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教具准备: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及图形卡片教学过程:
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机器人“悠悠”给我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百宝箱。想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吗?
师:哪个小组的孩子给大家说说机器人给你们组带来了什么?
生:皮球,盒子,易拉罐......
2.师:你能把这些物体按形状分一分类吗?(分好的小组用行动告诉老师)
3.小组汇报:你们组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评价:有道理,看来你们组合作得很好)(提醒:请孩子们把机器人悠悠给你们带来的物体放回盒子里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形状不同的图形——认识图形
操作感知,揭示概念
(一)长方体的认识
1.师拿出长方体物体问:你知道它是什么形状吗?
像这样长长方方的物体,我们就叫它们长方体。
2.师:你能从你的学具盒里面找到长方体吗?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板书:摸)把你摸出的感觉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汇报交流。
(1)每个面都是平的。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摸一摸)
(2)请你仔细看看长方体,还有什么发现?有6个面。
问:你是怎样知道的?(数一数)(板书:数)请你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
比比看,谁的注意力最集中,能看清它是怎样数的?
【通过“数”的反馈,引导学生掌握“有序地数”的方法。】
请看老师是怎么数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数
(3)老师指着上下2个面问: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体对着的两个面一样。
4.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鞋盒,牙膏盒,文具盒)
【研究长方体的特征,采取放手让学生根据总结出的研究正方体的方法,进行独立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对学习方法的反思。】
(二)正方体的认识
1.师拿出正方体物体问:谁知道它的形状叫什么?
2.板书“正方体”。
3.请你在学具盒里拿出正方体,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我们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4.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当学生发现正方体6个面都一样时)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能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吗?)
5.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板书“看”。
小结:我们通过数,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用心观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
6.正方体和长方体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哪里不同呢?
7.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的?(魔方,粉笔盒,正方体积木,墨水盒子 )
(三)圆柱的认识
1.教师拿起一个圆柱形,请孩子们看看这个像什么?柱子。(板书:柱)
2.师:请你从学具盒拿这个的物体,摸一摸,再看一看,你发现什么了?(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上下2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面)(板:圆)像这个形状的物体我们就叫做圆柱。
3.老师把圆柱放倒推一推,你发现了什么?会滚动。那刚才我们认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能自由的滚动吗?不会自由的滚动。
4.师:生活中你见过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吗?(柱子,杯子,易拉罐)
(四).球的认识
1.师:刚才我发现咱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喜欢球。请每人拿一个球,放在桌子上。
2.问一个学生:你拿的是什么球?(小皮球)再问其他学生:你呢?其他同学呢?
3.师:虽然他们拿的是不同的球,仔细观察,你们发现它们的形状怎样?(一样的)
师:(出示图)我们把这样的形状,统称为“球”。板书:“球”
4.师:老师刚才提的要求是把球放在桌上,可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总是用手扶着球,这是为什么?
5.师:为什么球放不好就容易掉在地上呢?
看来,球是能滚动的。
6.师:除了刚才你们手里拿的这些形状是球,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球?
三.通过学习概念,再次分类,加深理解
1.再次认一认。
(1)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认识的4种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只看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师拿出图片让学生辨认
(3)再次分类,加深理解。
师:看来你们都会认了。现在请1号同学在机器人悠悠给我们的八宝箱里面找出长方体放在自己的桌子上,2号同学找出正方体,3号同学找出圆柱,4号同学找出球,找完的小组请用行动告诉老师,开始找吧。
四.游戏活动,发展思维
(一)神奇魔术师
看过魔术表演吗?谁愿意上来当一回魔术师,从这个魔术箱里,变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游戏1:请一个学生在箱子里摸,随意摸到一个物体,先告诉同学给大家变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然后拿出来请同学判断。
游戏2:问学生:你们想得到什么形状的东西?谁能实现他的愿望?(请一个学生上来,根据同学们指定的形状摸一个物品)
(二)超级侦探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藏着一样东西,这回不许看,也不许摸,只能用耳朵听一听,然后根据你听到的声音,猜一猜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你们能行吗?
游戏1:教师把盒子左右晃一晃。问: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你能猜出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的吗?(球)
你能肯定是球吗?还可能是什么?(圆柱)教师再把盒子前后晃一晃,转圈晃一晃。问:现在你能肯定里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吗?(球)打开看看。你们猜对了吗?
看来,通过听我们也能判断出物体的形状。板书“听”。
游戏2:再拿出一个盒子,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晃,让学生听。
师:谁来说说,你觉得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根据声音猜出可能是长方体,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圆柱。)
在大家出现了不同意见时,我们想知道谁猜得对,应该怎么办呢?
生:打开看看吧!
(教师打开后,把里面的东西放到实物投影下边。让学生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面是正方体,学生猜是正方体,这时再举起来让大家看。是长方体)
讨论:说一说为什么会看错?通过这个游戏,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超级侦探的游戏,则是通过“听”使学生在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沟通了形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发现图形特征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可能性思想的渗透,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研究问题时方法不是唯一的,要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渗透观察物体、考虑问题时要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三)猜谜大王
1.圆圆鼓鼓小淘气,滚动起来不费力。
2.正正方方6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
3.上上下下一样粗,放倒一推就滚动。
4.长长方方一物体,平平稳稳随处见。
五.练习
六.知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