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思路要清晰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写作指导:思路要清晰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17 10:0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上



思路要清晰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言有序,章有法”,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文章思路要清晰。
古人写文章
思路的开展,具体的要求就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
叶圣陶
具体要求: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1)我与莎莉文小姐的第一次见面: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握紧紧拥抱。
(2)第二天早晨:给我一个洋娃娃并教我拼写单词。
(3)有一天:莎莉文老师给我一个更大的洋娃娃。
(4)这天上午:莎莉文老师和我为“杯”“水”两个字发生争执。
(5)后来井房的经历:唤醒了我的灵魂,使我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再塑生命的人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变化
初遇牧羊人 在荒山上默默地牧羊,选


种、种树…… 还是一片荒地。
再见牧羊人 改为养蜂,继续种树,而且


种的树品种逐渐增多…… 荒山变得绿树成荫。
最后一次相见 他种树的初衷仍然没有动


摇,继续种树…… 已经变得生机勃勃,环


境优美。

1913年6月,我长途跋涉来到阿尔卑斯山下的普洛旺斯高原。当时这个高原一片黄土,光秃秃的,一棵树也没有。
1920年,种的橡树现在已经十岁,长得比我们都高,看起来壮观极了。
1935年,布非耶已经七十七岁。忽然有一天,官方派了一些人来巡察这个由布非耶创造的森林。
我最后一次看到布非耶,是在1945年的6月。那时他已是八十七岁的老人。
艾尔则阿·布非耶,1947年逝世于法国巴农的安养院。
文章思路:时间为序
《济南的冬天》选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纪念白求恩》:
第一段: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
共产主义精神
文章总的结构是:分分分总
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文章思路清晰,要有个行文的顺序。
写作文需要构思
构思,是作者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提炼文章的中心主题并选择最好表现方式的思考过程。

“虽说我写作只花了六个月功夫,构思过程却长达数年之久。”——【英国诗人】雪莱
假如你想写作的时候
假如你想写作的时候,
不要慌张,不要心急,
首先想一想材料和主题;
都想好以后,不要立刻下笔,
要慎重思考一下,如何来巧妙构思;
有了巧妙的构思,也不用急于落笔,
情节的选择,语言的组织,也很给力;
哪一个情节更能表达真情实意?
怎样的语言更能增添你的文气?
这一切了然于胸,还要注意创新的意识;
写完之后通过缜密修改,何愁文章不成大器?
作文构思
一、材料与中心
XXX同学的二三事
A.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B.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C.周末,他常常随爸爸一起参加工厂劳动,体验劳动生活。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主动跟值日同学一起打扫教室卫生。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H.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I.他在家里经常拖地拖地洗碗,是妈妈的好帮手。
J.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A.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B.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C.周末,他常常随爸爸一起参加工厂劳动,体验劳动生活。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主动跟值日同学一起打扫教室卫生。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H.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I.他在家里经常拖地拖地洗碗,是妈妈的好帮手。
J.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XXX同学的二三事
热爱学习
认真勤奋
A.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B.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C.周末,他常常随爸爸一起参加工厂劳动,体验劳动生活。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主动跟值日同学一起打扫教室卫生。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H.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I.他在家里经常拖地拖地洗碗,是妈妈的好帮手。
J.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XXX同学的二三事
热爱劳动
A.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B.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C.周末,他常常随爸爸一起参加工厂劳动,体验劳动生活。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主动跟值日同学一起打扫教室卫生。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H.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I.他在家里经常拖地拖地洗碗,是妈妈的好帮手。
J.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XXX同学的二三事
乐于助人
A.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B.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C.周末,他常常随爸爸一起参加工厂劳动,体验劳动生活。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主动跟值日同学一起打扫教室卫生。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H.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I.他在家里经常拖地拖地洗碗,是妈妈的好帮手。
J.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XXX同学的二三事
严格要求全面发展
一、材料与中心
材 料




