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17 08:0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猇亭古战场雄踞长江出峡口要地,三国时期决定蜀国命运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
三国文化旅游
当阳关陵
三国文化旅游
在三游洞的西陵山顶面临大江处,有一柱形石峰,上有小平台,遍是著名的“张飞擂鼓台”。 据地方志记述,三国时期蜀汉猛将张飞在宜都郡(今宜昌)任太守时,曾在此台擂鼓督练兵士
张飞擂鼓台

三国文化旅游

三国鼎立
第16课
三国鼎立
曹操
袁绍

袁术

马腾


刘表
孙策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争,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
官渡之战
背景:

曹操为壮大势力而采取的措施: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各地军阀混战。
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
经济上: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十万人
三四 万人
曹 操







袁 绍
公元200年
官渡
官 渡 之 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以少胜多
乌巢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唯才是举,招贤纳士
实行屯田
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的原因?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有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军事力量
主观上:
客观上:
袁绍骄傲轻敌;人民渴望统一
合作探究
赤壁之战前天下形势
刘备(161~223年)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先后投奔公孙瓒、陶谦等人。后采用诸葛亮的主张联孙抗曹,在赤壁大败曹操后占领荆州,势力不断壮大。221年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222年彝陵之战中失败,不久病死。
孙权(182~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人。由于他善于用人,军纪严明,受到百姓欢迎,势力不断壮大,孙策死后,继续经营江东。208年联刘抗曹,在赤壁之战中获胜。229年称帝于武昌,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





孙、刘联军


二十多万人
五万人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孙刘联合 曹操

赤 壁 之 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意义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曹操和
袁绍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多
以少胜多
曹操战胜
袁绍
孙刘联军战胜曹操
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曹军来至北方,不习水战
曹操骄傲自满的情绪
孙吴联军正确的战术
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
条件尚未成熟


公元220年

公元221年


公元222年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的形成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强调: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为:公元220年
220年
洛阳
曹丕
221年
成都
刘备
222年
建业
孙权
称帝
称王



















假如你是魏蜀吴三国的国务院发言人,能否介绍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曹魏重视农耕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
翻车

屯田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发展经济,改善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开发西南地区。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孙吴开发江东
吴国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图示小结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刘备
孙权


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









西晋

三国鼎立

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2.三国时期开始于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

3.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牧野之战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