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重难点复习】七上第二章观察生物(分模块思维导图+案列分析+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考前重难点复习】七上第二章观察生物(分模块思维导图+案列分析+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17 17:14:13

文档简介

七年级科学(上)第二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动物中生物种类最多的类群是( C )
A.鱼类 B.哺乳类 C.昆虫 D.软体动物
2.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这是因为( B )
A.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C.液泡中含有的细胞液 D.叶绿体能光合作用
3、为美好教室,某同学带来了玻璃鱼缸、金鱼、金鱼藻,请问它们分别属于 ( D )
A、非生物 哺乳类 藻类 B、非生物 鱼类 爬行类
C、生物 鱼类 藻类 D、非生物 鱼类 绿色开花植物
4、猪笼草是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 ( B )
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
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5、爬行动物体表的鳞片或甲的作用是( D )
A、利于运动 B、保护皮肤 C、利于防御敌害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并有保护作用
6、动物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B )
A、胃 B、小肠 C、口腔 D、大肠
7、蝙蝠属于( D )
A、鸟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哺乳类
8、植物界种类最多的是( A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9、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分类的依据。如果有人将猫头鹰、蝙蝠、啄木鸟归为一类,将蛇、鲨鱼、海豚归为一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D )
A、陆生或水生 B、食草或食肉 C、有鳞片或无鳞片 D、会飞或不会飞
10、松树往往能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这主要得益于其具有( B )
A、高大的植株 B、发达的根系 C、针形的叶子 D、裸露的种子
11、未成熟的葡萄吃起来是酸的,这酸性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 C )
 A、细胞核内   B、细胞膜上  C、液泡内   D、细胞壁
12.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突破了“人体干细胞都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的认识,这一技术的应用将能避免异体器官移植中产生的排异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这项研究成果为治疗疾病找到了新的方法
B.这两位科学家的新发现,说明科学是在不断地发展的
C.重新编程后的未成熟细胞与编程前的成熟细胞具有相同的功能
D.重新编程后的未成熟细胞可以再分裂、生长、分化成其他类型的细胞
【解析】
A、这项研究成果为治疗疾病找到了新的方法,故A正确;
B、这两位科学家的新发现,说明科学是在不断地发展的,故B正确;
C、重新编程后的未成熟细胞具有再分裂、生长、分化的功能,而编程前的成熟细胞没有分裂、生长、分化的功能,故C错误;
D、重新编程后的未成熟细胞可以再分裂、生长、分化成其他类型的细胞,故D正确。
故选C。
13、单细胞生物进行细胞分裂后的结果是 ( A )
A、生物个体数目增加了 B、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加 C、生物体长大了 D、生物种类增加
14、具有真正的根、茎、叶的植物是 ( A )
A、胎生狗脊  B、地钱  C、葫芦藓  D、海带
15. 有一位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一临时装片时,在视野内看到一黑点。当他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当他换用高倍镜观察后,黑点还在原处,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C )
A、装片上有一小黑点 B、物镜需要清洁
C、目镜需要清洁 D、反光镜上有黑点
16.已知大豆发芽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某同学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播下大豆种子并且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应当改正的错误是两个花盆:( D )

A、都应放在向阳处 B、都应当浇给充足的水
C、温度都应当是O℃ D、都应当不浇水
17.李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时,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C )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体小且绿色   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器官的 ( D )
A、心脏 B、脑 C、骨 D血液
19、下列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A  )
①人体 ②组织 ③细胞 ④系统 ⑤ 器官
A、③→②→⑤→④→① B、①→②→③→④→⑤ C、③→⑤→②→④→① D、①→②→⑤→④→③
20、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 ( D )
A.细胞颜色变化 B.细胞体积增大 C.细胞数目增多 D.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
21、下列关于生物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其结构是相同的 B、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构成
C、人体内功能相近的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来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
D、动物都由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内分泌八大系统构成
2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制片前,都需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B.制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
C.染色时,都是先用碘酒处理实验材料,后再盖上盖玻片
D.盖盖玻片时,都是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解析】制片前,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A正确;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滴的是清水,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B正确;
染色时,都是行用碘酒处理实验材料,应该是先盖上盖玻片,再染色,C错误;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D正确。
23.以下关于植物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B )
A.被子植物的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B.花生油是从花生种子的子叶中榨出来的
C.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分、温度、土壤
D.蕨类植物和松树一样,是有性生殖使它们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解析】
A、被子植物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受精卵发育成胚,A错误。
B、花生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子叶是其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花生油是从花生种子的子叶中榨出来的,B正确。
C、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C错误。
D、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生殖发育不能摆脱了对水的依赖,D错误。
24、“pqbd”在显微镜底下为 ( C )
A、 pbdq B、pbqb C、 pqbd D、bpqd
25、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操作的顺序是 (  C )
①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地盖在洋葱表皮上 ②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上一滴清水
③把载玻片、盖玻片用纱布擦干净
④用镊子从洋葱鳞片上撕下一小块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展平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二、实验与识图
1、(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 放片 观察
(2)用显微镜观察时,若一生物在视野下向右下方游走,则玻片应该往 移动。
(3)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不经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下列措施能帮助小明看清液泡的是( )
①将反光镜由平面镜改用凹面镜 ②将反光镜由凹面镜改用平面镜
③增大光圈,增加通光量 ④减小光圈,减少通光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D.②③
(4)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正确操作顺序
①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②在低倍镜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
③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
④来回轻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圈。
(1)安放、对光、调焦 (2)右下 (3)C (4)21534