中 心
一、材料与中心
二、结构与顺序
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C.周末,他常常随爸爸一起参加工厂劳动,体验劳动生活。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主动跟值日同学一起打扫教室卫生。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H.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I.他在家里经常拖地拖地洗碗,是妈妈的好帮手。
J.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XXX同学的二三事
热爱学习认真勤奋
详写
稍详
略写
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XXX同学的二三事
热爱学习认真勤奋
详写
稍详
略写
顺序: A——B——G
顺序:B——A——G
顺序:B——G——A
顺序: A——G——B

顺序: G —— A——B
顺序: G——B ——A
二、结构与顺序
如果记一件事,比如:
那一天,我 。

一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结构顺序?
一般按时间顺序:可顺叙
可倒叙
可插叙

二、结构与顺序
如果记一次游玩过程,比如:
游记。

可以采用哪些结构顺序?
按时间或按空间顺序

也可时间和空间交错
二、结构与顺序
如果介绍某个建筑物,比如:
人民英雄纪念碑

可以采用哪些结构顺序?
一般采用空间顺序:
上下内外
东南西北
前后左右
二、结构与顺序
根据文体特点和题材需要灵活选用。
一、材料与中心
二、结构与顺序
三、构思与提纲
什么叫作文提纲?
作文提纲,又叫作文计划。列作文提纲,就是制定作文计划。它是构思、布置篇章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
提纲就是文章的蓝图,是文章的骨架。
列写提纲


作文提纲:
呈现文章的整体框架
列写各部分内容要点
一、
题目:《记一次劳动》
段落:(1)开头。
(2)劳动经过。
(3)结尾。
这份提纲过于简单,毫无价值,推想不出文章的内容和情节,因为一般文章都有开头、中间、结尾三个主要部分。
X
提纲包括什么?分析以下三份提纲
这样写好不好?
二、
题目:《他进步了》
中心思想:通过写小冬做的两件好事,反映他进步了,赞扬小冬勇于改错的精神。
段落大意:
(1)以前小冬常常打架骂人(详写)。
(2)最近小冬做了两件好事(略写)。
①为学校栽了两棵小树。
②放学路上拾到一个钱包,交还失主。
(3)在班会上,老师表扬了他(详写)。
这份提纲的明显毛病是详略不当。重点应该写小冬“进步的表现”,而提纲中把“以前”的表现和老师的“表扬”确定为重点。如果照着这个提纲写下去,中心思想是无法反映出来的——从哪里可以反映出小冬有“勇于改错”的精神呢?
X
这样写好不好?
三、
题目:《我的外公》
中心思想:用三件事说明年近古稀的外公是个珍惜时间、酷爱
学习的人。
结构安排:
(1)开头:写暑假中我随妈妈去看望三年来未见面的外公(略写)
(2)中心部分:
①外公立体利用时间——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了看书等四件事。
(以描写亲眼见到的动作、神态为主——详写)。
②外公把妈妈寄来买皮袄的钱买了书。
(以描写亲耳听到的语言为主——略写)。
③外公教育我从小要认真读书。
(以描写语言、神态为主——略写)。
(3)结尾:写外公与领导人的合影和他所得到的奖状,进一步抒发我对他的热爱和尊敬。
(采用侧面描写)。

这样写好不好?
这份提纲列得比较好
第一、中心思想明确、集中,有教育读者的作用;

第二、选材新颖,各段内容都紧紧围绕中心思想,而且层层深入地写了外公不仅自己爱学习,还教育我从小认真读书;

第三、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写法多样。
作文提纲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
1、题目。

