、雨的四季 总第1学时
学习目标
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2.学习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分析四季雨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1.指导学生将学到的景物描写方法应用到实践中。
2.欣赏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
导 学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静谧(????? ?? )干涩(????? ?? )莅临(??????? ) 高邈(????? ?? )咄咄逼人(??????? )粗犷(??????? ) 一脉情思(????? ?? ) 淅沥(????? ?? ) 睫毛(??????? ) 漾出(??? )
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静谧:
高邈:
莅临:
吝啬:
淅淅沥沥:
咄咄逼人:
3、?填空。
(1)《雨的四季》作者 ,当代著名 。
二、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有感情的大声朗读,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全文采用的什么写作结构?2-5自然段依次描写了什么?
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5.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闪”字表达的作用?
6.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的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巴望着”写出了什么?
积累:背诵并抄写关于“雨”的诗句。
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寒雨连天夜入湖,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学习内容
课题: 2、雨的四季 总第2学时
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全文。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雨的季节无限热爱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导 学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检查复习。
1、 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品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可以从修辞、感官、情感等角度来谈。)


分析课文首段与最后两段在结构上特点以及表达中心的作用。


阅读赏析
1、作者在第一节开篇就直抒胸臆:“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他为什么如此喜欢四季之中的雨呢?这句话在文章起到什么作用?首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文中赞美春雨“使世界改变了姿容”,你能从文中第2节中找到依据吗?
3、夏天的雨呢?文中说她“别有一番风情”,请同学们朗读第3节重点语句,比较夏雨与春雨的不同。
4、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三、体会下列语句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1、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2、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课文最后一句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作者简介
?
刘湛秋,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1935年10月生,安徽芜湖人。
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无题抒情诗》《生命的快乐》等。其作品清新空
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
空,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夏雨
《雨的季节》第一课时答案:
一、1、2略
3、(1)刘湛秋 著名诗人
二、1、略
总分总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春雨:美丽、娇媚 夏雨:热烈、粗犷 秋雨:端正、沉思 冬雨:自然、平静 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1)更有韵律美。“四季的雨”:单纯强调?“雨”?,显得呆板、生硬。“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从内容上看,文章写的不单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5、一个“闪”字富有动感,写出了春天突然到来时万物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6.“巴望着”写出了对夏雨的期待,渴望之情溢于言表。
《雨的季节》第二课时
一、1、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沙沙声。比拟修辞手法,从听觉角度写出小草在春雨滋润下复苏的情态,让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触其体。
首尾呼应 既照应了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又再次强调了雨的美丽和自己对雨的喜爱之情。
二、1、雨给作者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雨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开篇主题。为下文按季节写雨的张本。
2、柔软娇媚、润物无声、如丝帘洗淋、滴万物苏醒、萌发、充满生机与活力
3、春雨;、柔软娇媚、润物无声、如丝帘洗淋、滴万物苏醒、萌发、充满生机与活力。夏雨;热烈粗犷、酣畅淋漓似豆粒、透雨、浇灌、打、浇、万物敞开、蓬勃、饱满、旺盛。
4、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作者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因此在雨的四季中看到的是一种生命中激励人心的美丽。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灵。
三、1、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水”写成“少女的眼泪”,并以“娇媚”饰之,写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怜惜之情。
2、比喻的修辞手法,
3、首尾呼应,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又再次强调了雨的美丽和自己对雨的喜爱之情,深情隽永,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