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
(


)
(1) 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图的是____________。          
(2)柳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有关;
(3)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 ;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
(5)叶绿体是 的场所,内含有 。
(1)甲 (2)细胞壁 (3)细胞质 (4)细胞核 (5)光合作用、叶绿素

3.如图为草履虫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标号①的名称是纤毛,该结构与草履虫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图中②为表膜,相当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
(3)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动物细胞,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草履虫没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
【答案】(1)运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2)细胞膜 (3)细胞壁
【解析】

(1)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草履虫在水中运动是依靠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的摆动。因此,图中标号①的名称是纤毛,该结构与草履虫的运动(水中旋转前进)有关。
(2)图中②为表膜,相当于细胞的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完成呼吸作用。
(3)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通过比较可知,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动物细胞,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草履虫没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

4.被称为“城市之肾”的三垟湿地,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也是“中国瓯柑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700多种,其中包括35种国家珍稀物种,还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物种。

(1)三垟湿地是“中国瓯柑之乡”,瓯柑属于___(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2)如图乙所示,将湿地内动物分为甲、乙两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
(3)一株瓯柑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________________→植株。
(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物种,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a.人们对湿地内资源的过度猎取   b.建立了湿地保护公园
c.向河水中排放了较多的污水   d.成立了珍稀鸟类研究所
A.a和c B.b和d C.a和d D.b和c
【答案】被子 是否有脊椎骨 器官 A

三、分析探究题(每空2分,共8分)
1、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
(5)表达和交流。
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3、光、不能,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4、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

2.同学们还记得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惊喜吗?如图所示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的过程,请你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一步步地回忆当时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补充完整。
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_。
(2)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所用的染液应该是__________。
(3)图中操作过程a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b操作时,眼睛要注视物镜,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_。e视野变暗了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
(4)把下面“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程序按正确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如果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可以转动___________使物像变清晰。若观察完毕后,要继续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应换用______镜(“平面”或“凹面”)和__________光圈(“大”或“小”)。
【答案】反光镜 B C 右 E 碘液 对光 物镜下降过度与玻片标本相撞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bagecdf 细准焦螺旋 凹面 大
【解析】
(1)依据题干中出示的显微镜的结构,可知,A、B、C分别是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可简单的表述为对光、调焦、观察。调节过程中,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后再用细准焦螺旋,如若观察到物象不在视野的中央,要将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如若要观察倍数更大的视野,那么就需要使用到放大倍数更大的物镜;
(2)在制作植物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所用的染液一般是碘液;
(3)图中操作过程a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称为对光;b操作时,眼睛要注视物镜,是为了避免物镜下降过度与玻片标本相撞,造成装片的破损和显微镜的破坏;e视野相对于b、c视野,其视野变暗了些,原因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4)“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程序可以简化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故结合图示,其程序为bagecdf;
(5)如果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说明对焦没有对好,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若观察完毕后,要继续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对于颜色较深的观察对象,需要更亮的视野,为此可以换用凹面镜或者使用更大的光圈来增加进光量。
思维导图-知识点复习


考点一、生物与非生物
1、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解答】解:曲中有生命的有: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
曲中没有生命的有: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
故答案为: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
非生物有: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