2、中心。


3、结构安排:最主要部分。

小结:
提纲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拟写作文提纲?
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文章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
中心思想。
(包括开头与结尾;如何安排材料;
确定详略;如何过渡;表现手法;点题等)
记叙文提纲(示例)
标题:记一场鼓号仪仗队比赛
主题句:团结就是力量。
内容简介:通过叙述鼓号仪仗队比赛的过程,反映了同学们齐心协力参加比赛的生动情形,受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启迪。
正文:
一、开头 。概述事情的时间、结果等。可以议论事情对我的影响。
二、主体。 按时间先后详细叙述事情过程。
1.出发。时、地、人等以及心理。
2.到达。有场面描写。
3.表演。细节。个人。自己的感受。
4.成绩。心情。点出意义即主题句。
三、结尾。 重申意义,照应开头,发出感慨。
记叙文提纲(示例三)
题目:难忘的一件事
中心:关心同学、急人所急。
内容:我的脚扭伤,周丽照顾我。
提要:
一、在练习跳绳时,我扭伤了脚。(略)
二、周丽同学细心照顾我。(重点段)
1.周丽把我扶到她的家。(次详)
2.周丽给我洗脚,说"好得快"。(详)
3.我好了一些,周丽又小心地搀我回家。(次详)
三、我十分感动,至今记忆犹新。(略,点题)


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整个提纲的灵魂。
中心不明确,列提纲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事情了。

1.审清题意,确定中心
拟写作文提纲可分四个步骤:
遇到一个题目,我们首先找出限制词、中心词,考虑题目要求、限制的范围,即审清题意,然后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把要表达的中心写出来,就完成了列作文提纲的第一步。
文题回放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自由和幸福的港湾。从小到大,家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吧?父母的关爱,一定让你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吧?以生活中真实的故事为背景,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你的亲人,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2.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在选材时,要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
这样感染力才会强烈。

题目:《我战胜了懒惰》
中心:当我们懒惰得想要放弃时,总有意外的事情蕴含着意外的哲理,让我们战胜惰性,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材料:1.我理科差,但老师总是夸我聪明,希望我能改掉懒惰的毛病,提高理科成绩。
2.生活中有许多懒惰的人,他们各有自己偷懒的方法。
3.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在河边折纸船,放到河里的两只都沉了,但他说没关系,又开始折新的纸船继续尝试。
4.一些顺应人类惰性的发明,实际上却推动了人类进步,从洗衣机等电器,到汽车、网上购物等都是。
5.我从孩子身上得到鼓舞。
6.意外的事蕴含着意外的哲理,这些事能帮助我们战胜惰性,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X
X
3.明确中心,安排顺序
材料顺序安排好了,层次就会清楚,中心就会
表达得更明确。安排材料顺序,即段落层次,
是列提纲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安排材料顺序常见的方法:
1.按时间顺序编写(早、中、晚);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编写(开始、经过、结果);
3.按人物活动过程编写(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4.按照空间方位的变化编写(家里、学校、公园等)。
《我战胜了懒惰》段落安排:
1.我因为懒惰不愿思考而不爱理科。老师夸我聪明,希望我能改掉懒惰的毛病,提高理科成绩。
2.我做数学题遇阻,很烦,来到河边,猛地听见孩子说什么东西沉了。
3.我在河边看见一个小男孩不屈不挠地折纸船,希望有一只可以走远一点不那么容易沉没。
4. 我从孩子身上得到鼓舞,若有所悟。
6.点明主题:有些意外的事蕴含着意外的哲理,这些事能帮助我们战胜惰性,鼓起勇气面对生活的困难。
4.突出中心,详略得当
凡是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就是重点材料,应当详写,就在材料后面标上“详写”。

对表现文章中心起辅助作用的材料,应当略写,就在材料后面标上“略写”。
明确中心→
取舍材料→
定好详略→
确定顺序→
拟好提纲
写作实践一
假如写一篇题为“我的爸爸二三事”的作文,你会想到爸爸的哪些事?而且你会其中哪两三件事来写爸爸?你选择这些事要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
你又将如何安排这几件事的结构顺序?
梳理你的思路,列出作文提纲。
在审题、立意、选材的基础上列一份提纲:

题目: 《从此,我不再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