2、星期天小明在秋游的时候捉到了一只蜗牛,他想知道蜗牛的结构。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之后,他终于有了一定的了解。
(1)请你帮助他把图填完整。
(2)通过实验可知,蜗牛在________情况下会缩进壳里去,这说明壳对蜗牛具有_______作用。同时也说明蜗牛对外界刺激会________。
(3)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可知,蜗牛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感觉。

(1)略 (2)受到刺激 保护 做出反应 (3)触觉 味觉 嗅觉 视觉



考点二、显微镜的使用
1、如图是动植物细胞比较图,据图分析回答:

(附: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E液泡)
(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相比较,都具有B ,C ,D 三种结构,而且功能基本相同。B除具有 作用之外,还可以控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2)动物细胞没有A ,也没有大的E 。
【解答】解:(1)由图可知:图1、图2都有B细胞膜,D细胞质,C细胞核;只有图1有A细胞壁、E液泡,而图2没有。因此,图1是植物细胞结构图,图2是动物细胞结构图;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是B细胞膜、C细胞质、D 细胞核;图中B是细胞膜,起保护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2)动物细胞没有A细胞壁,也没有大的E液泡。
故答案为:(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保护;(2)细胞壁;液泡。




考点三、细胞生长分裂分化
1、如图中,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通过 形成B。在此过程中, 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2)B通过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在图示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是 。
(4)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和 。
答案:(1)细胞分裂 遗传物质 (2)细胞分化 (3)系统 (4)消化 吸收


2、下列关于动、植物的组织叙述错误的是( D )
A.上皮组织都分布在体表具有保护作用
B.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具有支持、保护、连接、营养等功能
C.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经过分化形成各种组织
D.花生种子的种皮属于保护组织,子叶属于营养组织

考点四、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如图是番茄的植物体,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番茄果实的表皮起着保护作用,属于 组织;内部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绝大多数属于 组织。
(2)图中的3、4、5所示的结构属于 器官。
(3)除果实外,该植物体还有 和 等生殖器官。
(4)番茄与人的结构层次相比没有 。
(5)植物体的三种生殖器官是(  )
A.根、果实、种子 B.叶、花、果实 C.花、果实、种子 D.根、叶、茎
(1)保护;营养; (2)营养; (3)花;种子; (4)系统; (5)C;
2、如图所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由小长大,是从图甲所示的植物细胞开始的,该过程与细胞生长和 密切相关。
(2)细胞从图甲到图乙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 数量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确保了亲、子代细胞内所含的 一样多。
(3)[b]过程叫做细胞的 ,所形成图丙所示的四种结构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
(4)图丁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绿叶发生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答案:(1)分裂;(2)染色体;染色体数目;(3)分化;组织;(4)器官;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考点五、动物的分类
1、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有人将鲸、猫、鱼归为一类,将蝴蝶、河蚌、蚯蚓归为一类,他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B )
A、陆生或水生  B、有无脊椎骨  C、会飞或不会飞   D、有毛或无毛
2、在对哺乳动物进行分类时,有些同学将“牛、马、羊”分为一类,将“虎、豹、狼”归为一类,分析同一组内动物的共同特点,猜想他们的分类依据是( D )
A.是否身上被毛 B.生活环境是陆生还是水生
C.幼体是否哺乳 D.以植物为食还是以其他动物为食
3、下列关于动物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动物分类只有一种方法 B.动物分类都是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的
C.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动物分类可得到不同的结果,可有多种分类方法
D.动物分类一定是根据相同的特征进行的

考点六、植物的分类
1、下列植物分类各属于哪一类?选择编号填入表中.
(1)橘(2)小麦(3)五针松(4)海带(5)紫菜(6)衣藻(7)柳树(8)玉米(9)葫芦藓(10)地钱(11)水稻(12)小球藻(13)白菜(14)苏铁(15)蕨(16)胎生狗脊

【解答】解:材料中的(1)橘、(2)小麦、(7)柳树、(8)玉米、(11)水稻、(13)白菜属于被子植物.(3)五针松、(14)苏铁属于裸子植物;(15)蕨、(16)胎生狗脊属于蕨类植物;(9)葫芦藓、(10)地钱属于苔藓植物;(4)海带、(5)紫菜、(6)衣藻、(12)小球藻属于藻类植物.
故答案为:



考点七、物种多样性
1、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卷柏的生存环境仅限于平原与海滩
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
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解答】解:A、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A错误;
B、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卷柏的根有吸收功能,有固定功能,B错误;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C正确;
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无机盐,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由上向下运输的,D错误。
故选:C。